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第一體育 > 賽艇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三奪全運金牌抱頭痛哭 徐東香已九年沒回家過年

 

CCTV.com  2009年10月20日 08:04  進入體育論壇  來源:杭州網—杭州日報  

  特派記者 李琛 發自日照

  最後200米,與隊友范雪飛/潘飛鴻組合還有半條艇的距離。岸上傳來的“東香,加油”聲一聲比一聲緊。“衝!”徐東香大喊一聲,隊友嚴詩敏也會意地和著節奏加大划槳力度,兩人一起發力,向著終點進行最後衝刺。

  “嘀——”控制臺上的喇叭裏響起了撞線信號,徐東香和嚴詩敏原本有千鈞之力的手,頓時放鬆了下來。

  上岸後,人們等到的不是歡慶勝利的場面,四個浙江姑娘當著所有人的面抱頭痛哭。有人不解地問,拿了金牌為什麼還哭成這個模樣?徐東香擦去眼淚,搖搖頭説:“你們不會明白的。”的確,沒有多少人能明白,這短短的水上2000米,不到8分鐘的比賽時間,濃縮著怎樣的艱辛。

  今年冬訓,徐東香們將一艘艘龐大的賽艇打包,並帶著一大堆相關器具、炊具以及生活用品,飛往昆明,再坐數個小時的盤山公路,來到雲南會澤,封閉集訓了兩個多月。

  夏天的時候,他們又前往北國的蓮花湖。一名去過現場的記者如此描述:“我先飛到牡丹江,然後坐3個多小時的汽車到海林,再搭了1個小時的拖拉機來到蓮花鎮,又坐了20分鐘的牛車,才找到那地方。”這幕場景,像極了電影《非誠勿擾》裏葛優的其中一位相親對象的一段臺詞。然而,賽艇隊員們拍的可不是喜劇。在中國的南北端集訓的將近半年時間裏,他們幾乎每天都要接受魔鬼訓練。“我們在北方集訓的那個地方,就是著名的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就發生在那。”徐東香告訴記者,“每天早上8點,我們就下水,到12點才上岸。教練不停地喊:‘繞過那個山頭(湖中的島),再來一圈’。訓練量太大了,大家都累得想趴下。”而在雲南,高原已被賽艇隊員們練成了平地。即使是在千島湖,每到冬天冷的時候,一趟訓練課下來,隊員們在艇內的下半身因為湖水的進入結了冰,上半身則熱氣騰騰,渾身是汗。

  南北集訓的那半年,隊員們幾乎與世隔絕,嚴格的隊規又不允許他們上網,也不許看電視。“我們幾乎一點娛樂活動都沒有。”徐東香説,“集訓之前,我們都在筆記本電腦裏拷上大量的影片,空閒時間看點電影,成了唯一的消遣方式。”北京奧運會上,徐東香沒能拿到獎牌,賽後記者採訪她一次,她就掉一次眼淚。她説:“我已經8年沒有回家過年了。”今年,徐東香還是沒能回家過年,就是為了準備全運會。“9年沒回家過年了,哪能不想家啊。但是全運會4年等一回,我們4年艱苦,就是為了拿塊金牌。”

  賽艇運動員們不但要忍受內心的寂寞,還要忍受賽艇這項運動的寂寞。

  胸挂金牌的徐東香和嚴詩敏,被組委會請去召開當天日照賽區的首個新聞發佈會。一路上,被幾十位記者、觀眾、志願者簇擁,她們在一邊回答各種給樣的提問的同時,還來者不拒地在突然間遞到面前的筆記本、全運會旗幟,甚至衣服上簽名。“謝謝大家,我還要努力,爭取多拿金牌。”新聞發佈會上,面對眾人的祝賀和關心,徐東香和嚴詩敏用微笑和自信,征服了所有關心喜愛她們的人。

 

相關鏈結:

杜麗為奧運全運隱瞞心臟病 備戰時站都站不住
全運19日之最:現最罕見高比分 韓喬生脾氣最好
杜麗全運會收穫尷尬奪一銅 賽後著手婚禮和手術
劉翔氣場“掀翻”全運會 各路媒體期待飛人起飛
女舉69公斤級舉山東奪冠 劉春紅三戰全運獻九金
全運馬術賽一身行頭過萬 收入有望超越乒羽大腕

責編:汪海俊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