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薛世君:公立醫院改革,患者才是主角

 

CCTV.com  2010年01月13日 17:0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廣州日報  

  此前因試點方案擱淺而“拋錨”的公立醫院改革再次“揚帆起航”——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昨日表示,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已經審議了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指導意見和試點城市名單,方案已經修改完畢報送國務院審定,國務院審定以後就可以立即下發執行。

  據統計,目前我國96%的醫院是公立醫院,集中了最優質的醫療衛生資源,公立醫院改革也通常被認為是醫改中“最難啃的骨頭”、“重中之重”。因此,公立醫院改革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一舉一動皆萬眾矚目。雖然目前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方案尚未公佈,但根據新醫改方案和媒體報道,“管辦分離”、“收支兩條線”等政策已成為輿論焦點被廣泛議論。

  “管辦分離”目前已進入實操階段,已有上海的醫院管理委員會模式、南京鼓樓醫院委託大醫院管理模式以及成都醫管局模式等多種探索。“收支兩條線”也具體化為“全額收支兩條線”和“差額收支兩條線”兩種,目前僅在基層醫院試點。對此,坊間最大的擔心之處在於政府補償機制能否到位,要知道,“政府對公立醫院投入不到醫院總經費的10%”之類怨詞言猶在耳。

  “管辦分離”和“收支兩條線”,前者事關權屬分配,後者牽涉利益調整。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公立醫院改革乃至整個醫改成功與否,説到底還是要看患者能否受益。而對於患者來講,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看病貴、看病難,因此緩解看病貴、看病難應該是包括公立醫院改革在內的整個醫改的落腳點。

  目前可見的公立醫院改革動作,于醫生而言,尚有“藥事服務費”、“多點執業”等政策關照,“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調動醫生積極性”更是大勢所趨。但是,在公立醫院改革中,千千萬萬的患者被置於何種角色?主角還是配角?抑或乾脆成了觀眾?目前關於公立醫院改革,較為清晰的措施是取消藥品加成政策,以根除“以藥養醫”。但是,取消“藥品加成”于“看病貴”而言,近乎杯水車薪。

  此前提起“看病貴”,一般歸因于“以藥養醫”,既包括臺面上15%的“藥品加成”,也包括背地裏“吃回扣”、“大處方”的灰色行為。其實,“看病貴”更直接地歸因于兩個方面:

  一是中間流通環節造成的“藥價虛高”。數據顯示,藥品價格在各環節的實際構成中,生産成本只佔30%。經過醫藥銷售商內部各層級的“提成”、藥品中標進醫院的“報名費”、醫生回扣、配送成本等環節,藥品在進得醫院加成15%之前,價格就已翻倍,有的甚至翻至十倍。可見,15%的“藥品加成”不是“藥價虛高”的重點,藥品流通環節(包括醫院進銷環節)的層層轉銷、加價才是關鍵。

  二是大型設備檢查費和高值醫用耗材貴。相信去大醫院就醫的患者都會發現,近年來各種檢查、檢驗越來越多;大手術中的醫用耗材價格想必也曾讓很多患者咋舌不已。

  雖然“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可以部分地緩解“看病貴”,但患者花錢最多的地方,往往是“基本”醫療需求之外的疑難雜症、重症治療。因此,公立醫院改革最大限度地體現“公益”原則乃題中之義,醫保、救助制度的深度介入也必不可少。

  雖然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方案細節尚未公佈,但我們依然願意期待,在未來的公立醫院改革進程中,作為最廣大的利益攸關方,患者能成為其中的主角。

責編:趙春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