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搜索

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政府

作者:馬凱    來源:《求是》  期號:2012年第1期

發佈時間:2012年11月08日 20:33

分享
分享
收藏

喜迎十八大

央視網特別報道

這十年,是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十年,是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的十年。央視網推出喜迎十八大專題報道。 [詳細]

寄語十八大

央視網十八大報道特別呈現

美好的未來由黨和人民共同書寫,在這裡,請寫下你對十八大的寄語。央視網《寄語十八大》開欄。 [詳細]

黨中央、國務院對於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高度重視。黨的十六大提出了“推進依法行政”的重要任務。國務院于2004年3月發佈《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設法治政府”的奮鬥目標。我們要深刻認識加快法治政府建設的重大意義,不斷把這項戰略任務推向深入。

一、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政府的本質要求及其重大意義

法治政府,是相對於人治政府的一種政府形態,它是人類社會幾千年文明發展的重要成果;作為一種上層建築,由於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經濟基礎、政治制度和歷史文化傳統,從而有著不同的特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政府,是法治政府一般與法治政府特殊的統一體。

作為法治政府一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政府具有法治政府所具有的共性。法治政府的本質要求是:一切行政活動只能在法律的規範和制約下進行,從而保證行政權力的運用符合法律所集中體現的意志和利益並防止行政權力的擴張和濫用,實現和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這一本質要求明確規定了政府與法律、政府與公民之間的關係。在政府與法律的關繫上,法律至上,政府活動只能在法律之內而不能在法律之外,只能在法律之下而不能在法律之上;在政府與公民的關繫上,公民為重,法治政府只能實現和保障而不能違背和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可見,作為法治政府,首先是要求政府守法,而非僅要求公眾守法。法治政府的本質要求具體表現為五個基本特徵。一是行政機構依法設立,這是法治政府的前提。它要求行政機構的設置、編制等必須事先依法做出規定,政府不得擅自設立行政機構、擴大人員規模。二是行政權力依法取得,這是法治政府的關鍵。它要求一切行政權力必須有法律的授予或權力機關的授權,“無法律授權,即無行政權力”。三是行政程序依法確定,這是法治政府的條件。它不僅要求行政權力的取得和運用符合法律規定,做到實體合法;同時要求行政權力的行使和行政行為的實施符合法定程序,做到程序合法。它要求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行為必須嚴格遵循依法事先規定的方式、步驟、順序、時限等程序要求,堅持信息公開和陽光行政,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四是行政行為依法作出,這是法治政府的核心。它要求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嚴格依照法律確定的職權職責和法定程序辦事,依法決策,依法履責,嚴格執法,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五是行政責任依法承擔,這是法治政府的保障。它要求行政機關必須對法律負責,承擔因自身行政行為引起的各種法律責任。對不當行使權力、濫用權力的行為,必須依法追究行政機關和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對法律賦予的權力不作為、不盡職以及失職、瀆職行為,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有權必有責,有權要盡責,不允許存在無責任的權力;用權受監督,監督要全面,不允許存在不受監督的權力;違法要糾正,人員要問責,有健全有效的行政糾錯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這三者相互銜接,構成法治政府的監督和責任保障機制。可見,法治政府是依法治理和運行的政府,是一種合法政府、有限政府、規範政府、守法政府和責任政府。這一本質要求及其基本特徵使法治政府與個人權力至高無上、政府行為不受法律約束而受個人意志支配的人治政府區別開來。

作為法治政府特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政府又具有區別於其他國家特別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法治政府的特點。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法治政府的根本準繩。有什麼樣的憲法,就有什麼樣的法治政府。由於憲法基礎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政府與其他國家的法治政府相比,至少有以下特點:一是根本宗旨不同。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這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政府本質上是人民政府,其根本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法律授權,説到底是人民授權;依法行政,説到底是依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要求行政。政府的權力來自人民、為了人民、對人民負責並受人民監督。一些西方國家政府雖然也講“民有、民治、民享”,但由於其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的局限性,實際上不過是一部分階級和階層、一部分政黨的狹隘利益的代表,決不可能成為真正的人民政府。二是基本制度不同。憲法規定,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實行人民代表大會的根本政治制度,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決定了我們建設的法治政府必須以社會主義制度為基礎,反映和實現而不能離開和違背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民主政治的要求,有利於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資本主義法治政府建立在資本主義制度之上,反映和維護的是以私有制為基本經濟制度的經濟關係和少數人的利益,以及形式上平等而事實上不平等的政治制度。三是指導原則不同。貫穿于我國憲法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則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這也是建設法治政府的根本指導原則。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依法治國和人民當家作主才能有可靠的政治保證;堅持人民當家作主,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才能有堅實的群眾基礎和根本歸屬;堅持依法治國,黨的領導和人民當家作主才能有法治保障。任何資本主義法治政府都不可能將政黨、人民、法治有機統一于政府建設之中。四是形成途徑不同。資本主義國家的法治政府是資産階級革命勝利之後,適應資本主義經濟和政治的發展需要,通過上百年自然演進的過程逐步發展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政府則是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奪取政權、建立社會主義國家和人民政府之後,為適應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和民主政治需要而開啟建設進程的,並且需要在短短的幾十年裏走完西方國家一二百年走過的法治政府建設歷程,形成適合我國國情的法治政府。我們黨的先進性、政府的人民性和建設時間的緊迫性,決定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政府必須也只能走在黨的領導下,自上而下政府主動推進與自下而上人民廣泛參與相結合的道路。

綜上所述,作為法治政府一般與法治政府特殊統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政府,就是在中國共産黨依法執政領導下,以人民民主為根基,以法律為準繩,以權力制約為條件,以依法行政為核心的人民政府。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政府,是我們黨治國理政方式的根本性變革,具有重大戰略意義。一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市場經濟是自主經濟、契約經濟、競爭經濟。發展市場經濟必然要求用法律來明確市場主體的産權關係、交換關係和競爭關係,從而也必然要求依法界定政府與企業、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係,以法律確保政府維護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依法對各類市場主體進行管理和服務,創造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並制約政府對經濟主體的不正當干預,這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的重要條件。沒有健全的法治政府,就不會有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二是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實行社會主義法治,構成了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三大支柱。其中,共産黨依法執政,相當大部分是通過黨領導下的政府依法行政實現的;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本質上要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和各項權利,而建設法治政府是實現和保障人民權利的重要條件;實行社會主義法治,需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公正的司法、守法的公民,但更需要有尊法、執法、守法的政府。沒有法治政府,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就會缺少堅實的基礎。三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保障。通過建設法治政府,推動形成整體、全面、合理的制度安排,有利於政府和社會成員依法享有權利、行使權利、維護權利、履行義務、承擔責任,促使行政權力規範運行,各種利益關係依法調節,各種利益矛盾依法解決,社會管理依法進行,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糾紛,從根本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四是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的根本舉措。建設法治政府就是要依法規範和約束行政權力,只有將行政權力納入法治軌道,做到用法律管權、依法律辦事、靠制度管人,才能從根本上保證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真正為人民謀利益,有效預防和懲治腐敗,從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國家長治久安。

二、正確認識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政府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面臨的突出問題

改革開放30多年來,特別是《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實施以來,我國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取得了重大成就。一是法治政府制度體系總體上已經形成。目前,以行政組織與人員法、行政行為與程序法、行政監督與救濟法為框架,規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以及政府自身活動為主要內容的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制度體系初步形成,行政管理各個方面總體上實現了有法可依。二是行政程序建設加快。從立法看,法律、法規和規章中關於加強行政程序的規定增多,行政程序制度逐步健全。從執法看,各級政府及其部門在執法中更加注重遵守程序,按程序辦事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三是行政權力運行逐步規範。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成為各級政府的基本準則。通過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有效規範了執法行為。不斷完善行政管理體制,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管理逐步規範。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積極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動了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方式創新。突發事件應對制度、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四是行政權力監督和行政問責力度明顯加強。各級政府自覺接受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和人民法院監督,審計、監察等專門監督的作用以及新聞媒體和社會輿論監督的作用不斷加強。大力推行政務公開和信息公開,加大行政問責力度,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和擁護。五是政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不斷提高。各地區、各部門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氛圍逐漸形成,政府工作人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越來越重視運用法律手段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行政機關依法行政逐漸從外在要求轉化為內在行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政府獲得了強大的動力。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工作中還存在不少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行政法律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立法質量需進一步提高。雖然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行政法律制度已基本完備,但立、改、廢的任務依然很重。有的領域無法可依,有些領域法規未能適時修訂,有的領域配套法規制定沒有及時跟上,有些法規之間銜接不夠,有些法規可操作性不夠強,有些行政立法和規則制定尚未完全消除“部門利益”。二是,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體制性障礙尚未徹底消除。我國行政管理體制取得很大成就,但目前政企、政資、政事、政社關係仍未完全理順,政府越位、缺位和錯位的問題依然存在,仍然管了一些不該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一些部門職能權限不清、權責失衡,一些仲介機構和行業協會定性不準,一些事業單位履行行政職能的問題仍未能得到解決。三是,行政程序有待進一步健全,一些行政決策不講程序甚至違反法律。行政程序制度還需完善,統一的行政程序法尚待制定。有的程序流於形式,有的規定不夠嚴謹,難以發揮保障實體公正的作用。重實體、輕程序,有程序、不遵守,隨意決策等問題依然存在。四是,行政執法問題仍然突出,亂作為、不作為甚至濫用權力的現象仍然存在。有的執法人員亂執法、濫執法、粗暴執法,甚至知法犯法、執法尋租。一些違法行為得不到及時制止與嚴厲懲處,執法中的地方保護主義、部門保護主義問題依然存在;有的方面執法自由裁量權過大。五是,行政監督和問責力度不夠,一些行政違法行為得不到及時糾正和懲處。有些地方和部門行政權力運行不透明,人民群眾監督沒有落到實處;對行政權力的監督制約和問責失之於寬,有案不查、有錯不糾、有過不懲的問題還相當程度上存在;有的行政機關干預法院依法受理、審理行政訴訟案件,不積極出庭應訴,甚至拒不執行法院的判決和裁定。六是,一些政府工作人員權為民所用的理念尚未樹立,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不強。有的政府工作人員沒有真正確立權力來源於人民的觀念,缺乏對法律的尊崇和敬畏;有些領導幹部把依法行政與改革發展對立起來,認為依法行政束縛改革、妨礙發展;有的政府工作人員包括領導幹部對群眾的正當利益訴求不重視,對損害群眾利益的違法行為熟視無睹,而一旦小問題拖成大問題,又不善於運用法律手段正確應對和化解。總之,法治政府建設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待還存在很大差距。我們要增強緊迫感、責任感,不斷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成效。

三、準確把握新形勢下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政府的重點任務

要以貫徹實施《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和《關於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為重點,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政府的本質要求,著力抓好六個方面的工作:

1.牢固樹立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是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思想基礎。要牢記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這個國家制度的核心內容和根本準則,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把人民群眾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作為根本標準,使法治政府建設始終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從人民群眾的發展要求中獲取動力,在各個環節、各個層面吸收人民群眾廣泛參與;要正確處理權力與權利、權力與責任的關係,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對行政權力加以規範和約束,切實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實現社會和諧穩定。只有如此,才能激發和凝聚各方面建設法治社會的積極性,始終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政府的正確方向。

2.進一步完善有關法律制度,是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基本前提。一是著力完善行政法規制度體系。要突出重點,區分輕重緩急,著力在解決法治政府建設的深層次矛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方面加快取得更大進展,努力使法律規範覆蓋政府活動的各個方面。二是全面提高政府立法質量。堅持科學立法,一切從實際出發,使法律法規在理論上站得住,實踐中行得通,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堅持民主立法,改進政府立法方式,健全專家諮詢論證制度,積極拓寬公眾參與政府立法的渠道,堅決克服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利益的干擾。三是切實維護法制統一。依法享有立法權的行政機關必須嚴格遵守法定權限和程序,防止越權立法。定期清理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文件,對不適應新形勢的及時修訂或廢止,消除法規、規章不協調的現象。加大對制定、發佈規範性文件的監督和管理力度,將公開徵求意見、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作為必經程序。

3.繼續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是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必要條件。科學界定政府職能,推動政府職能進一步轉變,使政府不再管那些不該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從根本上改變政府職能越位、缺位、錯位的問題。優化政府組織結構,繼續推進大部門體制改革,健全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完善決策、執行、監督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運行機制,著力解決權力過於集中、缺乏有效監督以及執行不力等問題。進一步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事權。推進政府組織機構和編制立法工作,實現政府組織機構及人員編制向科學化、規範化、法制化的根本轉變。積極穩妥地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明確界定仲介機構和行業協會職能。創新政府管理方式,以政府管理方式的創新促進法治政府的建設。
  4.嚴格依法行政,是建設法治政府的核心內容。一是堅持依法決策。要做到:權限合法,凡作出的決策必須符合法律授權,不得越權決策、違法決策;實體合法,凡作出的決策必須符合法律所體現的意志和利益要求,不得做出與法律及其精神相抵觸的決策;程序合法,凡作出的決策必須嚴格遵守法律規定的程序,不得違反程序決策。完善科學民主的決策機制,把公眾參與、專家諮詢、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作為重大行政決策的法定程序嚴格執行。二是認真依法履責。各級行政機關既不能亂作為,也不能不作為或消極作為,而要依照法治精神積極主動作為,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當前要在加強經濟調節和市場監管的同時,更加重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三是嚴格行政執法。要按照規範、公正、文明執法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行政執法,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糾。完善行政執法體制機制,橫向上,繼續推進相對集中執法和綜合執法,切實解決多頭執法、交叉執法問題;縱向上,要根據不同層級政府職能的特點,合理配置執法權限,減少執法層次,下移執法重心,努力提高基層執法能力。要規範行政執法程序,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執法結果公正。要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改進執法方法,既要合法合規,又要合情合理。完善執法經費保障機制,徹底解決執法經費與罰沒收入挂鉤的現象。四是依法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充分發揮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行政調解的作用,引導人民群眾通過法定途徑反映訴求、解決糾紛、維護合法權益。

5.強化監督和行政問責,是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保障。各級政府和政府部門要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和司法機關依法實施的監督。積極創造條件,讓人民群眾監督政府,更加重視輿論監督,逐步形成政府與社會有效互動的良好氛圍。要強化行政監督,保障和支持審計、監察等部門依法行使監督權,強化上級機關對下級機關的監督,充分發揮行政復議的監督作用。大力推進政務公開,讓人民群眾更好地了解政府運行,更廣泛地參與政府管理,更直接地監督政府行為。要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凡是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都應當向社會公開。要堅持行政程序公開透明,所有面向社會服務的政府部門以及公共事業領域,都應當全面推行辦事公開制度。要加強行政問責立法,嚴格行政問責,堅決執行行政監察法、公務員法、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和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堅持有錯必糾、有責必問。

6.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是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關鍵。地方各級政府和部門要健全推進依法行政的領導體制機制,做到將依法行政任務與改革發展任務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考核,確保把依法行政的各項要求落實到政府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使依法行政真正成為一項硬要求與硬約束。加強對政府工作人員的法制教育培訓,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加強政府法制機構和隊伍建設,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努力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政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法治環境。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 追究責任

參與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 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