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曲理由:
1. 雲南經典民歌
1959年5月,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精神, 雲南作家季康、公浦創作了反映蒼山洱海之間白族人民新生活的電影劇本《五朵金花》。《五朵金花》的主題曲《蝴蝶泉邊》是雷振邦的嘔心之作,在其創作前,雷振邦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他不僅親身走進白族人的生活中,而且拜訪了白族頗具盛名的藝人楊漢,在聽了眾多白族人演唱的歌曲後,最終選擇了兩首抒情歌曲作為創作原型,在原型的基礎上, 根據洱源西山調、鳳羽調和劍川調的特點,進行了精心的改編,最終形成了名揚一時的歌曲《蝴蝶泉邊》。
《蝴蝶泉邊》這首歌的源頭是《大本曲》+《西山調》組成,《大本曲》是白族的曲藝(三腔九板十八調),分為北腔、南腔、海東腔,而《西山調》是洱源的曲調。
《阿佤人民唱新歌》歌曲創作者楊正仁在當通訊兵期間,第一次聽到這首歌之後這個旋律在腦海中不停回蕩,於是他找到當地的縣長,將這個歌曲的調哼出來讓縣長聽,縣長説這首歌叫做白鷴鳥,是一種特別漂亮的鳥。由於他並不會佤語,所以當時便用漢語粗略的填了一下詞:白鷴鳥白鷴鳥,美麗善良又勤勞;白鷴鳥白鷴鳥,不爭不鬥最友好。之後他又覺得這麼好聽的歌,更應該填好全部詞曲,唱出佤族人民的心聲,於是便創作出了《阿瓦人民唱新歌》。
寶山石頭城位於麗江城北110公里的金沙江峽谷中,因百餘戶人家聚居在一座獨立的蘑菇狀巨石之上而得名。麗江寶山石頭城納西語稱為“拉伯魯盤塢”,意為“寶山白石寨”,城內瓦屋鱗鱗,巷道縱橫,麗江納西族居民辟岩建屋,房屋柱石和房沿石均隨勢打成,古樸自然,奇絕無窮。麗江寶山石頭城三面皆是懸崖絕壁,一面石坡直插金沙江,僅有南北兩座石門可供出入,是一座真正的天險之城。
寶山石頭城和納西族先民
寶山石頭城建於元朝到元年間(公元1277—1294)的。納西族先民大約在五六世紀的南北朝時期遷徙到這裡,是最早來到這裡的民族,那時寶山州內山脈縱橫,河谷深切,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巍巍寶山石城,向世人展示了納西先民的膽識與勇氣,是納西族巨型石雕藝術的傑作。
石頭城的變化
大約在隋末唐初,曾有一支摩梭人從寧蒗永寧遷居寶山石城,他們不畏艱險,運用當地現成的石頭,修築石級梯田,從峽谷深處層層修築,直達距河谷兩三千米的高坡。有了這些錯落有致的梯田,才使得寶山石頭城周圍這一片本來貧瘠的土地,變成了金浪翻滾的糧倉,也為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們所創建的文明史,增添了光彩的一頁。
石頭城的神話傳説
相傳,那裏是一塊風水寶地,盛産米糧,也出過不少人才。木天王十分懼怕那裏的能人猛士奪他的江山,派人日夜監視。一天晚上,一顆明星落到江對岸的阿主山上,木天王知道那裏真的要出聖人,急忙帶上寶刀,領著兵馬到寶山坐鎮。果然,有一天狂風大作,濃雲亂卷,一條閃閃發光的龍從半空飛向阿主山,一到江邊就低頭喝起水來。木天王妒火發作,乘龍不備,舉起寶刀就砍,把龍脖子斬斷了。這條龍原來是阿主山聖人的前身,被害後,龍頭變成了石頭城,龍身變成了阿刷山。
2. 《洱源白族調》:《蝴蝶泉邊》前身
3. 《白鷴鳥》:《阿佤人民唱新歌》前身
【歌手】
何紓:學習很多少數民族的語言,有一次演出需要演唱《母親河》,何紓演唱母親的選段,學習普米族語言,老師一句句教,演出結束後,何紓把老大媽都唱哭了,她希望把音樂作為載體去傳承文化。
李兆元:從小就受到周邊環境的熏陶,因此特別喜歡白族調。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幾首簡單的白族童謠:小月兒、十二生肖等。到了12 歲的時候就慢慢的接近白族情歌和地方小調,剛開始就覺得好玩,可隨著時間長了也不斷的成長。到了17歲就開始真正的把彈唱白族調當作自己的職業。在這幾十年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初唱白族調的人很多,數不勝數,個個都是能彈會唱。可就幾年,能彈會唱的人也慢慢減少了,現在除了70年代以前的白族同胞能聽懂外,很多的後生,不説唱就是聽都聽不懂。這也讓李兆元更加重視白族文化,特別是老一輩留下的白曲(白族調),不僅要自己去唱還不斷的在茫茫人海中去挖覺歌手,相互學習相互感染,最近最好的傳承辦法就是在微信群裏教教白曲,對對山歌。可這也就是暫時的東西,不會長遠。李兆元曾經出版過白族童謠的光碟目的就是用來感染小朋友們,剛開始的時候還不錯,可時間久了,外來的東西影響較大導致更多的人去接受它而自己民族的東西就不説可知了。當然李兆元一直堅持著,把白族的歌謠永遠唱下去,為保護、傳承、弘揚白族文化付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娜日:跳舞、樂器、口弦,有一位老師,自製了60多種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