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國際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美研究勘探機構專家就海地地震成因及減災答記者問

 

CCTV.com  2010年01月14日 16:3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專題:加勒比島國海地發生7.3級地震

  1月13日,在發生地震的海地首都太子港,人們在一處房屋廢墟中搜尋倖存者。加勒比島國海地當地時間12日下午發生芮氏7.3級強烈地震,造成首都太子港大量房屋受損或倒塌。當地人士稱地震恐致數千人死亡,震後救援工作現已展開。新華社/法新

  板塊移動引發地震 不可預測期待減災——美研究和勘探機構專家就海地地震成因及減災答記者問

  新華網華盛頓1月13日電(記者任海軍)加勒比島國海地于當地時間12日下午發生芮氏7.3級強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和財産損失。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地球和大氣科學學院助理教授彭志剛、美國地質勘探局地球物理學家維克托蔡就此次地震的成因及如何減少地震損失接受了新華社記者採訪。

  記者:加勒比地區是否為地震危險帶?

  彭志剛:加勒比地區是非常活躍的地震帶,因此地震學家對這一地區發生如此大的地震並不感到十分驚訝。

  維克托蔡:包括海地在內的加勒比諸島位於加勒比板塊與北美板塊的交界地帶,因此這一地區很容易發生地震。

  記者:海地地震的成因是什麼?為何主震後發生很多餘震?

  彭志剛: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網站公佈的地震定位及震源機制,海地地震發生在“恩裏基約-芭蕉園”斷層的左旋走滑斷層,這一斷層的類型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安德烈斯斷層相似,它每年要承受約7毫米的板塊移動。達到芮氏7級的地震可能在數月至數年內陸續引發余震,其中一些余震的震級會比較高,導致進一步損失。

1/2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