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田徑比賽到昨天,男子100米、女子100米、男子200米、女子200米、女子400米欄的冠軍被牙買加選手攬下,今天他們又瞄準了男女4 100米的金牌。而除了“超人”博爾特,參加北京奧運會的51名牙買加田徑選手中還有38人是短跑悍將。在奧運會歷史中,他們共獲得46枚獎牌,其中大多數是在個人和接力短跑項目中奪得的,其中女“飛人”奧蒂更是名聲在外。究竟是什麼讓牙買加盛産“飛人”呢?
食物:吃山藥成就“飛人”
“超快的奔跑速度也許與他們喝的水有關。”被問及這個問題時,牙買加體育部長格蘭奇曾這樣説。而談到兒子之所以能跑得那麼快的原因,“飛人”博爾特的父親韋爾斯利 博爾特最想感謝的,就是家鄉的山藥。在博爾特的老家特裏洛尼,每年都會有成千上萬的山藥從這裡出口。“他就是吃山藥長大的,山藥造就了他今天的力量。”韋爾斯利回憶説。
雖然許多人對這個説法可能一笑置之,但確有不少牙買加人相信,正是他們的塊根類蔬菜和草藥鑄就了飛人的成功。
基因:7成人有特殊肌肉纖維
牙買加人是非洲裔移民,其天生的肌肉類型賦予了他們在田徑運動上的過人天賦,而多山的熱帶雨林地形也鍛鍊了牙買加人過人的體魄。最近,這個説法也得到了學術支持。
牙買加理工大學教授莫裏森介紹説,在他們與格拉斯哥大學聯合進行的一項研究中,發現了“快速肌肉纖維”裏的一種叫做ActinenA的特殊成分。在牙買加人和其他西非裔民族中,這種ActinenA基因遠比其他族群普遍。在對超過200名牙買加運動員的研究分析中,發現有這種能讓人跑得更快的纖維的人比例達到70%;而在澳大利亞人中這個比例只有30%。研究報告的結論認為:“這是由基因決定的。很顯然,那裏還有很多人擁有這樣的潛力。”
訓練:重點鍛鍊身體整體發力
在高科技盛行的時代,田徑界曾一度流行“狠抓細節”的理念,訓練時的每一個環節都被精雕細刻。比如中國的“翔飛人”無論力量訓練、跑動節奏還是揮臂方法,孫海平教練對其都有一套嚴格的標準。
鮑威爾和博爾特則是“反傳統”的一代。在訓練風格方面,他們不再按規定追求擺臂的角度、幅度,而更看重動作的協調放鬆,把加速、途中、衝刺看作一個流暢自然的整體過程,進一步開拓了運動員的潛能。他們已不再像前輩那樣對某一塊肌肉進行特別的鍛鍊,而是對局部的肌肉群、身體整體發力的感覺有著新的要求。這種訓練方法和傳統的方式截然不同,頗有獨孤九劍中“無招勝有招”的意境。
政策:運動健將享受高待遇
過去的很多年前,歐美國家或用優厚獎學金來吸引,或搞“田徑移民”,幾乎把牙買加田徑好手一網打盡。1992年的奧運百米冠軍克裏斯蒂(英國)、1996年奧運百米冠軍貝利(加拿大)和200米冠軍約翰遜(美國)都是從牙買加移民的。
30年前,牙買加的有識之士為了本國的體育傳統和人才的成長,決定採用“惜才”政策。凡是留在牙買加受訓的運動健將,都能得到和移民到歐美國家一樣的待遇。政府保證他們得到上大學的獎學金和到歐美國家交流的機會。
這樣的“惜才”政策持續30年後,世界的短跑進入“牙買加時代”。牙買加科技大學體育部主管安東尼 戴維斯驕傲地説:“今天田徑選手的遍地開花,得益於我們多年前的播種。”
責編:張繼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