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王石川:800萬補貼機關幼兒園是權力自肥

 

CCTV.com  2010年02月01日 12:5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京華時報  

  據報道,廣東省人大代表發現,廣東省文化廳幼兒園、衛生廳幼兒園等四個省級部門辦的幼兒園納入財政預算。有一家機關幼兒園需要支出1016.62萬元,其中,財政撥款656.26萬元,“其他資金”360.36萬元。這四家幼兒園,今年支出超過1500萬元,有800多萬來自一般預算開支。

  在“上幼兒園比上大學貴”的現實語境中,四家幼兒園獲得高達800多萬的財政預算,乍看起來,令人欣慰,難道坊間孜孜吁求的“將幼兒教育納入公共服務範疇”,已經由願景變為現實?但細加辨析,便發現表錯了情、會錯了意,因為有資格享受財務預算的只是四家機關幼兒園,換言之,這些幼兒園是有權力背景的,一般幼兒園,更遑論民辦幼兒園,是根本就無緣“染指”的。

  公共財政的要義在於公共,它來自於公眾,就應該普惠于公眾,而不能用於少數特權群體。因此,在幼兒園尚未納入公共服務範疇的前提下,這些財政資金要麼不指向幼兒園,要麼指向全部幼兒園,而不能只用於這幾個機關幼兒園,僅使少數人受益。須知,有資格進入這些機關幼兒園的多是官員子女,一般人只能望而生嘆。

  值得一提的是,該事件之所以被暴露出來,是因為一些廣東省人大代表眼光敏銳,從《廣東省2010年省級部門預算草案》發現了端倪。再聯絡到去年廣州市財政局“曬”預算,有心人發現:“為上千萬廣州人服務的公交系統,一年得到的財政補貼資金才7000萬元,可9間政府機關幼兒園一年獲得的財政補貼資金就有6000萬元!”兩廂對照,不免黯然和費解。為何機關幼兒園屢屢享受到天價財政資金?是誰編制的預算?又如何能輕易通過?還有多少機關幼兒園享受政府財政資金,這種現象已經存在多少年,享受的財政資金加起來有多少?這麼多年為何能夠一直隱而不露?

  顯然,只有回答這些疑問,才能回歸公共財政倫理。有業內人士透露,財政補貼機關幼兒園是計劃經濟時期遺留下來的“潛規則”,以前,國家對公務員有多種明補暗補,所謂暗補就包括教育方面的特殊照顧,它是計劃經濟時期的一種福利。原來如此!難怪有廣東省人大代表認為,這是個別部門為部門變相撈福利。其實,政府對公務員不是不能有補貼,但補貼必須合乎程序正義,必須尊重民意,必須公開透明,而不是暗箱操作,只做不説。權力姓公,這就決定了權力不能自肥。

  據報道,一直關心幼兒教育的廣東省人大代表譚燕紅認為,財政補貼幼兒園“不是投入高,而是面太窄”。誠哉斯言!放眼當下,公眾對天價幼兒園嘖有煩言、苦不堪言,甚至有年輕的家長自嘲為“孩奴”。如果財政資金不是局限于有些的機關幼兒園,而是普惠式的投入,想必公眾不會置喙。

  因此,反思這起風波,有兩點需要追問,一是財政預算應該公開透明,納稅人的每一筆錢都要用好;二是早日將幼兒教育納入到公共服務的範疇,而不是讓少數官員的孩子提前進入共産主義。

責編:趙春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