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體育專電(記者易淩 王鏡宇 喻菲)姚明9歲開始學習打籃球,並不僅僅因為那時他的身高已超過了1米70。曾是優秀籃球運動員的姚明父母,希望兒子能憑藉這項體育特長在考大學時得到加分。在中國,上大學通常被視為找到好工作的前提。
但這個願望至今還沒完全實現——18歲就進入中國國家隊的姚明,還沒等到機會上大學,就前往大洋彼岸,最終成為如今的NBA巨星。
從2002年進入美國NBA,踏上代表世界最高籃球競技水平的舞臺開始,姚明的名字經常與一個有13億人口和5000年文明的國度聯絡在一起,並且往往超出體育範疇。
七年來,球場上的成功和“隨時聽從祖國召喚的愛國精神”讓姚明在中國獲得了體育巨星之外的另一個頭銜——民族英雄。
但這位身高2米26的巨人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説,不希望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英雄。這頂桂冠對29歲的他而言,有些太重了。“我沒覺得我是英雄。小時候大家説的英雄幾乎都是為國捐軀的,長大了大家認可的體育英雄,比如李寧和中國女排,他們取得的成就都是我比不了的”。
黃連湯的洗禮
1980年9月12日,姚明在上海出生。父親姚志源上世紀70年代效力於上海男籃,母親方鳳娣曾為國家女籃主力中鋒。姚明出生後第一口喝的不是媽媽的乳汁,而是中藥黃連湯。
“我父親説這是當地風俗,只有讓孩子先知道了什麼是苦,才會懂得什麼是甜,”他説。
如同這個啼哭著開始體會人生滋味的男嬰一樣,當時剛從文革的自我封閉中解放出來的中國正忐忑經歷著改革開放帶來的新生。喜愛歷史,尤其是喜愛中國近現代史的姚明認為這是了解60歲的新中國不能錯過的章節。
“新中國三大重要歷史事件第一是新中國的成立,所有人團結起來建設一個新的國家,新的世界;第二是文革,閉關鎖國發揮到極端,左的道路走到極端,並且走不通了;再就是改革開放,打開了另一扇門,選擇了另一條路,事實證明這條路到現在是行得通的,”他説。
唱著《我愛北京天安門》長大的姚明,一邊從幼兒園開始接受集體主義教育,一邊享受背著父母去電子遊戲廳玩“街霸”這樣舶來品的樂趣。9歲時他被送入體校接受專業的籃球訓練。而在13歲進入上海青年隊之前,他每天要在體校球場苦練至少8小時。
“那是一個光榮與夢想的年代,”姚明回憶到,“為國效力是我從小接受訓練起最基本的教育,李寧和郎平是榜樣,練球就是希望有一天能進國家隊。”
當時,中國經濟社會復蘇,個人價值甦醒,但體育人才培養機制改革卻始終滯後。時代將姚明打造成為一個複雜的矛盾體:一方面這個天賦異稟的獨生子在中國最現代的城市接受外來文化的洗禮,被賦予了開放獨立的個性,另一方面他接受的專業教育卻延續了60年前進口的蘇聯模式。這裡強調服從。
姚明在這樣的培訓機制下養成了很強的紀律性——一項他認為特別適合籃球這樣強調合作的集體項目的特質,在此影響下,他習慣保持中庸,不善冒險。
“除非萬不得已,我開車只走一條熟悉的道路,而在球場上,我永遠不會一開始就走在最前端,我喜歡像搭積木那樣一步步來,而外國隊友面對一個可能失誤的得分機會則更願意去賭一把,”他説。
但姚明認為自己的紀律性與父輩習慣的“絕對服從”不同。
“我的想像力沒有被抹殺,”他説,“父母當球員時國家處於封閉狀態,他們可選擇的機會很少。從一開始你是‘紅五類’還是‘黑五類’就決定了你今後的道路,而我們這代人掌握的信息和獲取信息的渠道都多得多,這讓我們有了更多選擇,可以改變命運。”
相關鏈結:
責編:譚啟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