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2年年初,賀跟投入了手頭上的20多萬塊錢,又從親戚朋友那借來了50多萬,新建了牛舍,買回了110頭土黃牛。為了提高出肉率,他把小牛和母牛趕到山上放養,70多頭公牛全放在牛舍裏圈養。規模擴大以後,他才發現,養牛比當老師難多了。
首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給牛打針。賀根上學的時候學的是機械工程,打針他根本不會,牛好像也很怕。
記者:你這針頭,打完針頭還留上面了?
賀根:牛有時候要動撒。
記者:不熟練是吧?
賀根:那不是不熟練,這個很正常撒,因為一插進去,牛痛,雖然不怎麼專業,但治牛的話,還可以。
為了把牛照顧好,賀根每天早上5點鐘就要起床去割草。
![]() |
因為沒錢請幫手,所有的活都要他和父親兩個人分工幹。剛開始的時候,賀根把這些活幹完,常常累得連説話的力氣都沒有,不過讓他覺得最為難的其實還是資金問題。
賀根妻子方汝朋:手頭上的錢就從來沒有積起來過,一個月下來的話,有的時候得花十幾萬,有的時候花幾萬塊,最少每個月就是是一萬多。
為了緩解資金的緊張,賀根打起了牛糞的主意,他跟農戶聯絡,説好了120塊一大車,因為沒錢雇人,他只能這樣一鏟一鏟的把牛糞鏟到小車裏,然後再裝進大車送給農戶。常常一不小心就把牛糞弄到了嘴裏。
賀根:比如説這車子裝了大半車,我把這個鏟進去的時候,有時候倒快了一點,那個糞就濺到嘴裏面去了
然而就在這時,很多人看到他3個月就掙了3萬多,現在又搞這麼大的規模,也覺得能掙錢,就開始跟風養起了土黃牛。
![]() |
賀根:到5月份的話,差不多也就7、8家的樣子吧,然後總共養了三百多頭,這個7、8家裏面有3家是看到我養牛他們就回去養,然後其餘的話,是看到他們在養,也就都跟着一起養了。
以前鄉里只有賀根一個人規模化養殖土黃牛,可短短幾個月就出現了8家養殖戶,很多人都説,賀根這下有了競爭對手了,可他卻一點也不擔心,反而樂開了花。
賀根:我心裏特別高興,我就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養牛,對我這個年輕人而言,養牛只是我暫時的一個引子,因為我最終目的不是養牛。
他辭掉了讓人羨慕的工作,不顧一切的回家當起了牛倌,現在卻説自己的目的並不是養牛,他到底是如何打算的呢。
賀根養的這種土黃牛,生長周期很長,一頭牛從出生到出欄,需要兩年時間。如果只是去養殖,需要的時間會很長,資金量也特別大。所以賀根的打算就是,先通過自己養殖,帶動周邊的人一起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