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搜索

[專訪]黃葦町:“三個中國”不能分開來看

作者:黃葦町 《紅旗》出版社原副總編輯    來源:央視網  期號:央視網與求是理論網聯合專訪第1期

發佈時間:2012年11月06日 18:21

分享
分享
收藏

喜迎十八大

央視網特別報道

這十年,是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十年,是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的十年。央視網推出喜迎十八大專題報道。 [詳細]

寄語十八大

央視網十八大報道特別呈現

美好的未來由黨和人民共同書寫,在這裡,請寫下你對十八大的寄語。央視網《寄語十八大》開欄。 [詳細]


剛剛召開的十七屆其中全會公報全面分析了當前形勢和任務,報告指出這5年是不平凡的5年。同時,我們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諸多的問題,比如在經濟發展方面,國際社會一度有“中國經濟崩潰論”的論調,在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方面,腐敗問題也一直在着力解決。即將召開的十八大引起了國際社會前所未有的關注,十八大的召開將強調哪些內容?十八大的哪些議程最值得我們去關注?《求是》雜誌研究員、《紅旗》出版社原副總編輯黃葦町先生為此接受了央視網的專訪。

央視網:即將召開的十八大也可以説是引起了國際社會前所未有的關注,而對於“中國模式”、“中國奇蹟”、“中國答卷”的探討更是佔據了國際社會很大的版面,您是如何看待國際社會對十八大的關注呢?

黃葦町:對於國際社會關注,我認為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個就是改革開放使佔世界人口22%的中國發生了巨大變化,必然對世界産生巨大影響,所以西方有評論稱,人類21世紀實際從我們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開始,就是中國改革開放使中國發生巨大變化,也使世界發生巨變。而現在我覺得這一點表現更突出,特別是去年人均GDP已經達到了5300美元,這是什麼概念?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而沿海發達地區開放城市很多普遍都超過了10000美元。一個人口超過了世界上所有發達國家人口總和的國家,它達到了中等收入水平,那是不是標誌整個世界的經濟格局就為之大變。美國高盛公司對我們有一個調查,根據計算,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增長率達到了20%。這説明我們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已經擴大了,但是話説出來了,你增長了,發展快了,世界經濟格局變了,對原來的秩序也會形成衝擊,有些人也會心理不平衡,比如像美國這樣歷來以自我為中心的國家,老實説他們過去對中國並不是很重視,上個世紀90年代我去美國訪問的時候,我見到美國政府一個中層官員,大概相當於我們司局長,他問我,你在中國是研究什麼問題的?我説我是研究反腐敗問題的。他竟然大驚小怪的説,中國還有研究反腐敗的?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他對我們國家很多情況的無知到驚人的程度,那時候我也看了,確實從美國國內的報紙上關於中國的消息很少,除了有時候有一點負面的消息渲染,其它很少,基本不關注中國。但現在情況發生很重要的變化了,比如儘管最近幾屆美國總統選舉都要想法“敲打中國”,但是還從沒有像這一屆總統選舉這樣頻繁拿中國説事,從來沒有這樣。而且他們過去攻擊中國人權問題、民主問題,顯示他們價值觀上的優勢,這次可不同,這次主要攻擊我們的匯率問題,攻擊我們的經濟問題,説我們搶走了美國人多少飯碗,現在他們把我們當做他自己的競爭對手來對待了。從這一點來説,反過來來説我們比過去強大了,所以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原因。

另一個原因,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接連上演,弄得西方現在一片焦頭爛額,而且從現在看不出盡頭,看不清這個東西什麼時候結束。這樣就使他們一直非常自豪的自由市場經濟理論、他們認為的世界上最優越的經濟制度受到很沉痛的打擊,而且很多人已經破産了,這個時候反而是中國以自己穩定的經濟增長和無私的國際救援,承擔起保障全球經濟安全——説大一點是“火車頭”作用、説小一點是“防火墻”的作用,我們避免了經濟危機、金融危機、債務危機全球性的惡化擴散,即使在蘇東聚變以後最唱衰中國的西方預言家也在無可辯駁的事實面前承認當年自己看走眼了。現在像西方學者和政治學者也在開始研究“中國模式”、“中國奇蹟”。另外還有一些發展中國家長期奉行的“重城市、輕鄉村;重開發、輕環保;重增長、輕分配;重經濟、輕社會”,這是一種“以物為本”的發展觀念,而且他們陷入“中等收入的陷阱”,這些國家也在關注我們中國,研究中國經驗,看怎麼向中國學習,走出自己的困境,能加快自己的發展思路,這兩方面都是國際上更加關注我們的重要原因。

但是我認為第一,這首先是好事,反映了我們國家發展了,我們現在對世界有吸引力,但我們也不能固步自封,特別是我們更不能盡撿好的聽,我們自己還得探索可能科學發展道路,現在我們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我們輕易不要談“中國模式”,而要看作鼓舞我們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道路。

央視網:您説的很對,分析的很到位。您覺得黨的十八大即將召開會強調什麼樣的內容呢?

黃葦町:我認為胡錦濤同志的“7.23”重要講話,實際上已經為十八大的報告定下了基調,我從中看出至少有以下幾點內容會在報告中強調。第一個強調要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我覺得這是貫穿報告始終的,“7.23”始終的一個東西。第二個要正確認識形勢,牢牢把握機遇,沉着應對挑戰,我們仍然是大有可為的經濟發育區。第三個要有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完善的制度來貫徹實科學發展觀,來推進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第四個要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並繼續發揮法治在國家和社會治理中的作用,突出法治建設。第五個就是講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第六個也是更重要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要進一步地推進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包括加強黨的五大建設,也包括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此外,加強生態建設、文化建設。

所以我覺得這八個方面是必不可少的。當然應該説不同行業的人員自然會關注和自己相關的內容,我是搞衞生領域的,我要關注社會建設,我是文化領域的,我是劇團就要關注文化建設,他會更關注自己的領域。但是有些需要大家都關注的,哪些需要大家都關注?就是十八大報告確立了哪些重要的新理論、新思想,提出了哪些新經驗、新要求,因為這些東西是反映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識一個進一步的深化,也將通過今後我們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建設中反映出來,有個著名作者説過這樣的話,現在有三個中國:第一個叫數字中國,我們的高速、高鐵、高樓、GDP,這方面很多非常輝煌的數字。還有國家實力,我們的外匯儲備,當然我們媒體也反映出了一些問題,也包括其它方面的一些數字。這叫數字中國。第二個叫網絡中國。網絡中國上可以看到負面的東西比較多一點了,人們發表各種各樣的意見,吐槽,包括講鬱悶、憤怒、不快樂的地方,網絡中國是第二個中國。第三個身邊的中國。我們除了從報上、廣播上聽到一些數字,了解一些數字,我們通過網絡上知道人們的反應、人們的看法,還有自己直接的所見所聞,通過身邊的直接所見所聞。這“三個中國”單獨看哪一個也許都不全面,所以説我們從大的方面來講,我們只能在多方面觀察社會的基礎上特別要加強自己的理論思維,這樣我們才能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展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正確認識很多社會現象,而不被一些表象和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論所迷惑,我們才能堅定自己的信心。從小的方面看,我們也可以順勢而為,你的努力是和社會發展前進方向一致才能成功,你的努力和社會發展前進方向不一致就不能成功,我們順勢而為,就要從發展中尋找自己的發展機會,包括我們現在建設“兩型社會”,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社會,有關這方面的科技就是有發展前途的,這方面我們就會投身這方面的研究、投進這方面的開發,對企業家也好,對科研人員也好都應該是很重要的方向,所以我們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報告,對每一個公眾來説都是非常需要的。

央視網:黃老師作為十六大、十七大精神解讀的人員跟我們簡單介紹了一下十八大的議程,對公眾而言重點關注的是哪些,非常感謝黃老師作客央視網,也感謝各位網友的收看,下期節目再見。

聲明:嘉賓言論僅代表嘉賓個人,不代表《求是》雜誌、求是理論網及央視網觀點。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 追究責任

參與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 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