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華盛頓4月23日電(記者劉麗娜 劉洪)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23日在華盛頓舉行。會議討論了當前全球宏觀經濟形勢、可持續增長框架、金融監管、國際金融機構改革及能源補貼等議題。中國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率中國代表團參加會議。
會議認為,在國際社會應對危機措施的共同推動下,全球經濟和金融形勢好于預期,但經濟復蘇仍不平衡,許多國家失業率居高不下。各國要根據各自國情採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包括制定非常規宏觀經濟和金融支持措施的退出戰略,同時繼續加強政策協調,以實現全球經濟可持續復蘇。
會議審議了“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框架”及經濟政策相互評估機制的最新進展情況;重申要繼續加快推進金融監管各項改革;要求即將舉行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展委員會就發言權改革和增資一攬子改革方案達成共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在今年11月份二十國集團首爾峰會前完成份額和治理改革;提出各國應根據各自國情在6月份前制定規範和取消鼓勵浪費的化石燃料補貼的戰略和時間表。
謝旭人在會上指出,為鞏固全球經濟復蘇基礎,各國應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審慎實施退出戰略,結合具體國情,合理把握政策調整的力度、方式和節奏。發達國家實施退出戰略時,應充分考慮對世界經濟,尤其是對發展中國家可能産生的影響。各國應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應對和防範包括通脹和主權債務在內的風險。國際社會要堅定不移地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努力推動多哈回合取得全面、平衡的成果。
謝旭人強調,實現全球經濟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需要包括二十國集團成員在內的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特別是發達國家應承擔更大責任。他指出,中國政府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著力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在實現自身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為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做出積極貢獻。
周小川表示,當前全球金融體系服務功能在逐步恢復,系統性風險進一步降低,但金融穩定形勢仍比較脆弱。各國應充分發揮二十國集團、金融穩定理事會等平臺的作用,繼續加強合作和協調,在兼顧各國金融發展階段、金融結構等方面差異性的基礎上,共同努力建立一個更為安全、穩定、有效的國際金融體系。應擴大國際金融體系監管的覆蓋面,制定合理有效的金融監管標準,完善會計準則、資本充足要求等各類監管制度,增強金融市場和各類金融産品的透明度,強化市場紀律。
周小川指出,為應對此次金融危機,各國採取了不同的救助成本分擔方式,其中,一些國家擴展了央行資産負債表。但目前並沒有通用的成本分擔方案,各國應根據具體情況採取靈活、有效的處置辦法。
會前,“金磚四國”財長和央行行長舉行了會議,就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框架、國際金融機構改革及金融監管等議題交換了意見。
責編:李戎
相關鏈結: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