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首播: CCTV-7 11月02日 21:47 >> CCTV-7直播入口
重播: CCTV-7 11月03日 13:22 >> CCTV-7點播入口
遼闊的呼倫貝爾大草原,美得讓人看不到邊際。一路向北穿過它,就是神秘得讓人看不透的大興安嶺。而那裏就是我們今天的目的地。
記者:300年前,一支西伯利亞人,從勒拿河的上遊出發,趕著馴鹿來到了大興安嶺深處的根河市,那麼今天我是騎著馬兒,穿越了呼倫貝爾大草原,也來到了這樣一片神奇的土地上,在這裡我看到了神奇的馴鹿,也看到這支鄂溫克族現在的生活狀態。不過今天我要帶您找的是一些神秘的小東西。
大興安嶺是個聚寶盆,遍地是寶。根河市就處於其北段的腹地,當地人的主要經濟來源便是這得天獨厚的自然寶藏。現在王月要帶您尋找的第一種,就是只有指甲蓋大,但每年卻能給當地帶來近3個億産值的小果子。
村民:很高端的一個東西了,它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外國人,包括吃西餐都吃這個。
村民:這個東西就我們本地人能找到,你們外地人來,在你們腳下也找不到。
村民們説的就是野生藍莓。因為生長在北緯52度,全年平均氣溫零下5度的高緯高寒林區,它們為了抗寒凍,把自己隱蔽的很深。那麼這茫茫的大興安嶺王月該從哪著手找呢?
記者:您看這就是進山的必經之路,這個跑山的人時間也不確定,去什麼地方,我們也並不知道。所以我們在這裡等一下,看哪個大哥帶我們去採這個藍莓。
別看這裡人不少,可都不願意帶我們進山。一來,顧不上,眼下九月初,山裏的各種植物果實正成熟,但一個月後,將會大雪封山,必須抓緊時間採摘。更重要的是,藍莓賣價高,發現它卻很難,除了經驗,還需要眼力,大家都默契的單獨行動。經過王月的一番溝通,終於有一家人願意慷慨帶路。
記者:我們今天早上5點鐘就出發了。穿越林區的公路走了一個多小時,現在是來到了山腳下,我們的車現在沒有辦法往前走了,沒有路了。那麼從這裡開始,我們即將進行我們的艱苦跋涉。
記者:山上蚊子太多了,我已經咬了好幾個胞了,我們現在差不多走了有2個多小時了,繼續走吧。
林區的秋天,蚊子是最繁盛、最厲害的。所以進山的老鄉都把脖子和臉捂得嚴嚴實實的。就在王月低頭抓耳撓腮時,發現了一片小紅果,它們會不會就是即將成熟的藍莓呢?
記者:您我手裏這些小果子很可愛把,當地人用它來釀酒,或者是製作飲料。……好酸。不過你要是以為這就是我們要找的小果子,你就錯了,咱們還得往深山裏走。
藍莓,是世界糧農組織推薦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很多國家都在發展人工栽培。但它對土壤要求極高,不僅有機質含量要豐富,還要為酸性,所以至今我國藍莓的人工種植面積僅為5000畝。而野生藍莓主要分佈在大興安嶺,雖産量不少,可找起來就像大海撈針。不過老鄉們告訴王月,其實是有訣竅的。
村民:你看這個溝塘,一般溝塘進去,有楓樺條的地方……我們管它叫黑樺條子,這個的形狀有點像小樺樹。就這地方裏面有藍莓秧子。而且這裡面的果實,豆長得還大。它適合土層不能太薄的地方,你看就那個長毛草的地方不願意長。
記者王月在大家的指點下,終於發現了它們的身影。
記者:一顆、兩顆、三顆……我覺得我根本不是在採藍莓,我是在數藍莓。
野生藍莓屬於矮腳藍莓,樹高才30多厘米,和人工種植的比起來,果子稀疏、偏小。要想快速採完它,當地人會借助一種特殊的工具。
大姐:我們都用這個撮子。不會傷害,你看這個一撮,正好就把尺度讓過去了。不影響第二年的生長。
有了這個採摘工具,每人每天能採四五十斤上。可採這麼多的野生藍莓,要銷售到哪去?鮮果的保質期短,會不會還未等售出,就壞了?
村民:這東西價格昂貴,這一大圈,都是收這個的。
在根河收的人比採的多,為了能搶收到更多藍莓,林區裏每5公里就設有一個像這樣的藍莓收購點。
收購商:有時候兩三噸,有時候千十來斤,説不準。現在22一斤。
據了解,野生藍莓和人工藍莓比起來,水分和糖都要少,吃起來口感很酸,當地人要鮮食都必須伴上白糖。那麼它為什麼如此強手呢?原來,野生藍莓水分少,澱粉卻很多,很利於發酵,主要用來加工果醬、飲料等
老闆:大興安嶺的野生藍莓,國內市場的需求量非常大……像上海的、廣州的、北京的,這些收購商都到這裡來收。我們每年能收200噸左右。一年能有一千七八百萬産值。
遊客1:有點酸,但藍莓汁挺好喝。
遊客2:純天然的飲料,真是原生態的。
不僅原生態,藍莓中的花青素有很好的抗氧化、抗衰老、預防心血管病的作用,而花青素主要就集中在藍莓果皮上。高緯高寒的生長環境,讓野生藍莓的果皮較厚,因此,比人工藍莓的營養價值更高。
局長:野生藍莓來説,分佈面積就達到了54萬公頃。現在根河能夠收購上來的量能達到6600噸。它的産值就是2.4個億。
今天王月要找的是一種能像瓜子一樣嗑著吃的獨特松子,和生長在平地的藍莓不一樣,它長在海拔1000米的山坡上。發現它很容易,但上山的路十分艱難。
眼前這條小河,是上山的唯一捷徑,河水看上去淺淺的,但老鄉説石頭下是沼澤,而且河水冰冷刺骨,掉下去就很危險。森林裏很重的濕氣,讓腳下本就走不穩的獨木橋,更加濕滑,我們只能依靠這支木棍支撐前進。
而越往上走,隨處就能見到這樣的小山丘,不小心踩到的話,它可不是好惹的。
記者:我身上怎麼這麼多的螞蟻。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螞蟻窩。
森林裏的困難讓王月應接不暇,好在走到半山腰時,她總算看到了路標。
記者:我剛才在路上就發現好幾個像這樣的帳篷。您看看,剛才那位大哥告訴我,這個就是跑山人,在山裏臨時的一個住所。由於這大興安嶺實在是太深了,他們離家非常的遙遠。所以他們就會搭上這樣一個帳篷,每天晚上就會住在這個地方。
大興安嶺屬於落葉林帶,地上都是厚厚的落葉,走上去深一腳淺一腳,讓人覺得不踏實,有時落葉下是溪流、有時是石堆,稍不留心就會崴腳摔倒。但這對常年跑山的人來説就如平地一般。
記者:走太快了,都有點跟不上了。您看這個草都有我這麼高了。01:21 王月:還有多久阿?跑山人:走到頭,上山還有四五百米。
跑山人:這個還不算太高,太陡的比這個高多了。有的幾乎能爬著走。
跑山人從臨時帳篷到目的地,來回有四五公里,天氣好時,為了多采點還會跑得更遠。據説,這種松子可是松鼠的最愛,那麼看見小松鼠,目標肯定不遠了。
跑山人:小王這就是你要看的小東西。
記者:真的很不容易,我們從早上5點就出發了,爬了5個小時到山頂就是為了尋找它。不過您千萬不能小看它,這理得松果可是大有來頭的。
跑山人:那可不是,它養育了三分之一的根河人。一個月我們要掙到一兩萬塊。
這野生松籽的經濟價值的確不斐,可您仔細瞧瞧這松樹,怎麼像散著的孔雀尾巴,一點沒見著大雪壓不倒的氣勢呢?
局長:宴松不成材。他不能夠作為建築用。它主要使用宴松松樹籽。……松樹籽含有不飽和脂肪酸比較多,像亞油酸、亞麻酸之類的,並且它含有維生素E……所以它對軟化血管比較有好處,防止動脈硬化。……它的含量比其他的松子要高一些。
原來這就是大興安嶺有名的偃松,它沒有主幹,屬於灌木。冬天時,會匍匐在地面,被冰雪完全覆蓋,春天到來時,又會從地上掙扎著站立起來。堅韌的品格同樣不可小看。
松籽包裹在松樹塔裏,成熟後的松樹塔鱗片很硬還往外翹,如果不從尾部順著往前擼,就很容扎傷。快看看老鄉摘起來多麻利。
記者:像您這樣,一天可以摘多少?
跑山人:一天要在這裡住的花能採4麻袋,5麻袋吧。
王月:一麻袋多少斤呢
跑山人:一麻袋130斤。
在森林裏活動全靠徒步走著,這麼多松籽一個人怎樣才能運下山呢?王月正不得其解時,看見不遠處一群人在熱火朝天忙活著什麼,原來是在打松籽。
記者:為什麼在這個地方加工啊?
師傅:這個塔現在離公路太遠,加工以後輕巧、方便一點。這個塔離公路有5公里。130斤左右,加工完了40斤。
儘管這樣下山一次能背更多果實,還能避免被外翹的鱗片扎傷,可跑山人每次還是會留下小部分松樹塔,目的就是直接銷售給遊客。
遊客:我們是咬著吃的。記者:有沒有抱著松樹塔嗑過?……從來沒有。
遊客:從石家莊過來的,挺好吃。人也挺好,東西也挺好。
經銷商:一天咋也賣個一二百斤,三四百斤,最少的了。
記者:一年賣這個,賺多少錢?
經銷商;能賺個兩三萬塊錢吧。
剛採下來的松樹塔,顏色發青,聞上去還有些刺鼻。而眼前這些色澤油亮,松香撲鼻的松樹塔,是誰也抵擋不住的誘惑。你知道它怎樣做出來的嗎?
記者:當地人喜歡用白水來煮著吃。然後放完松果後,再加上一點點鹽,大哥,這一過大概放多少鹽?
當地人:放兩斤就可以了。……再放上小葉草。
記者:這個草好香啊。放這個是為了更香嗎?
當地人:是為了吸松果的油。
僅用鹽和草,燜上兩小時,香噴噴的松塔就可以出鍋了。怎麼樣,夠原生態吧。
當地人:小王,嘗嘗吧。
大興安嶺的偃松松籽雖不及常見松籽的一半,但籽粒飽滿,味道香濃,最妙的是皮兒薄,可以像嗑瓜子一樣嗑開,不過到底該怎麼吃呢?
遊客女:不會嗑,就是全都扔到嘴裏一起嚼。
遊客男:小松鼠搬抱啃式。
你看松鼠啃、囫圇嚼各種中都有,還是讓我們現學現用的記者王月來給您演示個明白吧。
記者:吃松塔,還有一定的講究,首先你要選擇松子的大小。來我教教您,選這個松皮筆比較寬比較大的,它裏面的松子就比較大,相反裏面的就相對小一點。在吃法上也有一定的技巧,剝開松皮,拿出松籽。松子又一頭大一頭小,咱們就嗑大頭的部分。您聽,咔的一聲,松籽就很容易取出來了。
現在根河市每年的松樹塔産量達2000多噸,除了直接銷售給遊客的500噸松樹塔,其餘的打成松籽銷往韓國,能給當地帶來5000多萬的産值。
記者:300年前,鄂溫克人來到了這裡,或許在那個時候,藍莓和松子僅僅是他們充饑的食物,但是沒有想到現在這兩樣小東西,卻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希望能在當地資源保護的前提下,藍莓和松子能夠有多元化的發展,給當地帶來更多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