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5月8日播出):
在重建項目中提供機會,通過免費培訓創造機會,一年來,在政府和各省對口支援的努力下,上百萬災區群眾不僅找到了工作崗位,更從各種面向災區的免費培訓中學到了專業的技能。
四川省“手牽手就業援助行動”今天在綿竹舉行了大型招聘會,來自全國的262家企業參加,他們為災區群眾提供了12000多個就業崗位。
從服裝到機械電子,從業務經理到技術工人,每家企業的展臺前都圍滿了應聘者。江蘇這次一下拿出了5000多個崗位。
在災區,幫失業者重新找到工作,已不僅限于招聘會,更落實在重建過程的各環節。山東援建的北川擂鼓小學四天后將交付使用,這位正在工地上忙活的建築工人曾因地震失去了所有收入來源,擂鼓小學重建項目為他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
在距離擂鼓小學工地不遠的地方,就是一排臨時的商業區,甘利一家也在這裡開了一家小餐廳。
有了政府的稅費減免政策,甘利家的小餐館經營得紅紅火火。
重建帶動短期就業的同時,政府又在為農民工今後實現穩定就業做起了文章。這是江油市的一場免費技能培訓會,接受培訓的多數是正在建設的國大水泥廠的建築工人。一旦培訓合格,他們將在今年11月份水泥廠投産時就地轉為廠裏的技術工人。
一年來,肩負援建使命的兄弟省份同樣在幫災區群眾尋找就業門路。在四川安縣,對口援建省份遼寧把培訓重點放在了公益性崗位上,6000多名勞動者學到了消防、醫療等方面的技能。在甘肅舟曲,深圳30家企業令當地1.8萬人實現就業,平均工資1600元。在陜西略陽,對口援建省份天津建起了勞務輸出基地,為災區青年提供就業的綠色通道。
一年間,四川地震災區實現129.6萬人就業。
一年間,甘肅隴南的災後恢復重建工程,吸納50萬人次務工人員。
一年間,陜西通過加強用工信息發佈等措施,使23000多災區群眾實現了再就業。
責編: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