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在韓國南部的羅老宇航中心,韓國首枚運載火箭“羅老”號發射升空。新華社/紐西斯通訊社
新華網首爾8月25日電(記者姬新龍 班威)韓國羅老宇航中心25日宣佈,當天時間17時(北京時間16時)發射的韓國首枚運載火箭“羅老”號的二次分離晚于預定設計,未能將搭載的科學技術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長官安秉萬在當天下午羅老宇航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説:“發射後一級引擎和二級固體燃料引擎啟動正常,衛星也正常分離,但未能按原計劃進入目標軌道。”
根據羅老宇航中心公佈的信息,二級火箭與衛星本應在離地9分鐘後的306公里高空進行分離,但實際分離高度為342公里,導致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
韓國科學技術院的官員説,“羅老”號搭載的衛星的整流罩有一側未能打開,二級固體燃料引擎的速度也未達到設計要求。此前在“羅老”號升空後,宇航中心曾宣佈,“羅老”號在升空3分35秒時成功打開了兩側的整流罩。
安秉萬説,為查明準確原因,教育科學技術部和宇航研究院計劃組建韓俄共同事故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此外,韓國政府也將自行展開調查,並在查明原因後立即公佈調查結果。
韓國總統李明博在獲悉發射結果後説,“羅老”號的發射取得了一半的成功。“我們應該更加奮發努力,一定要實現宇宙強國之夢”。
在回答記者如何評價俄羅斯方面的工作時,韓國航天研究所所長李柱鎮説,與俄羅斯合作的部分是到“羅老”號一級火箭與二級火箭的分離和二級火箭的點火為止,以上階段都是成功的。
“羅老”號全名“韓國航天運載器”,由兩級火箭組成,一級火箭由俄羅斯製造,二級火箭由韓國製造。火箭總重140噸,長33米,直徑2.9米,計劃把一顆重100公斤的衛星送入地球軌道。
“羅老”號工程始於2002年8月,最初定於2005年年底完成火箭製造,2007年10月發射。由於與俄方簽署協議出現滯後等原因,“羅老”號的發射時間推遲了7次。本月19日,“羅老”號最後一次推遲發射,原因是測壓軟體出現故障導致自動發射程序中止發射。
相關鏈結:
責編:孫潔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