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修仰峰:有時“民意表決”只是自私者操縱的工具

 

CCTV.com  2009年12月23日 10:3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紅網  

  四川農民工陳國芳和張大有,最近在從廣西乘大巴返鄉的途中,因為空調出故障,不停咳嗽並戴上口罩,被其他乘客懷疑患上嚴重甲流。全車近30個乘客經“民意表決”,一致同意將他們趕下車。兩人只好在淩晨時間冒著嚴寒走在高速路上,所幸遇到高速公路執法支隊的車。後經醫生檢查,兩人患的只是普通感冒。(12月22日《重慶晚報》)

  農民工陳國芳和張大有的遭遇,立刻讓我想起法國作家莫泊桑筆下那個卑賤的女子羊脂球,他們作為人應有的權利,都被同車貌似高尚的其他乘客們,以冠冕堂皇的“公眾利益”為由,活生生地踐踏著。

  而陳國芳和張大有唯一幸運的地方,在於他們後來還有機會證明自己的清白——“患的只是普通感冒”,既不會傳染他人,更不會危及公共安全。

  沿著這個遲來的清白之證倒推回去,我們將發現,當初大巴上近30個乘客煞有介事的“民意表決”,其實是多麼的自私自利。

  只因陳國芳和張大的農民工身份和不停咳嗽的表象,他們就先入為主地斷定兩人患上嚴重甲流,會危及車上大多數人健康。有了這個假設的道德制高點,加上看上去公平公正的“全車舉手表決”,作出驅趕陳國芳和張大下車的決定,似乎也就合法合理,無懈可擊了。

  “民意表決”者唯獨忘了,他們不是醫生,有什麼資格憑肉眼裁定兩人一定患上嚴重甲流?他們不是執法者,誰又賦予其行使驅趕同車的一小部分人下車的權利?法治社會看重的“程序正義”,在披著“民意表決”外衣的自私衝動面前,顯得微不足道;至於作為弱勢者的陳國芳和張大有被趕下車後的命運如何,會不會凍死路上或被車撞上,更不值得一提了。

  很諷刺的是,陳國芳和張大有不停咳嗽後,怕影響其他人,遂到服務區買口罩戴上。悲哀的是,這個深具責任感的舉動,加深了“民意表決”者的疑慮,由此也加快了他們被趕下車的進程。弱勢者因為想對同車其他人負責,卻被同車人以“民意”的名義更快地拋棄,這足以反證:有時候,“民意表決”是多麼的靠不住,只是自私者手中操縱的工具,以此為掩護,“正義地”犧牲掉可能危及自身的少數人的利益,並且事後不用承擔責任——當時可是根據“民意表決”作出決策,代表了“大多數人意見”哦!

  某種程度上,這輛從廣西開往四川的大巴,就是當下轉型期社會的隱喻,那些強勢利益集團,頻頻代表乃至製造“民意”,比如最近各城市不斷遭輿論質疑的水價調整聽證會、以公共利益之名進行的強行拆遷等等,從而為自己的逐利蒙上“民意表決”的光芒;而弱勢群體除了利益受損,還無奈失語,一如被趕下車的陳國芳和張大有有苦無處説。

  真正代表底層民眾的聲音無法傳遞,而利用“民意表決”謀利的利益集團卻喧囂塵上,這就是當下日益受關注與推崇的“民意”所遭遇的困境。只有打破某些人對“民意”的操縱,使之盡可能代表最廣大民眾的意見與訴求,民意才可能名副其實,走上實現公民權利的正道。

責編:趙春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