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説,歲月無情,堅冰有痕。
當歲月的刻刀在潔白的冰面上劃過,留下的是無數中國冰雪健兒艱苦奮鬥的痕跡;
有人説,白雪無言,藍天作證。當一片片雪花從天而降,記下的是不同的歷史時刻中國冰雪健兒走向成功的訊息……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正在北國冰城哈爾濱進行,全世界的目光正穿透寒冬,聚焦這片富饒的黑土地。這是中國首次舉辦的世界綜合性冬季體育盛會,這是中國繼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成功舉辦後舉行的第一個高水平的綜合國際賽事,這也是全球金融危機下如期舉行的第一個綜合性國際賽事。
從建國初期我國北方廣泛開展滑冰、滑雪運動,到1952年舉辦首屆全國冰上運動大會;從成功舉辦第3屆、第6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到首次舉辦世界綜合性冬季體育盛會;從1963年羅致煥獲得第一個冬季項目世界冠軍,到2002年楊揚實現冬奧會金牌“零”的突破,新中國的冰雪運動經過一代代人的艱苦奮鬥,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不斷實現新的歷史跨越。
六十載冰雪記憶,六十載滄海桑田。60年來,中國冰雪運動與共和國共同成長,見證了中國經濟騰飛和社會進步,更預示著中國不斷走向強盛的未來!
我的冰刀,我的祖國
1963年2月24日,日本長野縣淺間山輕井澤海拔1100米的高山冰場,21歲的羅致煥領先挪威名將伊瓦爾莫0.2秒,風馳電掣般衝過了1500米的終點。因為竭盡全力,加上高原缺氧,羅致煥咯出的唾沫裏,已見殷紅的鮮血,在潔白的冰面上猶如朵朵鮮花,祝賀與銘記中國首個冬季項目世界冠軍的誕生!
“那時中日兩國尚未建交,國際社會也不了解新中國,我們參加比賽,到香港轉機,飛機票買好了,就是不給簽證,在香港整整呆了三天。好不容易到了日本,又處處受到刁難,不讓坐火車,雇的司機被扣,在運動員村,我們被安排在最差的房間,上冰訓練時,冰場入口居然扔滿了掃帚……”
往事歷歷在目,憶至動情處,年近七旬的羅致煥,愴然涕下。
當時,羅致煥一行13人組成的中國代表團,由黑龍江省體委副主任萬思元帶隊,前往日本參加第57屆世界男子速滑錦標賽和第21屆世界女子速滑錦標賽。輾轉抵達長野時,運動員村尚未開放,中國隊住在一個小旅店裏。剛剛走出大饑荒的中國,很少派出運動員參加國際大賽,一些反動勢力甚至揚言要綁架赴日參賽的大陸選手。
華僑行動起來了,為防止有人下毒,他們一日三餐給中國運動員送飯;中國運動員住進運動員村之前,近百名華僑人手一根木棍,將小旅店團團圍了一圈,在冰天雪地裏,一宿一宿地守著。
萬思元,一位曾經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老軍人,大賽前夜給運動員開動員會,講新中國浴火誕生的艱難,運動員聽得一個個淚流滿面、熱血賁張,“豁出命來,在冰上拼死了也要爭取好成績”!
拼了!羅致煥,男子1500米冠軍,打破世界紀錄;王淑媛,女子1000米第二名;王金玉,男子全能第五名……當羅致煥在冠軍領獎臺上高舉雙臂時,手持五星紅旗的華僑“瘋”了,熱淚長流,一邊哭,一邊把鮮花拋向中國運動員……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新中國被西方國家封鎖、包圍,而冰雪項目又長期被西方國家所壟斷,中國選手亮相國際賽場,其意義遠遠超過了體育本身。
王金玉,中國第一個打破冬季項目世界紀錄的選手,他感嘆道,那時國際環境真差啊,中國在國際上沒有地位,西方國家很多人都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站在賽場上,我知道,這不僅僅是體育,這是政治,我要讓他們知道,我們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
這種憤懣與自強,註定了新中國第一代冰雪健兒近乎悲壯的努力!
“那時候苦啊!我們都是在室外訓練,冰天雪地,連命都不要了,”羅致煥回憶説。
為了爭取盡可能多的訓練時間,他們坐著敞篷的“大解放”,像候鳥一樣,哪冰面先凍硬了,就先往哪去,虎林的月牙泡,黑河的五大連池,滿洲裏的小北湖……越是苦寒之地,越是留下他們的足跡。
初到一地,教練員來不及休息,就拉著水車冒著嚴寒澆冰,一宿下來,人也成了雪人,擦把臉,吃點早餐,又開始訓練。初冬之際,訓練一般從最冷的淩晨四點開始,太陽出來後,就不能上冰了。有時冰面沒凍結實,練著練著冰面開裂,人就掉冰水裏了,有一次,王金玉還掉進了奶牛場排的污水中,“那個臭啊……”
經歷無數艱辛,新中國的冰雪運動開始有了雛形,以速滑項目為突破口,一批中華兒女在國際賽事上獲得了尊重。我的冰刀,我的祖國,時刻充盈在冰雪健兒心中!
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