回到頂部

《中國民歌大會》第二季唱響文化年 原生天籟 律動中國迸發文化自信

CCTV專區 CCTV-3綜藝頻道 來源:央視網2017年09月21日 18:08 A-A+

【央視網消息】9月21日,中央電視臺《中國民歌大會》在北京召開項目發佈會。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總監兼大型節目製作中心主任郎昆、中國民歌大會節目總導演鄒為等領導及主創人員參加了發佈會。民歌是人生百科,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當自己家鄉的民歌一響起,其中熟悉的、真摯的鄉情鄉韻就會喚起濃濃的思鄉愁。發佈會上,在主持人朱軍的帶領下,大家分別就民歌背後所蘊含的“民歌教育”“民歌傳承”“民族文化”等話題做了深刻探討。

郎昆

郎昆

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總監兼大型節目中心主任郎昆出席《中國民歌大會》第二季媒體見面會並致辭。他表示,在“央視文化節目元年”將繼續攀登藝術高峰,力求做到“站位高”、“品質高”、“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堅守國家氣質、民族精神、央視品質,用豐富多彩的民歌打造一場民族文化盛宴!

鄒為

鄒為

節目總導演鄒為介紹,第二季我們為自己擬定的創作目標是,製造中國民歌景觀,因為只有一檔有高度、有溫度、有厚度的景觀式節目,才能配得上浩如煙海、璨若繁星的中國民歌。

 朱軍

現場還發佈了一個驚喜彩蛋,不會説相聲的畫家不是好歌手,一個被主持事業耽誤了的魔術師,這就是朱軍——中國民歌大會上閃耀著“高能”光環的MC!

發佈會現場啟動了#我用民歌唱家鄉#新媒體活動,迅速攻佔了微博話題榜,一舉掀起了用民歌來抒發胸意,表達鄉情的熱潮。

“原生態+經典民歌”構建原生天籟  增加百人團設計拓寬受眾面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國少數民族能歌善舞,長期以來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藝成果,這是我國文藝的瑰寶,要保護好、發展好,讓它們在祖國文藝百花園中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作為民族文化的精粹,中國民歌集中體現了一個民族的精神、性格、氣質,是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可以説,民歌是記錄一個地區歷史記憶的有聲史書,也是呈現該地域勞動人民生活情態的質樸白描。 

“第二季”增加了百人團的設計,百人團的成員是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民歌愛好者

“第二季”增設百人團,其成員是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民歌愛好者

《中國民歌大會》第二季在“第一季”的成功經驗和創作模式上繼續推陳出新,增加了百人團的設計。百人團的成員是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民歌愛好者。在節目中他們不僅會跟歌手進行民歌知識問答的比賽,還將演唱很多極具地方特色的民歌。這樣的設置,不僅豐富了節目的知識性,增加了節目的包容性,拓寬了節目的受眾面。而且,進一步加大百姓主角力度,使觀眾産生強烈的代入感,從而更加深刻地感受民歌背後的故事和文化,更好地展現蘊藏于普通百姓中的人生正能量。 

 在節目中,“原生態民歌”表演部分體現出傳統中國民歌的豐富文化內涵和深厚歷史積澱,具有了保護民族文化血脈的意義。“經典民歌”表演部分則展示出與時俱進,創新的力量,藝術家們取其精華在融入現代的表達手法,讓民歌能不斷發展,常盛不衰。

“知識普及+教育傳承”引發新思考  律動中國喚起文化自信

 目前,第二季《中國民歌大會》共涉及到159首歌曲,涵蓋了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以及香港、台灣地區,包含了40多個民族的傳統民歌及經典歌曲。從創作時間上看,有85首傳統民歌,66首經典民歌。

159首民歌中,涵蓋了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五大發展理念、四個全面、愛國主義、幸福小康、鄉愁、親情、友情、愛情、生活、勞動、習俗等各個體裁。

節目在民歌知識的問答方面,從難度上,力求達到“溫故而知新”;在佈局上,力求達到“由淺入深”;在方式上,在詩詞、漢字等大會系列的基礎上,增加視聽題,突出民歌的特質,力求做到中國民歌的普及化和大眾化。

嘉賓點評對民歌文化及精髓進行二度詮釋

嘉賓點評對民歌文化及精髓進行二度詮釋

“歌聲裏的故事+歌唱者的故事”  用音樂講述中國故事 

 《中國民歌大會》的框架是競技,目的是展示。歌曲展演,嘉賓點評對民歌文化及精髓進行二度詮釋。節目不但傳播民歌知識、展示民歌文化,還讓更多人了解了每首民歌背後的精神價值。

 歌聲中,觀眾聽到了家國情懷,聽到了兒女情長,還聽到了世界認同。在歌聲中,觀眾聽到了山之巍巍,水之湯湯,聽到了駿馬秋風冀北,聽到了杏花春雨江南。聆聽
祖先的聲音,尋找文化的基因——《中國民歌大會》帶領觀眾一起感悟生活之美、音樂之美、自然之美、信仰之美。

據悉《中國民歌大會》第二季將於10月1日—3日、5日—9日央視綜合頻道國慶黃金檔盛裝啟幕。在歌聲中尋找文化DNA,傳承民族歷史。力求再次打造一檔現象級文藝精品,以此向黨的十九大獻禮。

收視TOP榜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