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國際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視頻][媒體人物]“麥田守望者”——塞林格

CCTV.com  2010年01月31日 13:1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進入[中國新聞]>>

  

  央視網消息(中國新聞):主持人:美國文學名著《麥田裏的守望者》作者傑羅姆大衛塞林格于美國當地時間27號在家中逝世,享年91歲。塞林格一生創作多部小説和文學作品,最負盛名作品

  就是《麥田裏的守望者》。這部小説迄今為止全球發行量超過6000萬冊,已成為公認的美國現代文學經典。而他本人曲折、充滿神秘色彩的一生則更令讀者著迷。下面我們來了解這位麥田守望者塞林格。

  1、《中國日報》 一生經歷豐富 一書名聲大噪

  塞林格1919年1月1日出生於紐約一個猶太富商家庭,15歲時被父親送到賓夕法尼亞州的一所軍事學校學習,後來又到波蘭學做火腿。1942年踏上從軍之路,在歐洲戰場從事反間諜工作。這期間他寫了多本以戰爭為題材的書。1946年退伍回到紐約開始專心創作。1951年出版了《麥田裏的守望者》,這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説,不料大獲成功,從此一舉成名。

  之後又創作了《弗蘭尼與祖伊》 、《西摩:小傳》、《九故事》等作品,但都沒有《麥田裏的守望者》那麼成功。

  2、《人民日報》 “垮掉的一代”影響全球

  塞林格的代表作《麥田裏的守望者》反映了二戰後美國青少年矛盾混亂的人生觀和道德觀,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共鳴,風靡全球。書中主人公霍爾頓成為美國二戰後“垮掉的一代”的象徵。該書成為美國學校必讀書,許多以青少年成長為題材的小説經常被人拿來與《麥田裏的守望者》相比較。同時,這本書在中國也有無數知音,有人曾把它的正式出版評為

  上世紀80年代中國最令人難忘的閱讀事件之一。迄今為止這部書全球發行超過6500萬冊,被評作20世紀最佳小説之一。

  3、 美國《今日美國》 永不過時的作家

  人們不禁在問,是什麼讓這部書如此吸引人?有作家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由於他創造了一種新穎的藝術風格。通過第一人稱,以一個青少年的口吻進行敘述,同時也以一個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虛偽面目和欺騙行徑。筆法細膩深刻,剖析了主人公的複雜心理;語言生動活潑,口語俚語運用恰到好處。另外,他還把“生活流”和“意識流”巧妙結合,增加作品的感染力。讀者評價塞林格是永不過時的作家,他在20世紀的文學界是獨一無二的。

  4、 美國《今日美國》 創造美國現代經典的遁世作家

  上世紀60年代,當他在文學創作上如日中天的時候突然人間蒸發。原來,他在一個偏僻小鎮購置土地,建造小屋,過上退隱田園的生活。高高的圍墻使他與世隔絕,長達40年光陰,他獨自一人生活。在隱居的日子裏,他的所作所為神秘莫測、不為世人所知。而他的多次婚姻也被外界所報道,但是他自己卻沒有再給外界任何評論和回答。

  5、俄羅斯《俄羅斯報》 一個怪人

  “塞林格迷”們最關心的是在他隱居的這數十年間,究竟有沒有創作新的作品。大多數人信其有,只有少數人認為自從《麥田裏的守望者》之後他便江郎才盡,即使有,也不可能超越那部撼世之作。目前,人們已知的他的最後一部作品是1965年發表在《紐約客》雜誌上的短篇小説《哈普沃茲16,1924》,但由於某些原因這篇小説沒有正式出版。塞林格生前還寫過其它作品嗎?有人猜測,以塞林格的個性,即使曾有大量作品,也會被他付之一炬。

  塞林格的古怪個性滲透在他的整個寫作過程和維權行動

  6、 印度《印度時報》 維護聲譽 只為快樂而寫作

  他在1974年對《紐約時報》的採訪中説,他不再出書有著“美妙的寧靜”,而出版是對他個人隱私的一種嚴重侵犯。他喜歡寫作。他熱愛寫作。但他只為自己和自己的快樂而寫作。然而,塞林格經常為了保護自己的隱私權和版權而將他人訴之法庭。1982年,他曾控告一家雜誌,因為該雜誌刊登了對他的虛構採訪;就在去年,90歲的他還打贏了一場涉及《麥田裏的守望者》版權的官司。

  7、 美聯社 簡單而低調

  與世隔絕的幾十年裏,這位大作家每週都會到附近的商店取一週的報紙,有時他會到附近的大學圖書館閱讀。他的家是一間再普通不過的小木屋,與當地居民沒有兩樣。他一直靠稿費生活,沒有其它的産業和生活來源。這一切都表明了塞林格的人生態度:簡單而低調。

責編:劉一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