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去年以來,北京、上海、瀋陽、哈爾濱等城市相繼召開調整水價的聽證會,引起社會各方高度關注。人們除了關心價格調整外,還對聽證會的方案設計、人員選擇、程序規範等提出了不少意見。國家發改委今天對此作出公開回應:“試想,如果沒有聽證會這一平臺,如果不讓媒體充分地、公開地報道聽證會,這些問題就很難暴露出來。如果政府有關部門真想作秀,豈會讓‘蹩腳’的‘演員’來砸‘牌子’?”發改委表示,今後,價格聽證會不僅要繼續開,還要開得更好、更公開、更透明。
發改委表示,不能不加分析地認為聽證會在作秀。事實上,聽證會不僅要認真“聽”,而且要把參加人提出的主要意見採納情況及主要理由向社會説明,也就是還要“取”。
近年來,社會上對聽證會的議論不少,其中最多的莫過於認為召開聽證會是“作秀”。有人在報刊上撰文提出:“懇請某些方面的聽證會還是不要召開了,除了浪費納稅人的錢之外,也不過是給必須漲價這件事穿上一層民意的外衣”。發改委介紹,從縱向比較看,計劃經濟年代,政府定價程序是“關門定價”。在這種定價方式中,沒有設定聽取社會各方面尤其是消費者意見的程序,這就引發了價格調整不公開、不透明的問題:一是操作過程不向社會公開;二是不能充分聽取並考慮社會各方面的意見。我國於上世紀90年代在政府定價領域引入了聽證會制度,並在《價格法》中作了明確規定。這在我國公共行政決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價格聽證會制度的實質,就是要把漲價的原因、幅度、影響展示給廣大群眾,徵求經營者、消費者和有關方面的意見;同時,也為定價機關聽取社會各方面意見提供一個程序化、法制化的渠道,避免“暗箱操作”。
發改委有關人士同時表示,去年各地舉辦的價格聽證會暴露出了一些問題,群眾有意見完全可以理解。發改委稱,哈爾濱水價聽證會,由於消協工作人員的工作失誤,將一位退休幹部的身份寫成了“下崗職工”;而一位領取失業救濟的下崗職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卻稱自己是“董事長”;一位法律工作者報名時説自己是律師,消協沒有審核就予以認可等,這確實需要有關部門加強組織,提高工作水平。 (記者車輝)
責編:汪蛟龍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