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聚焦博鰲:中國企業是否已經走上國際化之路

發佈時間:2013年04月06日 07: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聚焦博鰲:中國企業是否已經走上國際化之路

  中新社博鰲4月6日電(記者 關向東) “做任何事情都有個時辰,現在中國的國運到了,中國企業要國際化,‘妹妹你大膽往前走’就是了”, 海南航空董事長陳峰,5日晚參加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第一場會員俱樂部活動,和大家分享海航國際化十年心得。

  “現在到處都可以看到我們中國企業,情勢和海航十年前第一次走出國門時很不同”。這兩年海航先後完成對GE SEACO —— 世界第五大集裝箱租賃公司100%股權收購,以及法國藍鷹航空48%股權的收購,“我發現不僅僅是中國資金受歡迎,中國的企業文化同樣受到歡迎,在這兩家企業,我聽到員工用英文或法語流暢地背誦海航十項員工守則。好的商業文化也是有普世價值的,海航企業文化中造福人類、善念善行、誠信等理念,就可以跨文化被接受。”

  當晚的對話基於《博鰲觀察》聯手羅納德·科斯、埃德蒙·菲爾普斯、張維迎、余永定、陳志武等著名經濟學家,就“全球機會與企業應對”等核心話題,向100名亞洲企業家提出的問題,這些問題集中于創新、多元化、國際化、企業應對、改革與企業家責任、經濟學家的作用等六個核心層面。

  參加對話的有知名經濟學家菲爾普斯、張維迎、胡祖六,企業家張躍、陳峰,主持人是微軟公司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

  中國企業真的已經走上國際化之路了麼?經濟學家、春華資本董事長胡祖六認為,真正完成國際化的中國企業寥寥無幾,原因不是中國人笨,而是開放機制建立得還不完善。“企業國際化重要,自由經濟制度的建立更重要。當下中國走出去的很多還是國有企業,當制度安排使得中國大學生的宿舍裏也能誕生出谷歌,經濟才能有真正的活力。”他判斷:中國是第一個靠模倣發展起來的大國,如今經濟發展的成本上去了,污染上去了,經濟效率下來了,中國企業發展已經到了從技術和管理對西方200年經驗的模倣到創新的轉捩點。

  遠大集團總裁張躍現場展示遠大研發的一款手機大小的空氣檢測儀器,引起與會者興趣。“中國現在需要鼓勵正確的創新、有效率的創新,“這個産品讓人們隨時隨地可以測量身邊空氣的質量,是幫助提高生活質量的創新。”

責任編輯:劉志勇

熱詞:

  • 企業國際化
  • 博鰲亞洲論壇
  • 企業發展
  •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