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霧霾與重工業分佈完全重合 應急措施被指治標不治本

發佈時間:2013年01月22日 07: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1月17日,北京,陽光明媚。氣象部門稱:持續多日的霧霾將會逐步退出天氣舞臺。但由霧霾引發的思考,才剛剛開始。

  重污染區與重工業分佈幾乎完全重合

  眾所週知,霧霾與環境污染緊密相關。

  專家們達成共識,排在前三位的殺手分別是工業污染、尾氣排放和燃煤取暖。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羅仲偉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分析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這三項是霧霾的主要組成,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本次嚴重污染的根本原因。”

  在各類污染源聚集的大中型城市,污染物逐漸聚集累積,嚴重影響空氣質量,特別是2012年12月以來,整個華北地區處於極端低溫情況,同比溫度較低會加重空氣凝結,形成霧,使污染物附著在水汽上,懸浮在空氣中,形成霧霾。

  “重度污染”地區幾乎都是大中型城市,羅仲偉認為,這與“重工業分佈幾乎完全重合”。再加上人口密度過高帶來的“熱島效應”,霧霾爆發。

  工業污染主要來源於水泥、鋼鐵、焦化、火電廠、化工製造和有色金屬冶煉等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這些行業佔二氧化硫總排放的85%以上。”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北亞區總幹事長張醒生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説,這些行業所帶來的環境污染代價已遠遠高於它們對工業總産值的貢獻率。

  但不可回避的現實是,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備受地方政府的青睞。“我們經濟發展的很大一個特色就是調動了地方發展經濟的積極性。”羅仲偉分析説,“作為地方政府,既要經濟發展,又要環境保護,二者很難權衡。”

  “地方政府忙於招商引資,積累政績,提高地方財政和稅收水平,環境代價被一再忽視。”羅仲偉介紹説,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往往是能源、重工業企業,可以極大地拉動GDP,增加就業崗位,對於地方政府而言,誘惑難以抵禦。

  “環保問題必須是一把手工程。”張醒生認為,“環保部門在中國權力機構中處於弱勢,必須提高它的行政級別和權力,才能行之有效。”

  城市中汽車數量的大幅增長不僅帶來交通的擁擠,更使尾氣排放成為重要污染源。亞洲銀行、清華大學、世界資源研究所發佈的報告顯示,過去幾年,民用機動車(即非軍用車、公務車和私家車)的數量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私家車年增長率更是達到20%。

  “越是較大的城市,汽車越多,污染也就越重。”張醒生提醒説,“中國油品質量是很低劣的,煉油水平跟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這使我們的污染物排放量更大。”

  硫含量是燃油的標誌性指標,也是形成霧霾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排放標準方面,目前國內大部分地區執行國家第三階段的排放標準,對硫含量的要求是不高於150ppm,而香港方面開始從歐Ⅳ排放標準至歐Ⅴ排放標準過渡,對硫含量的要求是50ppm~10ppm。“按照國家第三階段的排放標準,國內汽油硫含量比日本和歐洲高15倍,比美國高5倍。”張醒生表示。而且,即使中國採取更寬鬆的排放標準,大部分中小城市仍不能達標。

  霧霾爆發之前,華北地區迎來了近三年來最寒冷的冬天,大部分地區氣溫驟降,供暖壓力加大。“煤炭和石油仍然是最主要的能源,佔到能源結構的80%以上,尤其是煤炭,在燃燒過程中會産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廢渣廢氣。”羅仲偉説。

  近十年來,人們一直在尋找更好的可替代能源,緩解能源枯竭和環境污染問題,但無論是水能、光能、風能還是光伏,都無法大範圍普及適用。“能源結構調整迫在眉睫,但又無力破解。”羅仲偉説。

  羅仲偉認為,大氣污染涉及工業結構、能源結構、城市規劃、産業佈局等方方面面。“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想要在短期內得到根治很難。”

  應急機制:沒有辦法的辦法

  面對無所不在的霧霾,自救措施卻少而無力。

  在各大藥店、淘寶網店上,口罩銷售量達到了平時的10倍。但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長鄭勁平解釋説,“PM2.5的顆粒非常小,我不認為口罩能有很大的幫助。”據介紹,PM2.5顆粒僅為頭髮絲的二十分之一,一般的棉質口罩、一次性口罩和醫用口罩無法起到防護和過濾作用。

  在淘寶網店上,“N95防塵口罩”、“防PM2.5口罩”、“活性炭口罩”、“防毒口罩”等商品銷售火爆,單價為10~30元,能較為緊密地貼合面部,形似“豬嘴”,並號稱採用了高科技。

  “N95口罩是防病毒的,病毒顆粒按納米計算,比PM2.5顆粒要小得多,所以是可以起到預防作用的,但這種口罩要經常更換,佩戴方式、持續時間、更新標準都有相應要求,一般人很難達到。”鄭勁平説。

  至於其他名目眾多的口罩,鄭勁平認為,“炒概念”的可能性更大。“最重要是源頭控制,個人能做到的防護是儘量較少戶外活動,除此之外,還沒有更好的防治辦法。”

  在微博上,網友調侃,見面應該問,“你戴口罩了嗎?”微博熱門話題排行榜第一位是“我不要做人肉吸塵器”。

  “重災區”地區也相繼啟動應急措施。北京已有58家建材、冶金、化工等領域企業被緊急叫停,切斷污染源,另有41家企業通過降低生産負荷,減排30%以上。北京市政府還要求,在遭遇極重污染過程的區縣採取黨政機關&&停駛公務用車30%的強制措施。

  在河北,建築工地一律停工,並通知環衛部門全部改用機械化吸塵式清掃,並準備在天氣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實施人工增雨(雪)作業。在陜西,陜西省政府要求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每日只能安排1/3車輛外出,各燃煤發電企業實施分段輪流限制發電。

  在鄭州,每日增加兩次灑水降塵,對城區主幹道進行沖洗,責令15%的建築工地停止施工作業,降低揚塵污染,對超標排放的公交車實行限行。啟動類似應急措施的還有山東、吉林、南京、武漢、成都、長沙等地。

  “啟動應急措施還是有效的,因為直接減少了污染源,能夠在短時間內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羅仲偉認為,在霧霾多有發生的秋冬季節,尤其是低溫高壓氣候條件下,應及時採取措施,減少霧霾天氣的出現頻率。

  不容忽視的是,應急措施並沒有形成機制和制度,除了北京制定並實施《北京市重污染日應急方案》外,其餘地區都是臨時啟動的應急辦法。“應該有相應的制度安排,變成預防性機制,不能總依賴於倒逼機制,被動的亡羊補牢。”羅仲偉表示。

  針對霧霾應急處理狀況,環保部表示,2012年12月,《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公佈,根據要求,三年內將建立起包括城市和區域在內的應急機制,具體細節措施正在制定之中。

  “應急措施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當然是治標不治本的,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和改善空氣污染問題,還需要有更多的頂層設計和執行貫徹能力。”羅仲偉表示。

  降低工業經濟佔比?

  兩年前,PM2.5對於公眾而言依然陌生。如今,測量PM2.5已成為社會共識。

  2012年2月,PM2.5被納入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空氣質量的監測指標從API(空氣污染指數)升級為AQI(環境空氣質量指數)。2012年5月,環保部要求,全國74個重點城市要在年底前發佈城市AQI數據。“這個過程是非常快速高效的,雖然公眾都迫不及待,認為效率可以更高。”北京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系副教授劉繼同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説。

  2012年12月31日,環保部表示,國家和地方共計投入約9.5億元重點支持第一階段國家環境空氣監測網建設,國家環境空氣監測網已擴大到338個地級市,國控監測點位增加到1436個。“建立監測體系是治理空氣污染的第一步,目前看來,效率還是比較高的。”羅仲偉評價説。

  接下來是按照監測結果,如何治理的問題。按照《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的要求,2015年,重點區域PM2.5年均濃度下降5%,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下降6%。在此期間,中國政府將投入超過1000億元,在大氣污染較為嚴重的107個城市,進行大氣污染專項綜合治理。

  “治理的效果需要現實來印證。”張醒生認為,治理速度遠遠趕不上污染加快加大的腳步。“‘十一五’時期就在治理了,但結果如何?一些煙囪被削掉了,更多煙囪立起來。”他認為,發展模式轉變,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已迫在眉睫,靠投入型的經濟增長是不可持續的,所付出的環境代價不可逆轉。“我們已經嘗到苦頭了。”

  霧霾爆發後,工業經濟所造成的環境污染成為千夫所指,甚至有專家提出,應調整産業結構,提高金融業、服務業等在GDP中的佔比,降低工業經濟佔比。

  “工業經濟和製造業經濟與高耗能、高污染經濟三者之間是不能畫等號的。”羅仲偉認為,中國工業化進程仍未完成,大力發展工業經濟、製造業經濟是大勢所趨,既符合中國現實,又符合國際形勢。“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技術進步改變産品本身以及生産過程的科技含量,我們需要的是升級,而不是壓制。”

  羅仲偉認為,在宏觀政策上,應該用“蘿蔔加大棒”的辦法予以引導。蘿蔔,指國家應通過財政補貼和稅收減免鼓勵企業進行技術革新,減少污染環節和污染排放量;大棒,指國家應通過強制性政策,促進産業結構調整,減少高污染企業總量,對高耗能企業進行嚴格監管,嚴控污染源。

  如今,我國的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環境問題也隨之愈加突出。“我們所需要的城鎮化不是大城市化,而是多城市化。”羅仲偉認為,城市功能要進行調整,不能過於集中,形成超大型城市,“北京既是政治中心,又是文化中心,既是教育中心,又是國際交流中心,同時又是中國經濟金融的決策中心和管理中心,負擔太重,任務太多,自然出問題。”

  “城市功能必須合理分配,或者通過衛星城的方式進行調整。”張醒生認為,城市功能可逐步分散到郊區去,以緩解城市壓力。“城市更多的是人居社會服務中心,而不是工業生産的中心。”

  環境治理,尤其是空氣質量治理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羅仲偉提醒説,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儘管政府治理力度很大,但我們可以看到,倫敦、洛杉磯等地區也出現過霧霾,需要20至30年才能看到明顯的成效,這註定是一個長期戰。”

  全球霧霾事件

  1.馬斯河谷煙霧事件

  1930年12月,整個比利時大霧籠罩,氣候反常,馬斯河谷工業區工廠排放的大量煙霧瀰漫在河谷上空無法擴散,上千人發生呼吸道疾病,一週內有60多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數的10多倍。馬斯河谷煙霧事件是20世紀最早記錄下的大氣污染慘案。

  2.多諾拉煙霧事件

  1948年10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多諾拉小鎮的工廠排放的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氣體及金屬微粒在氣候反常的情況下聚集在山谷中積存不散,嚴重污染了大氣。人們在短時間內大量吸入這些有害的氣體,引起各種症狀,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嚨痛、頭痛胸悶、嘔吐、腹瀉,20多人死亡。

  3.洛杉磯煙霧事件

  1952年12月,在一次光化學煙霧事件中,美國洛杉磯市65歲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1955年9月,由於大氣污染和高溫,短短兩天之內,65歲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余人。直到20世紀70年代,洛杉磯市還被稱為“美國的煙霧城”。

  4.倫敦煙霧事件

  1952年12月,倫敦連續4天被濃霧籠罩,能見度極低,造成1.2萬人死亡,這是和平時期倫敦遭受的最大災難。這一事件直接推動了1956年《英國潔凈空氣法案》的通過,經過近30年努力,倫敦才甩掉了“霧都”的帽子。 

責任編輯:劉志勇

熱詞:

  • 霧霾
  • 倫敦煙霧事件
  • 治標不治本
  •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