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1 Vol.22

掃一掃 立即關注
網絡新聞聯播官方微信

是誰造就了未來的3000萬光棍大軍?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7.7。這意味著,全國每出生100個女孩,就會出生117個男孩,由此預計,到2020年我國將出現3000-3500萬男性娶不上媳婦。有人把這一問題歸結為我國現行的計劃生育政策。事實上,這筆賬應該算到計劃生育頭上嗎? [參與討論]

責任編輯:陳晨
求證

計劃生育政策是造成我國男女比例失調的罪魁禍首?

我國出生人口性別多年來在高位徘徊,2012年達到117.7,即全國每出生100個女孩,就會出生117個男孩。而在人口統計學上,出生人口性別比的一般正常範圍則在102至107之間。有人認為,自從1980年獨生子女政策實施以來,我國出生性別比就不斷攀升,因此,性別比失衡都是計劃生育政策惹的禍。事實果真如此嗎?

考證
在沒有施行強制計劃生育政策的國家也存在性別比失衡的現象

新生兒性別比異常不是僅發生在1980年的中國,在印度、韓國和我國台灣等地區都同步出現了這個問題。而這些國家和地區並沒有施行計劃生育政策。另據《聯合國人口年鑒》顯示,在比中國生育率低的41個國家和地區中,90%的地區的人口出生性別比都是正常的。其中新生兒性別比異常嚴重的韓國,在極低生育率(1.2)的條件下,近年也已接近正常。因此,低生育率與異常的出生男女性別比無關,把中國的男女比例失調現象歸因于控制人口的基本國策顯然是毫無道理的。

産前的性別選擇是造成性別比例失調的重要原因

産前性別選擇對性別比例的影響的一個重要證據是,性別甄別技術在東亞出現和普及的時間與性別比例大幅度失調的時間是相吻合的。比如,中國和韓國都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出現並普及性別甄別技術,而性別比例的嚴重失調也是從這時開始的。美國學者Goodkind(1996)利用韓國1988年的調查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父母在進行産前鑒定之後,如果發現胎兒是男性,只有2%會選擇流産,而女性胎兒被流産的比例則高達60%。

性別比問題的本質是性別不平等

從女嬰的被墮胎比例可以看出,強烈的男孩偏好是出生性別比失衡的本質原因。有研究表明,已經生育過一名女童的婦女才有生育另外一名男童的更大可能性,對於僅僅生育過男童的婦女們,她們只有中等的可能性再生育一個女童,這表明已經生育過男童的父母們對女童的偏愛程度依然有限。另有研究者發現我國的第二胎生育的性別比例失衡情況更為嚴重,男女比例達到了143:100,其中江蘇省以192:100位列榜首。也就是説,在中國人的觀念裏,一對夫妻並不是在不多生的同時,認同生男生女都一樣,而是在不願意多生的前提下,還想要兒子。因此,性別的不平等才是導致我國男女比例失調的根本原因。 

結語

在新生兒性別選擇技術廣泛應用之後,來自韓國的數據證實性別選擇技術與現有兒童性別組成比例有密切的關係,東南亞各個國家的出生性別比例、流産嬰兒性別比例和死亡的新生兒性別比例顯示出決定出生女嬰數量是否下降的關鍵因素是家庭中兒童的性別組成是否與父母的構想相同,因此,男孩偏好是出生女嬰數量下降的根本原因。

專題評價: 留言支持留言反駁
分享到
參與調查115230人參與
辟謠聯盟

登錄註冊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