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為民”成為改革的鮮明品格

特約評論員張曉霞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許多國外媒體和政要撰文寫到:強調人民性,以人民為中心,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服務人民,這是習近平一以貫之的民本情懷。正是這樣的民本情懷,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人民是改革的主體”這一論斷格外醒目。

  惟奮鬥者永不止步。在這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壯舉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懷為民之情,駕駛著“改革號”破浪前行。改革需要勇氣,更需要以人民為中心。改革這出大戲演得好不好,人民群眾是評判者。改革的成果如何,人民最有發言權。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改革漸次拉開:健全産權保護制度回應了億萬公眾的期待;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促進了人口均衡發展;戶籍制度改革讓更多人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務;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發起了向“以藥養醫”的總攻;以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為龍頭,教育改革力促均衡發展……人民的獲得感日益增強。

  改革之心,為民之心。改革依靠人民,這幕大戲需要每一位中華兒女的激情參與,在各自的崗位中,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發揮工匠精神。改革為了人民,改革的成果,被人民所共享,偉大中國夢的篇章必將譜寫在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心間。改革實施過程中,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間,把人民的需要記在心上,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問效於民。與群眾保持血肉聯絡,我們進行的這場改革才會有內生的動力和不竭的源泉。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這是一場波瀾壯闊的改革史詩,是一個全民族為之不斷奮鬥的中國夢想,是一段凝聚了無數勞動人民辛勤汗水的騰飛神話,更是激勵我們不斷前行的精神力量。相信這場啃硬骨頭的改革,必將使人民有更多的獲得感,讓整個民族有更美好的未來。

網友立場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