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古洪慶:沒有免費票我基本不會考慮看國産電影

 

CCTV.com  2009年12月25日 11:1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紅網  

  砰,砰,砰——

  《三槍》終於上映了!

  在萬眾期待中!

  可惜,並不如人意。

  不如人意並不是因為票房低,相反,從12月10日鳴“槍”,《三槍》全國上映三日,票房已斬獲6710萬,首個週末票房已突破一億;不如人意的是影片本身。

  我為什麼要看《三槍》?用趙本山的話説,是被“忽悠”的。因為,老謀子可能早就知道自己不會講故事了,早就知道這部電影沒“戲”,所以採取了超常規的手段,在上映前不停通過媒體曝光花絮,上映後後,目前還在與各位主創忙碌于輾轉全國各地與觀眾見面。對於,這樣的宣傳攻勢,在老謀子的戲裏沒有,戲外更是從沒有過。在這樣的包裝下,《三槍》就像個美麗的肥皂泡,被越吹越大,越吹越懸乎,似乎全世界除此以外別無喜劇。可是,當鼓噪到一定程度,當它與“公婆”見面時,人們才看清了它的實質——原來它什麼也不是,原來它只是個“醜媳婦”,原來它是一部徹頭徹尾的爛片。

  之所以將其定位為最爛片,主要是因為它玷污了電影這個名詞。本來二十多年前科恩兄弟拍得超牛的《血迷宮》,又黑色又發人深省,被老謀子一轉手,不但沒有把外國的東西本地化,反而把錯綜複雜的故事情節也“閹割”掉了,什麼發人深省的東西更始是無從談起,失去故事的《三槍》轉眼間變成了“二人轉大舞臺”,這還能叫電影嗎?科恩兄弟如有幸看到,估計非氣得吐血。

  氣歸氣,但這不能全怪老謀子。巡視近年來大陸電影,似乎這樣的“偽電影”越來越多,“爆炒爛片賺票房”已被美化成“票房熱,口碑差”的爭議説辭,已成為當前大陸電影慣用的“圈錢運動”。換句話説,不少所謂的導演只把拍“電影”作為賺錢的工具,只會炒作,只盯著票房,而把應該作為主業的“拍電影、講故事”扔在了一邊,失去了最起碼的職業道德,淪為徹頭徹尾的職業騙子。我相信張藝謀不是,但是,就《三槍》而言,演員陣容不可謂不強大:影帝孫紅雷,紅得發紫的小瀋陽,大陸最風情演員閆妮;故事改編自科恩兄弟著名作品《血迷宮》,不可謂不抓眼球。但是,淡齣電影圈3年的張藝謀導演重回大眾視野,他用心去“講故事”了嗎?只知道不斷推出片花、花絮,只知道鼓噪,只知道將一杯白開水(何況還不是白開水)“吹”(不是“拍”)成濃茶或咖啡,還大放闕詞“至少讓觀眾笑20次”……得了吧……結果,剛上映的《三槍》確實騙倒了無數被吹得暈的觀眾,騙走了票房,也毫無懸念地淪為網們“期待”的“2009年最爛片”,讓人感覺張郎已才盡。

  幸虧,我壓在《三槍》上的是兩張免費票。可如我一樣,對大陸電影翹首以待的影迷們,他們早就被騙去並成了別人引以為豪的票房的money還收得回頭嗎?為保護本土電影也好,為愛國也好,從關閉BT、限制港臺主持人,到限時播國外動畫片、限量引進外國影片,再到浮躁得好電影沒人去拍,難道我們的電影市場就這樣躑躅不前?難道我們就看著把科恩兄弟的著名作品蹂躪成《一個殺手,兩個老闆和三個夥計的糾紛》,停留在《一個娘娘腔,兩個女人和三個男人的故事》前?我知道,即使所有觀眾看過《三槍》後,都罵,都唾棄它一文不值,但總有兩個人在笑——導演、投資方。

  失去靈魂的大陸電影,我該拿什麼拯救你?

  砰——

 

責編:趙春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