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張兮兮:教育奢侈論釋放出的危險信號

 

CCTV.com  2009年11月10日 09:2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紅網  

  作者:張兮兮

  國家統計局黑龍江調查總隊一項最新調查顯示,高昂的教育費用已成為有適齡子女居民家庭中一項沉重的負擔,有七成的家長覺得難以承受。這些費用主要包括補課費、擇校費、住宿費、生活費等。(《華西都市報》11月9日報道)

  在統計局的薪資統計中,每次通報的數據都是公眾的工資水平呈上漲態勢;而且這幾年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投入的不斷加大,按説公眾不會有太過強烈的“上學貴”的感受。然而,這項統計局的調查卻顯示“七成家長認為教育費用高”,而且是“難以承受”,釋放出強烈的危險信號。

  在調查中,家長們普遍反映難以承受的教育花費集中在補課費、擇校費、住宿費、生活費等幾個方面。不難看出,這幾個方面其實都不是教育花費的主體,而是正常學費、書費支出之外的衍生花費。而就是這樣的非主體花費,卻讓家長們不堪重負,家庭子女平均每月消費的金額佔整個家庭收入的比重最多佔四分之一以上。這其中,固然有著住宿費和生活費這樣的必須性支出,卻更包含著補課費、擇校費的選擇性支出。也就是説,在補課費、擇校費方面,有一些消費是家長“主觀”造成的,負擔加大有一些“活該”的成分。

  “活該”這話説的雖然真實,但其實過於苛刻,因為在補課費、擇校費形成的巨大社會教育漩渦裏,任何一個家長都無法掙脫其中,都是被這個漩渦帶動著前行。説白了,這是教育不平等、教育資源不均等分配的真實體現。補課費、擇校費大有市場的前提,是家長們認為沒有好老師教、上不到好學校,就難升上更好的大學,以致將來找不到好工作,最後在社會上掙不到錢。這其實是家長集體性“望子成龍”,且帶有子女未來生存恐懼強迫症的結果。

  然而社會是現實的。與“七成家長認為教育費用高”相互對應的是去年3月24日《中國青年報》曾報道過:調查顯示 “四成居民認為與所受到的教育質量相比,當前的教育花費是不值得的”,並且學歷水平越高的群體中,持“不值得”觀念者比例更高。二者之間,很容易關聯在一起,聯絡的紐帶就是當下最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大學畢業生就業難,以及大學畢業生薪資水平的低下。造成的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讀書無用論”的抬頭,近幾年這種言論屢屢拿出來説事,一些農村學校也産生了輟學打工的集體現象。這種現象,無疑與時代相悖,更與國家教育方針大計相悖,無益國民素質的整體提高,危險而且愚昧。

  那麼,如何消解公眾“教育費用高”以及“教育花費不值得”的雙重憂慮,是擺在我們面前不得不細緻思量的一個課題。剛剛履新的教育部部長袁貴仁這幾日公開表態,要把教育均衡發展作為義務教育的重中之重。竊以為,要改變“教育費用高”以及“教育花費不值得”的公眾感受,需要一個多方合作的作用力——一是加大政府對公共教育部分的財政支出,取消擇校費等教育亂收費,最大限度降低高等教育收費;二是對就業體制、工資機制進行調整和完善,只有拓寬就業渠道、保障工資合理增長,才能疏解教育“費高”和“不值”的“功利化教育”思維;三是引導家長合理規劃孩子的教育路徑,不盲目跟從攀比,從“主觀”上降低教育支出。如此,中國教育才能走上一個良性發展的軌道。

責編:張托雅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