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魯寧:“新醫改”2010年進行時

 

CCTV.com  2010年03月01日 14:2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  

  昨天的《人民日報》刊發消息,新版(2009年版)國家醫保藥物目錄正式發佈,保障性藥物可全額報銷。

  該報道還特意強調,納入新版醫保目錄的藥物新增260種。如此一來,對照2004年版醫保藥物目錄,醫保藥物增加到2151種。無論從哪個角度評價,這都表徵著政府推進“新醫改”力圖緩解民眾看病貴的“執政誠意”,是值得輿論關注並肯定的。

  作個説明,2151种醫保藥物有甲、乙之分。所謂“保障性藥品可全額報銷”,指的正是甲類藥物。經計算,包括西藥和中成藥在內,甲類藥物共503種。同樣對照2004版醫保藥物目錄,甲類藥物新增53種,歷時5年增幅雖只有11.8%,但對普通患者而言,增總比不增要好。

  在此之前,即便是保障性藥物,絕大多數地區也不能全額報銷,而可報銷比例各地又不盡相同。可見,由政府主推的“新醫改”,為糾正“舊醫改”的“泛市場化之惡”,又向前邁出了實質性的一小步。

  “新醫改”步履蹣跚,表面上受限于財政支付(補貼)能力,背後則是“官念”轉變遲滯于破解民眾看病貴之迫切,以及“大觀園”大排場花錢缺乏節制和監督,必須仰仗公共財政支撐的“新醫改”進展的並不順利。就説保障性藥物(甲類藥物)的增加,只能形同擠牙膏。但畢竟還是有所增加,所以,咱老百姓有怨氣該壓還得壓,儘量向前看心情才會舒坦些。

  此外,2151种醫保藥物有四分之三屬於非保障性藥物(即乙類藥物),但仍屬百姓看病吃藥的“常用藥物”,限于財政壓力,其在醫保框架內的報銷比例,仍允許各地政府制定“土政策”自行其是。如此一來,本該由全體國民共享的、必須以均等化作為前提的基本公共醫療服務,短時期內將因各地財力的不同繼續呈現“不均等”,至於何時能初步實現“均等化”,目前並無時間表。

  不是醫保方案設計者和醫保政策制定者的人,一般不大會關注以下事實:2009年即將過去,2009年版的國家醫保藥物目錄適才匆匆公佈。照理説,這一姍姍來遲的“目錄”當由各地立即執行,但實際上,甲類藥物12月份開始執行使用,乙類藥物各地則還將繼續執行2004年版本最長6個月。理由挺冠冕堂皇的,説是各地的“藥物數據庫的更新工作可能要到明年6月30日前才能全部完成”。更新一下藥物數據庫就得費時大半年,這很難讓人想明白。但甭管想明白或想不明白咱們都得認,緩解民眾看病貴乃火燒眉毛的事,只緣“中國速度”在很多時候也係“中國特色”之一哈。

  除去擴大醫保用藥的範圍和報銷比例,尤其是首次明確保障性藥物可納入醫保全額報銷,“新醫改”2010年進行時還有一項改革叫收取“藥事服務費”。這叫啥子費?筆者此前在岷江評論曾刊發文章做過分析,所得出的擔心是,此項改革若操作時缺乏節制,相當於以往“以藥養醫”時醫院從患者左口袋掏錢,改為“以事養醫”後醫院從患者右口袋掏錢。相比較言,擴大醫保用藥的範圍和報銷比例,尤其是其中的503種保障性藥物可全額報銷,地方上再想玩“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空間比較小,因此可讓民眾高看一格。

 

責編:任釗奇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