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駐哈使館工作人員韋伯1994年在當地工廠
製造濃縮鈾的設備
美曾秘購600公斤鈾
《華盛頓郵報》披露詳情:防止落入他人之手,足夠製造24枚核彈,僅花2700萬美元
美國媒體披露,20世紀90年代,美國實施代號“藍寶石”的計劃,從哈薩克斯坦獲得600公斤純度為90%的濃縮鈾。
按美國《華盛頓郵報》説法,“藍寶石”計劃防止核材料落入“別人”之手。哈薩克斯坦未就這一報道作出回應。
雪夜傳書
《華盛頓郵報》21日報道,1993年12月一個下雪的夜晚,美國駐哈薩克斯坦使館工作人員安迪 韋伯與自稱“科巴特”的哈薩克斯坦上校會面。
“安迪,我們去散散步,”科巴特説。
他們穿過一個漆黑的公寓庭院,科巴特遞給韋伯一張紙片。韋伯打開紙片,上面赫然寫着“鈾-235,純度90%,重600公斤”。韋伯認為,這些高純度濃縮鈾足夠製造24枚核彈。
蘇聯原計劃把這批鈾用於秘密製造一艘核潛艇。後來這項核潛艇製造計劃在20世紀80年代取消,這些鈾也因此無人過問。
秘密接頭
韋伯首次聽説這批鈾是在1993年夏天。當時一個名叫維塔利 梅特的退役蘇聯海軍潛艇指揮官安排與韋伯見面。
兩人見面後,梅特告訴韋伯,他想向美國出售一批鈾,但他自己不清楚這些鈾的純度。
韋伯當時將信將疑。他事後回憶説,“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騙局”。
梅特打算出售的鈾存放在哈薩克斯坦東北部城市烏斯季卡緬諾戈爾斯克的烏爾巴冶金廠。梅特是這家大型企業的負責人。
那次見面後,為和梅特拉近關係,韋伯還邀請他打獵游玩。梅特把韋伯帶至烏爾巴冶金廠,親眼目睹鈾的存在打消了韋伯先前疑慮。
韋伯告訴梅特,“假如想讓美國信以為真,你必須告訴我們這批鈾的純度,以及總量是多少”。
此後不久,“雪夜傳書”那一幕便上演。不過,韋伯未説明,科巴特是否受梅特之托向他傳遞與鈾相關的信息。
總統出面
韋伯把這批高純度濃縮鈾的相關信息報告美國白宮後,時任美國國防部副部長阿什頓 卡特負責組織行動,把這批鈾弄到美國。
《華盛頓郵報》報道,卡特在自己的辦公室對國防部負責危機處理的官員傑夫 斯塔爾説:“你來組織一支特別小分隊,把這些東西從哈薩克斯坦運來美國,不管你用何種方式。”
斯塔爾後來秘密組織一支代號“虎隊”的小分隊,從美國政府不同部門調派官員參加。
1994年2月,哈薩克斯坦總統努爾蘇丹 納扎爾巴耶夫出訪美國,與時任美國總統比爾 克林頓會面。
兩人在白宮會面時,克林頓讚揚納扎爾巴耶夫的“偉大勇氣、遠見和領導能力”,宣佈把對哈薩克斯坦的援助增至原先的3倍,達3.11億美元。不過,克林頓未提及濃縮鈾的問題。
兩國總統會面後,韋伯與時任美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威廉 考特尼秘密赴納扎爾巴耶夫在華盛頓的下榻處,詢問美國能否派遣一名專家前往烏爾巴冶金廠檢驗鈾純度。納扎爾巴耶夫點頭同意,但要求檢驗工作在高度保密前提下展開。
打包起運
鈾純度檢驗工作最後由美國核專家埃爾伍德 吉夫特實施。
“根本不需要再加工提純,純度達90%或91%,這是鈾235……能製成數十件核武器。”吉夫特回憶説。
得知這一消息後,韋伯第一個念頭是“讓我們儘快買下它並運至美國”。交易過程細節並未公開,僅知美國政府以2700萬美元“廉價”購得這批高純度濃縮鈾。
1994年10月,經過幾個月準備工作,起運高純度濃縮鈾即將啟動。韋伯回憶,“我不斷催促,這裡冬天來得早,如果不能趕在雪季來臨前完成起運,事情可能會變糟”。而此時,在美國田納西州一間實驗室內,用於存儲鈾的設備已建造完畢。
29人組成的工作組承擔起運任務。10月7日,克林頓簽署秘令,批准將這批濃縮鈾運至美國。8日,3架C-5大型運輸機從特拉華州多佛空軍基地起飛,中途在土耳其停留後,抵達哈薩克斯坦。
美國方面工作人員抵達哈薩克斯坦後,在烏爾巴冶金廠秘密把存儲在1032個容器內的濃縮鈾,重新打包至448個運輸桶內,整個打包過程認真仔細,小心翼翼。
11月23日,克林頓在華盛頓舉行記者招待會宣佈,美國已成功得到這批高純度濃縮鈾。
相關鏈結:
責編:彭偉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