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清晨,季羨林、任繼愈兩位先生在同一天先後辭世,一個時代隨之而去。他們,同是山東人,同是北大教授,竟然這麼巧合地在同一天離去。他們,同是大學問家,同樣的低調謙遜,同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成為央視《大家》欄目的主角。大師已逝,風範永存。
2009年7月17日13點至14點,央視《大家》欄目製片人:張濤,主持人:曲向東,編導:王成輝 郭改雲作客央視網直播間,細述零距離接觸兩位“國學大師”的點點滴滴,共同感觸他們平凡背後的偉大。
《大家》欄目編導郭改雲做客央視網
主持人:談到幾位對於季老跟任老的採訪,我感覺大家的感受非常的深。最後特別想問問幾位,在這麼長時間的採訪當中,跟兩位老人接觸當中,他們什麼事情讓你們覺得特別的感動?
張濤:對季老,咱們搞電視的,一般愛睡懶覺,季老是幾十年,每天早上4點起床,這個讓我特別感動,這個事兒我永遠做不到。他這麼有天分的一個人,每天早上4點起床開始做學問,做到7點,他當過北大副校長,再去辦公,這一點讓我覺得我永遠也做不到,但同時也是最佩服,最感動的一點。
曲向東:其實我可能,剛才你説的時候我腦子裏面突然浮現出一個詞叫堅守,堅持,守護,堅守,我覺得可能如果用一個概念來説,這兩個人最令我感動的就是堅守,不管什麼樣的環境下,他都堅守他心中的夢想,他堅守他熱愛的那塊土地,那個領域,能夠堅守著自己在這個領域裏面耕耘的信念,這一點是成就他們的一生,一開始我們説的是平凡,但是假如説真是堅守不住這個平凡的話,那你真的就很平凡了,而且我們的心裏頭今天的人們能夠堅守住一生,讓自己在功名利祿自己毫無動搖,這個很難的。所以我覺得這一點可能是,你像剛才説的季羨林先生的時候,我就想起任繼愈先生的話,叫“惰為萬惡之源”。這一點,大師和大家,我們和他們的區別,大概就是最重要的一點。
王成輝:一個字,真,季老他是一個非常真實的人,很多作家、名家做不到的,他忠實的記錄了自己的一生,他用日記的形式,文章的形式,包括他的缺點,他都在自己的文章裏面忠實地記錄下來,我做錯了什麼,要告訴大家,以後告誡大家不要這麼做。另外還有一點,他要真實的反映歷史,反映自我,文革的歷史他就回憶,他説不能忘記,他站出來忠實的記錄下來,他是很真的一個人。這是讓我非常感動的,可能也是讓大家比較感動的。
郭改雲:任老的話,兩個字,本分,他在學術界還是我自己的那個評價,他在學術上真的是爐火純青,出神入化,他的內功非常非常好,但是他沒有任何要求,對這個國家,對這個單位,對誰都沒有任何的要求,我們的畫面當中有任老出現了兩次的畫面,提著包包,這手拿著柺棍,這手提著包包,什麼東西他都自己拿著,一個90多歲的老人這樣走著,他對誰都沒有要求,特別特別本分。
相關新聞:
曲向東:採訪任繼愈先生很“過癮”
《大家》:季老首先是一個語言學家
季羨林:不完美才是人生
季羨林:回國後,我親吻大地
《大家》編導:5月底最後一次見季老
《大家》選擇嘉賓:重在傳承精神財富
季羨林:在“二戰”炮火中完成論文
責編:陳曦霞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