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三日入夜,即將舉行二十國峰會的匹茲堡大衛 勞倫斯會議中心周邊,“匹茲堡歡迎世界”的標識隨處可見。會議中心附近一幢建築的外墻上用與會二十國使用的十五種文字寫出十五個“歡迎”,匹茲堡歡迎世界的用心可見一斑。 中新社發 孫宇挺 攝
中新社匹茲堡九月二十四日電 題:二十國峰會三度開 世界已然改變
中新社記者 孫宇挺
二十國集團第三次金融峰會二十四日在匹茲堡拉開帷幕。無論這次匹茲堡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取得怎麼樣的成果,毋庸質疑的一點是,世界已然改變。
去年十一月十五日,當美國為了擔當金融危機中的責任而在華盛頓舉行二十國集團金融峰會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這樣的會議,只是為應對金融危機全球蔓延臨時舉行的一次會議,只是為了拿出一個應對金融危機的良方。
但當這樣的峰會第三次舉行的時候,世界已經認識到,這個會議應成為一種新機制,在不遠的將來,八國集團會即將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二十國集團會議正式主宰世界舞臺。
從這樣一個角度看,或許這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給世界帶來的唯一有利的一面。
過去,七到八個發達國家,他們就能制定左右世界未來走向的戰略政策。而現在,這一少數富國俱樂部不得不面對和重新考量在他們小團體之外日益崛起的新興經濟政治力量。
這一點從八國峰會近些年的變遷已經可以看出端倪:八國之外的名單已經越來越長。
或許正如奧巴馬在本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中所言,在這個全球互相聯絡的時代,南北的分野已經不再明顯。
所以,八國集團獨立存在的意義,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也顯得不那麼理直氣壯。
全球金融危機的壓力迫使發達國家不得不打破富國俱樂部的模式,與共同面臨危機的發展中國家坐在一張圓桌上,共同肩負領導全球的重任。
顯然,一次會議、二次會議、甚至三次會議都不足以拿出徹底解決問題的方案。會議的過程,充斥了對全球金融市場利益格局重新調整的衝突和妥協,也蘊含著重塑未來全球金融遊戲規則的演變和步伐,無論如何,這不會是一個簡單而短暫的過程。
另一方面,二十國面對的共同利益和問題並非僅限于金融危機語境之下,除此以外,氣候變化、糧食危機、能源危機、軍事安全、區域安全等等無不可能在這裡進行對話和探討。這樣看來,二十國集團峰會的存在意義更加顯而易見。
今天中國代表團在匹茲堡舉行的一個新聞發佈會上,中國外交部國際司司長吳海龍表示,二十國集團峰會已經成為國際社會開展經濟金融合作,加強全球經濟治理的有效機制,現在不少國家希望二十國集團峰會能繼續辦下去。一些國家甚至主動提出,明年要承辦二十國集團峰會。
吳海龍同時指出,中國支持二十國集團峰會繼續辦下去。
或許,二十國集團也僅僅是一個全球力量演變過程中的過渡形式,今後,還將有其他力量加入其中,只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八國”必將成為歷史,因為世界已然改變。完
相關鏈結:
責編:石光輝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