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清晨,季羨林、任繼愈兩位先生在同一天先後辭世,一個時代隨之而去。他們,同是山東人,同是北大教授,竟然這麼巧合地在同一天離去。他們,同是大學問家,同樣的低調謙遜,同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成為央視《大家》欄目的主角。大師已逝,風範永存。
2009年7月17日13點至14點,央視《大家》欄目製片人:張濤,主持人:曲向東,編導:王成輝 郭改雲作客央視網直播間,細述零距離接觸兩位“國學大師”的點點滴滴,共同感觸他們平凡背後的偉大。
央視網主持人張瑩,《大家》編導郭改雲、王成輝;主持人曲向東;製片人張濤(從左至右依次)。
主持人:我們特別想問問曲老師和王老師,兩位採訪季老留學,現在跟他們那個時代留學有一些什麼不同的觀點?
曲向東:他説你説現在的年輕人最想幹的是什麼?我開始以為是工作或者是什麼,後來我才明白,説的是留學,因為在他那個年代留學是很重要的事情,年輕人也是覺得留學是一次讓自己能夠鍍金,他還特別用到鍍金這個詞,讓自己可以在國內有更多的機會的方式,我覺得可能大概,就我們的感覺,可能在這一點上,今天也依然是這樣,但是不像那個時候那麼迫切,因為那個時候的確反差太大,落差太大,而且國內當時也是一片混亂,留學,他在清華讀書的時候,對他們來講這一齣一回就意味著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印象最深的還是説他出去的這種,當然從本身裏面有這種想法,我回來以後可能機會更多,但是當他真正到了德國以後,其實是學術的東西把他給深深的吸引住了。他發現在知識當中,梵文當中,吐火羅文,這些在我們看來根本沒有辦法懂的語言當中他發現了樂趣,他可以把自己全身心的投入了進去。在那個時候可能生活問題,生存問題對他來講都是次要的,所以十年以後他回來的時候,他留在國內,那個時候是為了責任。
相關新聞:
任繼愈:惰為萬惡之源
曲向東:採訪任繼愈先生很“過癮”
《大家》:季老首先是一個語言學家
季羨林:不完美才是人生
《大家》編導:5月底最後一次見季老
《大家》選擇嘉賓:重在傳承精神財富
季羨林:在“二戰”炮火中完成論文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