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搜索

用中國話語體系解讀中國道路

作者:中共中央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來源:《求是》  期號:2012年第14期

發佈時間:2012年11月10日 21:38

分享
分享
收藏

喜迎十八大

央視網特別報道

這十年,是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十年,是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的十年。央視網推出喜迎十八大專題報道。 [詳細]

寄語十八大

央視網十八大報道特別呈現

美好的未來由黨和人民共同書寫,在這裡,請寫下你對十八大的寄語。央視網《寄語十八大》開欄。 [詳細]

原標題:增強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 用中國話語體系解讀中國道路

一個民族要站在文明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個政黨要站在時代的前列,一刻也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導。中國發展進步的過程,也是中國共産黨理論創新的過程,是中國理論和學術話語發展進步的過程。增強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立足中國偉大實踐,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用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理論研究和話語體系解讀中國實踐、中國道路,是時代賦予理論工作者的神聖使命。

一、增強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是時代進步和實踐發展提出的重大課題

理論建設是文化建設的核心,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是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基礎。縱觀歷史,人類社會的每一次進步,無不伴隨著文化的勃興;而文化的每一次躍遷,無不以思想的覺醒和理論的創新為引領。中國共産黨是一個由科學理論孕育催生、用科學理論武裝發展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90多年來,我們黨在風雲激蕩中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在風險考驗中堅定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在實踐發展中不斷開闢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展現了高度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這已經成為我們這個馬克思主義先進政黨的鮮明特徵和根本優勢。今天,我們正置身於一個深刻變革的時代,正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時代的進步和實踐的發展,需要我們具有更高的理論自覺、更堅定的理論自信,不斷昇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成果、理論成果、制度成果,不斷提升中國理論和學術話語的創造力和影響力。

豐富、生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是我們增強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的堅實基礎。過去的30多年,中國這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實現了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才完成的工業化、城市化和社會轉型。這一變革的廣泛性、深刻性,在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發展史上都是罕見的,它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面貌和中國人民的命運,也深遠地影響了世界的格局和發展進程。中國的發展實踐和成功經驗,蘊含著先進思想理論的偉大創造,蘊含著對人類文明的獨特貢獻。它所具有的價值和意義,早已超出現有的、流行的“理論框架”的解釋範圍。面對人類文明史上這樣的偉大壯舉,我們應該堅信,中國不僅可以成為經濟大國,也能夠成為思想理論大國;不僅能創造出巨大的物質財富,也能為人類貢獻璀璨的精神文化財富。

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道路、發展模式的空前關注,為我們增強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提出了緊迫要求。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世界把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國,國際輿論中越來越多的話題圍繞中國展開,越來越多的國際學術場合出現中國學者的聲音,關於“中國奇跡”、“中國模式”、“中國經驗”的討論持續升溫,當代中國研究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已是世界各國知名大學或智庫的重要研究領域之一。特別是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中,國際社會在深刻反思資本主義制度弊端的同時,都在關注中國的表現,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中國的發展模式、發展道路正得到越來越多人的理解和認同。可以説,中國正日益從國際舞臺的邊緣走向中心,站在世界目光的“聚光燈”下。這充分説明了中國實踐所産生的巨大國際影響,為我們深化理論研究和學術創新、推動中國理論和學術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契機。

擔當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理論支撐的歷史重任,迫切要求我們增強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列寧曾把建設社會主義形象地比作攀登一座崎嶇險阻、人跡罕至的高山。經過幾十年的奮鬥,我們取得了建設和改革的輝煌成就,但我們仍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肩負著一系列世所罕見的艱巨複雜的歷史任務,仍將面對一系列可以預料、難以預料的困難和風險。順利推進這一歷史進程,離不開科學理論提供思想指導和智力支撐,熱切呼喚著理論和學術的創新發展,也為理論創造和學術研究開闢了廣闊天地。這迫切要求我們從理論上深入分析我國發展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深入研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重大課題,深入總結人民群眾的實踐創造和鮮活經驗,不斷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認識,不斷增強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

二、增強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核心是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覺和自信

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不是無根浮萍式的主觀臆想,不是盲目的自我陶醉,而是有堅實的實踐基礎和明確的內容指向。對當代中國理論工作者來説,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的堅實基礎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就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的自覺和自信。

增強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就要深刻認識我國發展道路的歷史意義。歷經深重的苦難、艱辛的探索和不屈的奮鬥,中國人民在反復比較中找到了一條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偉大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30多年來,正是在這條道路上,中國實現了近代以來從未有過的長期快速穩定發展,開闢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我們可以自豪地説,這條道路,既沒有重復近代許多大國靠對外侵略擴張崛起的老路,也沒有照搬別國模式,而是在基礎極其薄弱的條件下,靠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的智慧、犧牲、奮鬥闖出來的。走這條道路,是中國近代面臨的基本問題和歷史任務決定的,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它不僅是引領中國實現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康莊大道,也是中國對世界的獨創性貢獻,它拓展了世界現代化的路徑,為人類文明的發展與進步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特別是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

增強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就要深刻認識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鮮明特徵。在開闢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實踐中,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創立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是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的寶貴結晶,它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具有鮮明的實踐特色、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既破除了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式理解,又抵制了拋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錯誤主張;既繼承了前人,又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是深深紮根于中國大地、符合中國實際的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僅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根本理論指導和強大精神力量,也為世界貢獻了獨具魅力的思想理論成果。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精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觀念,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思想等,蘊含著豐富的哲學、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思想,閃耀著“中國式智慧”的光芒,彰顯著理論創造的精神,為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諸多難題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必將在人類思想寶庫中綻放出奪目的光彩。

增強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就要深刻認識我國制度體制的內在優勢。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進程中,我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把制度設計建立在對中國國情的深刻認識上,形成了具有強大生命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它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比如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把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起來,既注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又注重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適應了我國現階段生産力發展水平,有利於調動各方面積極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産力。比如我們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既吸收了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精華和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克服了其中的弊病和不足;既充分尊重和保障個人民主權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既充滿活力、富有效率,又適應了我國人口和民族眾多、區域發展不平衡、傳統文化影響深厚等現實狀況。這些獨特的制度設計,既具有其客觀必然性,又具有科學性和先進性。近年來,我國圓滿舉辦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重大活動,成功戰勝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生動實踐,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三、增強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努力打造中國特色話語體系

我們不得不正視這樣的現實:儘管我國綜合國力迅速提升,但在世界話語體系中“西強我弱”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儘管世界上隨處可見中國製造的産品,但缺少被世界廣泛接受的中國學術話語;儘管我們進行了鮮活的實踐創造、積累了豐富的理論創造資源,但一些人仍然盲從甚至照搬西方理論和學術話語,削中國實踐之足、適西方理論之履,等等。這些都説明,與實踐的發展和時代的深刻變化相比,與中國不斷上升的國際地位和豐富的理論資源相比,我們的理論創新和學術創新相對滯後。當代中國的理論工作者必須在學習借鑒人類文明成果的基礎上,用中國的理論研究和話語體系解讀中國實踐、中國道路,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理論和學術話語體系,不斷提升我國理論和學術的國際話語權。

自覺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在人類思想史上,就科學性和真理性而言,還沒有一種思想理論能達到馬克思主義的高度。然而,一個時期以來,一些人習慣了按照流行的西方學術思想和學術理論來分析問題,並以此為時尚,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了”。當國際金融海嘯席捲而來時,西方國家很多人卻把探究的目光投向《資本論》,致使這部寫于100多年前的巨著重新熱銷。甚至連馬克思主義的反對者也不得不承認馬克思的思想力量,認為他是資本主義社會深刻的“病理學家”。這充分説明了馬克思主義穿越時空、歷久彌新的生命力和無可辯駁的真理性。當今時代,世界正在經歷紛繁複雜的變化,人類社會面臨諸多亟待攻克的難題。越是這樣,越需要借助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來觀察當代中國,觀察當代世界,破解前進道路上遇到的各種難題。

增強推動理論和學術創新的底氣和勇氣。很長一個時期,由於中國經濟文化的落後,我們在思想理論上説話不那麼硬氣。然而,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成功推進,已經到了改變這種狀況的時候了。有學者認為,如果説打開國門之初,我們中一些人仰視西方還可以理解,那麼經過了30多年的改革開放,今天還是動不動美國怎樣、西方怎樣,就有點貽笑大方了,恐怕連西方人對你都要少三分敬意。一個只會用別人的話語説話的民族,在世界上是沒有分量的。中國人對於自己的發展、對於國際問題的認知,應該在汲取世界智慧的同時,善於用自己的價值觀加以評判,用自己的話語加以表述。對於西方話語,我們應該變“仰視”為“平視”,敢於進行平等的對話,敢於直面現實問題,理直氣壯地通過講道理、擺事實,從兩種制度、兩條道路的對比中説明自己的優越性。只有這樣,才能改變步西方話語後塵的狀況,打破西方話語的壟斷。

著力提升學術創造能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學術話語體系。“打鐵還須自身硬”,打造中國特色話語體系,增強競爭力和影響力,關鍵還是要提升學術創造能力,真正拿出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開的“核心技術”、“自主品牌”。必須增強創新意識,倡導創新精神,營造創新氛圍,善於從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的寬廣視野觀察和思考問題,善於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豐富實踐中捕捉創新素材,善於從人類文明的發展歷史中汲取豐富養分,不斷創造體現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的新的學術觀點。大力推進科研方法和科研手段創新,堅持唯物辯證法這一根本方法,繼承我國傳統研究方法,借鑒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積極開展跨學科研究,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提高研究水平。在打造與理論創新相應的學術話語體系的過程中,要善於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正如“實事求是”這個漢代成語成為毛澤東思想的一個用語一樣,我們要善於從我國古代話語體系和西方話語體系中去偽存真、吸收借鑒、賦予新義、為我所用,創造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學術概念、學術語言,不斷概括出理論聯絡實際的、科學的、開放融通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打造“中國話語”、“中國學派”。

善於用中國話語回應國際社會的關切、質疑。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發展崛起十分關注,但心態複雜。有的真誠希望了解“中國奇跡”發生的原因,借鑒中國的發展經驗;有的對中國的制度和政策頗為不解,對中國的未來持懷疑態度;還有的抱著防範和敵視的心態,不遺餘力地進行思想攻擊和價值觀滲透。這就需要通過坦誠的交流,把我們發展的事實、成功的原因、未來的前景傳遞給國際社會。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行深入透徹的研究和闡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進行科學概括和提煉,對我們黨提出的科學發展、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包容性發展等重要理念進行深入闡釋。特別要針對西方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對我們的攻擊,旗幟鮮明地亮出我們的觀點和主張,講清楚我們的民主觀、自由觀、人權觀,講清楚我們的新聞觀、法治觀,講清楚我們的民族觀、宗教觀,澄清事實真相,消除偏見和誤導。要研究對外傳播藝術,堅持貼近中國和世界發展的實際,貼近國際學術界對中國信息的需求,貼近國外受眾的接受習慣,特別是善於運用國際社會易於理解和接受的語言表達方式,努力做到“中國立場、國際表達”,講好、講活、講深“中國故事”,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偉大的實踐孕育催生偉大的思想和理論。我們相信,中國道路的成功,帶來的不僅是一個經濟大國、經濟強國,而且將是一個理論大國、文化強國。當代中國的理論工作者,只有以高度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立足中國實踐,科學概括中國經驗,不斷進行理論和學術創新,不斷提升我國國際學術話語權,才能不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 追究責任

參與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 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