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滑是冬季奧運會項目,比賽場地的大小為30 60米,跑道每圈的長度為111.12米。
短道速滑19世紀80年代起源於加拿大,當時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愛好者常到室內冰球場上練習,隨之産生了室內速度滑冰的比賽,20世紀初,這項比賽亦逐漸在歐洲和美洲國家廣泛開展。1992年被列為冬奧會比賽項目。
19世紀80年代,加拿大修建室內冰球場,一些速度滑冰愛好者經常到室內冰球場練習。及至90年代中期,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魁北克、溫尼伯等城市相繼出現室內速度滑冰比賽。1905年加拿大首次舉行全國短道速滑錦標賽,後逐漸在歐美國家廣泛開展。1969年加拿大在第33屆國際滑冰聯盟代表大會上,向與會代表散發了《短跑道速度滑冰規則》,1975年國際滑冰聯盟成立短跑道速度滑冰技術委員會。1976年首次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的尚佩思舉行國際短道速滑賽。1981年起舉辦世界短道速滑錦標賽。
1992年被列為冬奧會比賽項目,有男子500米(1994年列入)、1000米(1992年列入)、5000米接力(1992年列入),女子500米(1994年列入)、1000米(1994年列入)、3000米接力(1992年列入)以及1500米。
短道速滑項目在1981年被引進中國。1982年2月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行了第一次全國短道速滑集訓比賽。1983年起被國家體委列為年度全國比賽和全國冬季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在1987年第六屆全國冬運會上,李金艷超過女子3000米的世界紀錄,給長期在艱苦條件下努力奮鬥的冰雪界帶來了信心和希望。
在1988年加拿大卡爾加裏舉行的冬奧會上,短道速滑被列為表演項目。李琰勇奪1000米金牌,並打破1000米、1500米世界紀錄;在1989年世界錦標賽上,郭洪茹獲得3000米第一名,成為冰雪項目時隔26年之後的第一位世界冠軍;1995年世界錦標賽,中國隊獲得第一枚集體項目女子3000米接力的金牌;1996年世界錦標賽上,李佳軍在1000米項目上的金牌,使中國在短道速滑項目上獲得了第一個男子世界冠軍。
1997年楊揚在日本長野舉行的世界錦標賽上獲得中國的第一個全能世界冠軍,至2002年世界錦標賽她連續奪取六屆的全能冠軍。2002年,在美國鹽湖城舉行的十九屆冬奧會上,楊揚勇奪500米、1000米兩塊金牌,為中國實現了冬奧會上金牌“零”的突破。2006年第20屆都靈冬奧會上,王蒙奪得500米金牌。
至今,經過二十餘年的努力,中國短道速滑隊這一集體在冬季奧運會、世界錦標賽、世界盃總排名上,先後有23位優秀運動員,20次打破世界紀錄,獲得103個世界冠軍,在歷屆冬奧會上取得2金、9銀、4銅的成績,為中國的體育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除北京和東北的諸多城市,例如長春、哈爾濱、瀋陽,齊齊哈爾等地,在西南的昆明,西北的蘭州,華東地區的南京、杭州等地,也已陸續建成標準的冰場。其中北京、長春、哈爾濱、杭州自1998年開始,先後承辦了國際滑聯世界錦標賽、世界盃等國際頂級賽事。我們相信,短道速滑項目在中國必將擁有更為美好的未來。
責編: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