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節目官網-CCTV-2 經濟半小時

《經濟半小時》 20170806 教育扶貧在行動:苦藤上結出的“大學夢”

來源:央視網2017年08月07日 00:13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分享到: 手機觀看
點讚 收藏 評論 客戶端看 安裝央視影音客戶端,隨時隨地給你精彩!
相關稿件

教育部高校學生資助熱線電話010-66097980、010-66096590,7月21日至9月10日每天08:00-20:00開通。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官網(www.xszz.cee.edu.cn/)和中國學生資助微信公眾號查詢國家學生資助政策及相關規定,反映相關問題。

愛心幫扶電話:

13099339361 程黎明   15249343018 程曦明  15809332939 張紅金

莊浪縣是甘肅省平涼市的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在那裏,我們的記者認識了一個叫程黎明的高三畢業生,今年他和妹妹程曦明同時考上了大學,在他們所在的偏僻小山村裏,這還是頭一次一個家裏一下子出了兩個大學生,但是……

過去的這些年裏,貧病一直伴隨著他們的家庭,兩個孩子求學的道路到底經歷了怎樣的艱辛?他們又能不能湊夠學雜費生活費順利走進大學呢?

山溝裏飛出金鳳凰

貧苦家庭兄妹倆同時考上大學愁壞母親

在甘肅省莊浪縣趙墩鄉井溝村的一個養殖場裏,十九歲的程黎明正在忙著清理豬舍。養殖場有上千頭豬,清理一次豬糞需要三個小時,眼下正是暑伏天,豬舍裏散發著陣陣的惡臭,但程黎明從一參加完高考,就來這裡打工,已經堅持了將近兩個月時間。

在另一個破舊的院落裏,程黎明的妹妹程曦明正在照顧臥病在床的奶奶。除此之外程曦明還要負擔家裏的所有家務、並幫妹妹輔導功課。

程曦明:我們倆這一次都同時考上大學了,然後這學費 車費 生活費,可能需要很多錢,所以我哥哥就想勤工儉學。我們班有好多同學都到浙江這一帶去打工,我真的想去,但是奶奶這裡不行,媽媽也不放心我。

今年,程黎明、程曦明兄妹倆同時參加了高考,都上了一本分數線,分別被蘭州交通大學和蘭州大學錄取。在這個偏僻的小山村裏,這還是頭一次一個家裏一下子出了兩個大學生,但兄妹倆的家境卻也是這十里八鄉最為窘迫的。

他們的爸爸在十年前去世了,這麼多年來,母親王跟珠一個人含辛茹苦地撫養兄妹三人長大,還要贍養82歲年邁的奶奶。

果園裏,冒著將近40度的高溫,程黎明的母親王跟珠正在給果樹壓枝、剪枝,一天下來她能有60元收入。

王跟珠今年剛四十歲出頭,但看起來卻比同齡人要蒼老、憔悴,她告訴我們,從小因為家裏窮困,就沒少吃苦受累,到了結婚年齡,因為哥哥娶不上媳婦,就拿她換了親。所幸的是,王跟珠的丈夫本分、勤勞,兩口子一起下地、打零工,眼瞅著家裏日子一天天好起來,還蓋了兩座磚房。

王跟珠:他(丈夫)對孩子也抱很大的希望,給孩子説你一定要考清華北大,孩子上三年級的時候就説過這樣的話,你考第一名我給你獎十塊錢,考第二名就是五塊錢,考第三名就是兩巴掌。

一提起丈夫,王跟珠的眼淚就奪眶而出,十多年前,他的丈夫在外出打工時不幸觸電身亡。此後,全家的重擔落在了王跟珠一個人身上。

王跟珠:天塌了,我給孩子説,你爸爸就像中間這一個房上的一個檁,折了,椽就都垮塌下來了。啥都沒想,活著就要把我家三個孩子拉扯大,我死了也就能放心了。

通過短短幾天時間的接觸,我們感受到了王跟珠瘦弱身體裏散發出的那份堅韌和頑強,為了供三個孩子上學、贍養年邁的婆婆,這些年,她從來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賺錢的機會。

王跟珠:只要能掙上些錢給我家孩子買個筆 買個本,能維持生活,就不怕風 不怕雨,只要我能幹動。給人家割麥子、挖洋芋,挖一畝洋芋給80塊錢,在預製廠上料 一天75塊錢,我還在一個饅頭店裏打了一年工,三點半起來,四點到饅頭店裏,做到十一點半回來能掙40塊錢,下午如果加班的話可還能掙30塊錢,一天就能掙70塊錢。只要哪有活我都願意去做。

但是,王跟珠拼死拼活地打工也只能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兩個孩子同時上大學一下子需要拿出將近兩萬元的學費、生活費,著實把她難住了,她背著孩子們偷偷流眼淚。

王跟珠:我就想,要是孩子看見我哭,説媽媽負擔這麼重,不唸書,要出去打工了,這可怎麼辦?我不讓我的孩子打工,不管怎麼樣,叫他們要唸書。

其實母親的付出,孩子們早就看在眼裏,這些年,兒子很多次都跟媽媽提起想放棄學業出去打工,減輕媽媽的負擔,兩個閨女也從來不講吃穿,穿的衣服都是別人給的,她們一門心思,就是好好學習,報答媽媽。報考志願時,別的同學都是挑自己心儀的大學去填報,但為了節省路費,也放心不下家裏,這兩個孩子不約而的都報考了甘肅當地的大學。

王跟珠告訴我們,自己沒有讀過一天書,但是卻聽過戲,她最喜歡聽的一齣戲,就是《王寶釧》。

王跟珠:王寶釧在寒窯等著 等著,盼著薛平貴回來呢,我盼著 盼著,我家兩個孩子考上大學了。王寶釧也堅強得很,挖著吃苜蓿菜也要等薛平貴。我就説是把我苦死苦活,只要把我家孩子供出來上了大學,也值得了,我當媽媽的這一點我就做到了。

莊浪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屬於甘肅省平涼市,而平涼市所轄的六縣一區大都屬於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為了讓每一個貧困學生都能上得起學,今年平涼市教育局印發了《教育精準扶貧政策摘要》,同時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逐戶制定了《平涼市教育精準扶貧政策明白卡》,像程黎明、程曦明,這樣品學兼優又家境困難的孩子,正是這些政策保障的對象。

甘肅省平涼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 董接續:去年我們總共籌措3.36億元,資助了28萬名貧困學生。今年上半年我們籌措8600萬元,實施了學前免保教費,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和免學費資助,以及中職助學金和免學費資助,當前我們正在實施福利彩票公益金資助、路費資助和生源地助學貸款,今年的生源地助學貸款,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要求實現應貸全貸,幫助這些遭受貧困困擾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實現人生理想。使他們的人生也跟其他孩子一樣,都有出彩的機會。

親人離世、房屋倒塌

孤兒兄妹發奮讀書先後考上大學

“應貸盡貸”就是凡是提出申請的,凡是符闔家庭經濟困難條件的大學生,國家都會給予資助,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正是有了國家的助學政策,讓程黎明程曦明他們這個不幸的家庭從此有了新的希望。而在甘肅省的另一個國家級貧困縣靜寧縣,我們的記者還認識了一對孤兒兄妹,他們更是經受了比同齡人更多的磨難。

在甘肅省靜寧縣縣城的這家餐廳裏,我們見到了正在忙碌的張紅金。端茶倒水、上菜、撤盤子、打掃衛生。將近三個多小時,張紅金沒有時間歇腳,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一路小跑。

張紅金穿著這身餐廳工作服,幹起活來像模像樣,而就在一個多月前,她還是一名坐在課堂裏的高中生。今年6月,張紅金剛剛參加完高考,以480分的成績被蘭州財經大學錄取。高考一結束,她就來到了這家餐廳打工賺錢。

張紅金的家在距離靜寧縣城80公里的仁大鄉東張村。外出打工已經一個多月了,這天,她利用週一不忙的時候,回了一趟家,想看看剛從蘭州農業大學放假回家的哥哥。張紅金家原來的房子是村裏最破的土坯房,因為是危房,沒法住人,已經拆除。現在他們暫時借住在鄰居家這個廢棄的土坯房裏。

哥哥張鵬是張紅金現在唯一的親人。在張紅金還不到兩歲時,母親因病去世,6歲時父親外出打工發生了車禍,最終沒能搶救過來。她和比他大一歲半的哥哥從此就靠年邁的爺爺奶奶撫養。雖然家裏連遭厄運,一貧如洗,但張紅金的爺爺哪怕借錢也要讓兄妹倆讀書學習。

張紅金:我爺爺經常説,我們這個家庭已經這樣了,只要我們把書念成了,有出息了,有好的工作了,走出大山出人頭地,才能有一個好出路。

但不幸卻接連降臨在這個貧病交加的家庭裏,在張紅金十歲那年,疼愛她的奶奶也去世了,爺爺的精神受到很大的打擊,身體也不好了。為了減輕爺爺的負擔,張紅金一度萌生了退學的念頭,但爺爺卻堅決反對。最終靠著老人家東挪西借,兄妹倆沒有輟學,而且成績一直都名列前茅。但就在張紅金讀初三要備戰中考的關鍵時刻,爺爺因為常年的疾病和操勞,撒手人寰。

甘肅農業大學大二學生 張鵬:唯一相依為命的一個人已經沒有了,就剩下我們兄妹兩個,我那天晚上自己偷著流了一晚上淚,反正已經沒辦法了,那年我也快高三了,我就好好復習考大學。

張紅金和哥哥張鵬沒有辜負爺爺的囑託,在爺爺去世後,他們沒有放棄上學,憑藉農村低保、孤兒補助和假期打工的收入繼續著各自的學業。哥哥張鵬考上了蘭州農業大學,張紅金也考上了靜寧縣最好的一所高中。按照教育精準扶貧的相關政策,學校減免了張紅金的學費、每學年還會給她發放1500元的助學金。就這樣,生活費和學費才有了著落。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張紅金一門心思想把自己的成績搞上去。

張紅金:到了晚上,別人都是睡得比較早,我有時候就是12點多,1點多睡覺,早上就是多起半個小時,校園裏面有路燈,就是看一會兒書。

學習壓力大,張紅金能挺過來,但是每每看到別的同學有父母來探望時,她的心裏總不是滋味,覺得格外孤單和難過。張紅金偶爾的情緒低落被細心的老師看在了眼裏,老師們總是會給她寬慰和鼓勵。

張紅金:我記得我們數學老師説了一句話,我記憶最深刻。我們現在經歷的這些事情,每個人都得經歷,是我們承擔這些事情的年齡不同而已,我們是過早的承擔了這些事情,老師也説了,只有高考才是最公平的,才不看你的地位,不看你的身份,就是看你的成績,成績好的話就可以考一個好的大學,把學念成了才有出息。
 
十二年的求學之路,伴隨著張紅金的是一路的荊棘和磨難,但是她卻考出了無數的好成績,今年高考她的分數超過一本線20多分,村裏人都唏噓,紅金是雞窩裏飛出的金鳳凰,但她對自己的成績卻並不滿意。

張紅金:這一次其實考的也不是挺好,因為所有的人都在看著,親戚還有一些愛心人士,幫助過我的老師,我的壓力其實挺大的。

最近一段日子,仁大鄉東張村正在進行整村的危房改建,張紅金家被拆掉的土坯房在改建名單中。但是修房子需要很多錢,兄妹倆上大學的錢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他們該到哪去籌錢呢?

甘肅農業大學大二學生 張鵬:我聽説一平方是1300塊,咱們修的是40平方,5萬2。這光房子起來了,裏面的門窗都不算,下來反正得花個七八萬塊錢。咱們隊上説到時候給補助,補助一人8000,補助一萬六,然後修個40平方的房子,剩下的錢由咱們貸款。

一邊是需要貸款修房子,一邊還需要籌集兩個人開學的學費。兄妹倆的堂伯今年70歲來了,雖然從小看著兩個孩子長大,並接濟他們一點零用錢,但也是生活窘迫,完全沒有能力再借給他們建房的錢,無奈張鵬只能和妹妹找村支書想想辦法。

甘肅省靜寧縣仁大鄉東張村支部書記 張三有:你該上學上學,房子質量我給你保證,我修成啥樣你就修成啥樣。

張鵬:房子貸款的事情讓你操心了。

張三有:這是我職責。

村支書説張紅金錄取通知書一到,就可以按流程去申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每年最高8000元,秋季開學上大二的哥哥也可以再次申請這筆助學貸款。所謂的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就是專門向家庭經濟困難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發放的助學貸款,幫助他們支付在校學習期間所需的費用。不需要擔保和抵押,貸款期限原則上按全日制本專科學制加10年確定,最長不超過14年。學生在校期間的利息由財政全部補貼。學費、生活費解決了,但是要不要繼續貸款修房子,兄妹倆還有些拿不定主意。

張鵬:以後掙了就慢慢還,你時刻想著,現在你就好好吃點苦,以後出來掙錢了就好了。咱們已經兩個考上大學,既然考上了就上去好好的學,把心情放樂觀,以後啥事都能解決。

採訪結束時,兄妹倆告訴我們,他們還是決定再去鄉里、縣裏想想辦法,哪怕日後課餘時間多打幾份工,家裏的房子還是要修起來的,因為即使是再小的一間屋子,那也是自己的家,無論將來走得多遠,家對於他們而言,也許就是這個遙遠的小山村裏,那麼一間並不起眼的房子。

半小時觀察:治窮要治本 扶貧先扶智

在採訪中,我們的記者真切感受到了,在貧瘠蒼涼的大西北,人們是多麼渴望能夠通過上大學這個跳板,讓自己的子孫後代走出大山、擺脫窮困。不讓一個孩子因貧輟學,這是黨和政府的莊嚴承諾,也是教育精準扶貧的目標任務。

目前,全國仍有40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攻堅任務繁重,越往後脫貧成本越高、難度越大,而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播的根本之策。為此,教育部提出了“三不愁”的高校學生資助工作任務和目標,就是現有的學生資助體系能夠幫助廣大學生“入學前不用愁、入學時不用愁,入學以後更不用愁”。

如果你也在為學費發愁,請撥打教育部高校學生資助熱線電話了解更多詳情。我們也衷心祝願這些寒門學子用汗水、淚水澆灌的夢想之花,終將會開放得絢爛多彩。

  • 視頻簡介
  • 欄目介紹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7年08月07日 00:13

視頻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莊浪縣趙墩鄉井溝村程黎明全家4口人,哥哥和妹妹都在上學,全家僅靠體弱多病的母親維持。程黎明和妹妹程曦明一起參加高考,兩人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靜寧縣仁大鄉東張村張紅金,父母相繼去世,從小就成了孤兒,和哥哥相依為命,主要生活來源是低保金和親戚的幫助以及國家和學校的資助,哥哥張鵬去年被甘肅農業大學錄取,今年張紅金被蘭州財經大學錄取。 (《經濟半小時》 20170806 教育扶貧在行動:苦藤上結出的“大學夢”)

收視TOP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