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黑龍江亞布力2月27日體育專電(記者范迎春 趙仁偉) 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接近尾聲,中國代表團參加了12個大項69個小項的角逐,成績令人矚目,但在部分項目上扮演了“陪讀”的角色,與強國強隊存在很大差距。
項目發展不均衡、“短腿”的存在引起許多人的焦慮,尤其是一些業內人士深感不安,其實大可不必。
體育項目通常有著很鮮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有著悠遠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傳統因素,其水平高低與運動普及和民眾喜愛程度有直接關係,差別的存在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隨著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融,許多地域性的運動項目被相互引進和推廣,受到更多人的喜愛,許多“民間項目”登上了國際比賽的大舞臺,這也正是奧運會、大冬會等等世界性體育盛會能夠吸引不同地區、不同膚色人們同臺競技的原因。
但是體育運動的終極目的是強身健體,成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從這一點説,比賽也好,獎牌、名次也好,其實都不過是附屬品。體育上的“拜金”現象和“獎牌至上”心態,實際是不成熟的表現。因此,對於自己的“短腿項目”,大可淡然處之。
體育被認為是國家“軟實力”的象徵,推動開展體育運動、促進水平提高是國家的需要,也是公眾的需要。
以國球乒乓球為代表的中國很多優勢項目,正是因為擁有強大的群眾根基,才能長盛不衰。隨處可見的球臺和聚攏的人群,是人才輩出的真正原因。拿冰雪運動來説,喜愛的人多了,“玩”的人多了,同樣就不愁水平上不去。如果沒有普及的基礎,單單是為了項目“齊全”選拔一些運動員進行“魔鬼訓練”,即使奪了牌也不能讓人興奮起來。
所以,正如一些專家指出的那樣,應當思考的是如何讓我們的體育體制真正適應“增強人民體質”的需求,如何儘快實現“體教結合”夯實基礎。通過舉辦大冬會理清體育事業發展的一些思路,也是另外一種收穫。
相關鏈結:
大冬會冰壺比賽落幕 瑞典男隊險勝挪威獲得金牌
大冬會即將落幕 單項體聯官員:本屆“最優秀”
瑞典男子冰壺隊8-7勝挪威 大冬會登最高領獎臺
女子冰壺大冬會折桂 實現集體項目“零”的突破
高校承辦大冬會的啟示:區域面臨發展機遇
新華網:高校承辦世界大冬會的啟示
奪大冬會速滑女團追逐賽冠軍 中國16金雄踞榜首
責編:孫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