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4月23日電(記者 劉衛宏) 重慶大坪中學弄虛作假參加世界中學生足球錦標賽並奪冠一事,看起來有點“蓋棺定論”的意思了。大坪中學校長張建玲代表學校並以個人名義公開道歉,主管部門給予張校長記過處分。張校長“一人做事一人當”了,但這種近乎于不了了之的處理結果,和造假事件本身一樣荒唐。
在這起令國家形象受損的造假事件中,“責任下沉”很難令人心服。那些“有關部門”,不但需要反思,而且應該問責。
做了錯事,大坪中學固然應該公開道歉,張校長受行政處分也無話可説。這是對社會公眾最基本的“交待”。然而,在社會輿論的普遍關注下,這一事件還遠沒有到塵埃落定的時候,因為人們還有許多疑問:大坪中學依靠什麼力量調集當時沒有集訓的多名國少隊隊員參加國際比賽?致歉信為何要避開這一話題而説是“在全國範圍內挑選的15名隊員”?大坪中學要在世界中學生足球錦標賽上取得好成績的壓力來自何方?代表中國參賽的隊伍為何是去年全國中學生女足比賽的第六名……
從某種意義上説,“大坪中學造假事件”的“主語”不應只是大坪中學,它只是一個龐大體系下的一支中學代表隊而已。“一人做事一人當”的張校長,或許可以承擔一個行政處分,卻無力承擔弄虛作假背後的沉重疑問和沉痛反思。
中國足壇乃至中國體壇,造假事件層出不窮的最大根源就在於,多少年來一直受困于“指標”與“政績”,以及政績指標下的利益鏈條。也正因為如此,層出不窮的造假事件最後大都不了了之,成為侵蝕中國體育、損害國家形象的一大痼疾。如果每次造假事件之後,都只有反思而沒有問責,那麼,反思也將流於形式,造假之風仍將恣意妄為。
社會輿論對於造假事件已經不再“就事論事”,大坪中學造假事件也已經成為一種公共危機事件。不了了之的處置態度,永遠無法消除危機。
相關新聞:
重慶大坪中學校長就“女足造假奪冠”公開致歉
女足造假校長受記過處分 公開向社會及媒體致歉
重慶大坪中學就女足造假事件公開道歉 校長被記過(圖)
重慶大坪中學女足奪冠造假 世界冠軍將退回
中學世錦賽女足擒德國奪冠 六戰進28球一球未失
重慶中學生女足奪首個世界冠軍 六戰全勝進28球
球員身份遭質疑 中國中學生體協調查女足冠軍隊
國少主帥:大坪女足絕非國少 不了解組委會規定
責編:張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