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搜索

[專訪]黃葦町:改革進入攻堅時期要重視頂層設計

作者:黃葦町 《紅旗》出版社原副總編輯    來源:央視網  期號:央視網與求是理論網聯合專訪第1期

發佈時間:2012年11月06日 17:44

分享
分享
收藏

喜迎十八大

央視網特別報道

這十年,是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十年,是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的十年。央視網推出喜迎十八大專題報道。 [詳細]

寄語十八大

央視網十八大報道特別呈現

美好的未來由黨和人民共同書寫,在這裡,請寫下你對十八大的寄語。央視網《寄語十八大》開欄。 [詳細]


剛剛召開的十七屆其中全會公報全面分析了當前形勢和任務,報告指出這5年是不平凡的5年。同時,我們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諸多的問題,比如在經濟發展方面,國際社會一度有“中國經濟崩潰論”的論調,在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方面,腐敗問題也一直在著力解決。即將召開的十八大引起了國際社會前所未有的關注,十八大的召開將強調哪些內容?十八大的哪些議程最值得我們去關注?《求是》雜誌研究員、《紅旗》出版社原副總編輯黃葦町先生為此接受了央視網的專訪。

央視網:您説得很好,在十八大即將召開之際,我們發現無論是人民和新華的述評,還是《求是》雜誌的一系列秋石文章,都在強調科學發展、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及堅持改革開放等,您能否講講這一系列理論的內在邏輯?

黃葦町:我覺得任何一種真理都有它所存在的具體條件,所以我們堅持科學發展是從中國現實條件出發的,也是符合我們中國發展觀。例如就講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我們不搞西方多黨制、三權分立這一套,但我們並不貶低和否認其他國家對民主政治的實踐,我們完全從中國自己的實際出發,第一個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形成的,是我們形成了新中國,光有這一點還不行;第二點是實踐證明,是我們通過這麼多年的努力,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振興,現在來説儘管有很多西方人士不斷攻擊我們,但是也沒有誰提出誰能代替中國共産黨,而且凡是一個不抱偏見的西方政治家也提出來了,從應對金融危機的衝擊中可以看出來中國共産黨的執政能力,中國共産黨處理經濟社會問題的嫻熟程度,應該説是超過了很多西方政治家的。所以我們説科學發展觀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緊密聯絡在一起的。

而堅持改革開放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從歷史看,1980年的時候,鄧小平就説過,中國的政治體制基本上從蘇聯照搬來的,它在蘇聯就不成功,更別説在中國,這種政治體制總病根就是權力過分集中,民主太少。俄國十月革命後召開的立憲會議,在代表選舉的時候,由於農民佔俄國人口絕大多數,結果代表農民的社會革命黨獲得60%的席位,當權的布爾什維克黨只獲得了25%的席位。布爾什維克黨便派水兵驅散了立憲會議。那為了避免再發生這種事情,1924年在蘇聯選舉中採取了什麼辦法?就採取了2.5萬名城市居民産生一個代表,12.5萬名農村居民産生一個代表,也就是説城裏一票相當農村五票,這是什麼意思?通過這樣的選舉就可以保證工人階級代表佔了絕大多數,是通過這樣的形式來做。我們解放後也是學的它,因為中國農民的比例就更大了,所以我們在1953年選第一屆人大代表的時候,我們是1:8,比它的1:5還多,後來直到1995年的時候,我們才調整到1:4,到了2010年的時候,那時候我們的工人階級主體成份已經是農民工了,兩億多農民工現在是工人階級和産業工人的主體成份,現在我們從2010年開始採取“同票同權”,大家票數權利是完全一樣的,這樣民主原則得到了完全實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我們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從中國實際出發,擺脫蘇聯式的傳統社會主義影響,也就是去蘇聯特色。

發展民主和改善民生是十八大的百姓關注點

央視網:黨的大會不同於“兩會”,但是民眾對大會的期待好像跟以前也比較類似,比如説對於政治和經濟的“改革”關注,您覺得黨的大會會如何去回應民眾對於這個“改革”的關注呢?

黃葦町:從我的理解,老百姓對黨的期待有這麼幾個方面,一個是發展民主和改善民生的問題,實際上兩個問題是相通的,老百姓不僅關注自己經濟上的權益,也關注自己的政治權益。現在很多國企改制以後,很多國企職工不只關心他的工資收入,他也關心這個企業的幹部任用,關心這個企業的民主管理,這已經成為我們國企黨委要認真解決的問題,這就是民主和民生,這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還關心社會分配製度改革,這當然是比較大的問題,我們的社會收入分配製度差距非常大,這是要解決的問題。第二個還有關心就業問題,就業問題比較突出。這是比較突出的幾個問題。

應該説作為黨代會的文件,不可能像人代會的文件那麼具體,主要還是提供一種宏觀決策意見,宏觀的指導思想,但是從我們黨的十八大之前,政治局特別是常委領導同志密集地到地方包括基層去進行調研,應該説對很多問題的解決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指導意見。特別是大家都看到了近些年咱們在改善民生方面做出了極大的努力,取得了很明顯的成效。而且胡錦濤同志在“7.23”講話裏特別強調,我們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特別是要解決民生所關注的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思想,保證老百姓過上最好的生活。我覺得總書記這段話非常重要,必將會濃抹重彩體現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

改革已進入攻堅期,要重視頂層設計

央視網:是的,無論黨報黨刊,還是公眾輿論,都説改革到了關鍵時期,那麼這個關鍵時期我們如何解讀呢?

黃葦町:這個關鍵時期實際就是講我們黨進入攻堅時期。這裡有幾個因素:第一個就是我們搞的增量改革,什麼意思?不觸動原有的一塊利益,在增加的那一塊上做文章。國企首先在國有企業之外發展其它所有制經濟,另外發展個體經濟來增加就業。這塊東西在市場經營上是在我們體制之外培育民營經濟,在改革順序上也是先從能改革的形式上開始,先易後難的改革路徑選擇有利於我們減少改革的阻力,增大成功系數。但是一個在改革中暫時回避的矛盾,後來慢慢累積成非常大的衝突,例如剛開始的改革首先要改革貧困面貌,我們是效率優先兼顧平衡,最大的問題就是收入差距過大,國家統計局有一個數字,最高百人收入和最低百人收入相差三倍,公平是社會主義制度的道德至高點,如果這種收入差距繼續擴大我們很難説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所以中央提出難度再大也要加快社會收入分配改革,現在中央很關注,收入分配經過改革這麼多年的努力即將出臺,這是很重要的方面努力。用我們的話説改革是怎麼回事,現在肉已經吃完,剩下的都是骨頭,而且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你啃骨頭肯定有風險,但是我們如果不去克服這些風險,將來我們的代價就會更大,所以站在這個問題上,這一點是我們改革攻堅的第一層含義。

第二層含義,現在改革已經由“單兵突進”發展到綜合配套。因為經濟、社會問題、政治問題都是密切聯絡在一起,不是獨立的。所以現在你想扯都扯不開,我們黨現在提出要重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什麼叫頂層設計?就是我們要俯瞰全局,要對改革的重要目標、先後順序、綜合配套統籌安排,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時候我們改革是叫“牽一髮而動全身”,這時候造成什麼問題?在某一環節卡住了,就使改革進行不下去。這是第二層含義。

第三層含義,改革環境也發生了變化。三十多年前我們剛啟動改革的時候,大家都是“無産階級”,都説“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大家那時候都是光腳的,我聽有些人把那時候美化為“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大同世界。凡是我們經歷的人都知道,那時候我下鄉插隊我了解,確實很多農民離家的時候不鎖門,因為家徒四壁沒有什麼可偷的,是那樣一個狀況。小崗村為什麼能18戶能齊心協力搞起大包乾,就是因為他們當時連溫飽都保證不了,所以他們很快搞起來了,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我們大家都已經穿上鞋了,有的可能穿的布鞋,有的可能穿皮鞋,但總之基本上沒有光腳的了。所以過去皆大歡喜普世式的改革,所有人都要得到改革,應該説空間已經越來越小了。在這種情況下,改革就可能出現不是這部分人不滿意,就是那部分人不滿意,改革就要打破現存的利益格局,總會有人受損失,有人得到。可是挖誰的肉誰都心疼,誰都不幹,這時候就使改革經常面臨兩難的途徑,還有在改革中受惠比較多的人,不僅穿上皮鞋,還穿上進口鞋,他的狀況好了,這時候改革精神也開始退化了,他認為現在蠻不錯還改什麼?這也是造成有人管它叫既得利益階層,不管這個詞是不是合理,但確實出現這樣一種狀況。

第四層含義,有一個特點,改革越往前走,人們期望值越高,遇到的困難越大,而且支付值也越來越高,因為人們期望值高了。《人民日報》有篇文章這麼講,過去普調一級工資、糧價上漲幾分錢,老百姓就歡天喜地。現在搞醫保社保,成千上億的投入卻仍然有人抱怨這是“太平洋裏磕雞蛋——這哪算是做蛋湯”。就是説我們人口太多,基數窮。還有過去工廠增加收益,現在不一樣了,現在都會説破不破壞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搞改革,沒有堅不可摧的創新意志,我們就會寸步難行。

第五層含義,就是我們黨的狀況也發生了變化。隨著經濟社會轉型和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現在黨的隊伍也和過去不可同日而語。我們黨內既有僱員黨員,也有老闆黨員,既有生活非常困難的黨員,也有非常富裕的黨員,既使是億萬富翁也有1/3是黨員,這説明是好事,説明我們社會基礎在擴大。因此,同一項改革措施出臺,也會存在受益的黨員和利益相對受損的黨員。這種利益衝突也會反映到黨的領導層裏,特別是有些黨員,現在有人説我們改革開放初期剛開始,很多屬於觀念之爭,是“左”還是“右”,很多對改革不理解,但他還是從事一種傳統觀念,思想比較僵化跟不上,但他心裏還是為黨好的。而現在更多不是觀念之爭,是利益之爭,而且利益衝突反映在黨的領導層面,所以那個時候我們改革更多要衝突思想禁區,那麼現在我們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要衝突利益雷區,應該説衝破利益雷區的難度比衝破思想禁區的難度大得多,在這個情況下,所以我們説改革難在哪兒?改革特別難在我們的改革已經逼近一些改革自身者的利益,現在是要自己改在自己頭上,那麼在這個情況下,我覺得改革可以説是個攻堅階段。

但是我們必須看到我們黨對改革是有信心,也是有決心的,因為我們共産黨人作為兩個先鋒隊,我們本身不是代表自己所在基層的利益,參加政協可以代表自己所在的階層説話,你作為黨員,作為無産階級先鋒只能從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出發,你來講話,來做工作。

央視網:所以我們該如何理解改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間的關係呢?

黃葦町:一個社會要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必須找到一條適合國情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這麼一個道路。我們所做的所有目的都是為了國家富強,人民不受欺負;為了社會和諧,人民幸福,我覺得“人民”這個詞是最近黨員報告頻繁出現的詞,這是對的。在這點來説,我們是把人民擺在第一位,把人民幸福擺在第一位,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改革共同的價值取向。那麼普通公民該怎麼理解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改革,我覺得有幾點,一個要樹立大局意識,改革是為了讓老百姓過好日子,但不一定每一項改革都能使所有的老百姓同步獲益,可能有先有後,有多有少,但總的來説大家都會進步,大家會越來越好。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應該有大局意識。

第二要有公民意識,我們不能只關心自己的經濟利益,切身利益,和我有關的關心,和我沒有關的就不關心。因為公民意識是社會主義民主發展一個最重要的基本素質條件,我們要有當家作主的政治參與意識,要積極投身利國利民的改革,做改革的促進派,同時我們對侵害國民權益的腐敗活動也敢於鬥爭,我們既要有戰勝腐敗的信心和決心,我們還要有和消極腐敗現象長期鬥爭的耐心和恒心。

第三我們要有自立意識,建設和諧社會是很重要的。總書記提出要共建共享,共享不是坐享,除了失去勞動能力或沒有勞動能力的人,其他人不可以無償佔有別人的勞動成果,我們只有自尊自立才能在這個時代,為我們提供難得的舞臺上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聲明:嘉賓言論僅代表嘉賓個人,不代表《求是》雜誌、求是理論網及央視網觀點。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 追究責任

參與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 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