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國際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英國《衛報》:倫敦G20峰會突顯中國作用

 

CCTV.com  2009年04月03日 16:3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環球時報  
專題:連線G20:金融峰會面面觀

  英國《衛報》在4月1日發表了一篇文章,分析在G20的大國博弈中,為什麼中國的角色應該受到重視。文章摘要如下:

  法德與美日之間的劍拔弩張,英國為了尋求妥協的疲於奔命----G20倫敦峰會上的這一切,無一不真實反映了發達國家在應對全球危機時出現的協調問題。而另一方面,這次峰會還反映了世界經濟管理領域中的一個重大分歧:在作出決策時,是否要把中國作為決策成員包含進來?

  布朗有時間訪問拉美,也有時間週游歐洲,可他就是沒有想辦法去訪問北京(當然他也沒去東京或者新德里)。可鋻於中國目前已是世界上第三大經濟體還擁有數量最龐大的外匯儲備,布朗把與中國的接觸僅僅限于外交途徑似乎有點不合常理。

  伴隨著經合組織發出“世界貿易正在急速衰退”的警告,中國的作用有多重要已是顯而易見。去年11月,中國是第一個為應對危機而推出重大財政方案的國家,而且溫家寶總理隨後還為其作出保證,説是若有需要,政府還會再加大投入。除了以基建為主的11月方案外,中國政府也通過數額巨大的新增銀行貸款大開貨幣閘門,還宣佈要採取措施幫助十大主要工業部門。

  因而,中國在倫敦峰會上所採取的立場,將決定這次峰會是否真能預示著應對危機的實際行動。尤其特別的是,這次峰會還將表明,基於中美兩國之間的協作,現時流行的所謂“G2”方程式是否真的站得住腳。

  儘管在過去三十年間其經濟有了長足發展,可在國際事務上中國一直不是個重要角色,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鄧小平在三十年前發動的巨大經濟變革,中國選擇了鄧小平的理念,為更加富裕而埋頭苦幹。可現在情況要變了,引起改變的三個原因必須在倫敦會議上得到重視。

  首先,儘管中國也因外需急跌、內需無力而受到重創,可他畢竟沒有像西方那樣遇上能撼動根基的金融危機。這主要是因為其銀行本就是國有的,他們沒有迷戀激進的金融工具,倒是現在打開了放貸的閘門,為經濟發展注入流動資金。他們是有很多缺陷,並且在未來幾年可能還要面對新一波的不良貸款潮,可是目前,他們的餘額充足且貸款比率低,還會按政府的指示行事。

  其次,中國堅持認為,儘管在恢復經濟增長方面困難重重,可在應對危機方面,中國通過其刺激經濟方案已起了&&作用,即使其無法充分刺激內需、無法改善福利體系的風險存在。中國有關經濟增長能達到8%的預測最終可能難以達到,但他們的自信卻擺在那裏。

  世界銀行預測其增長率更可能是6.5%,可即使如此,這相較西方以及日本的表現而言,對比還是如此鮮明。就算這些增長是通過不能滿足中國經濟調整長期需要的短期措施來實現的,整個刺激經濟計劃仍然令人驚嘆,從北京市內的一百多個城市基建項目到鐵路系統的大力擴建(包括數百英里的高速軌道建設)到及電網系統的重大翻修,通通令人驚嘆。

  再次,刺激經濟方案于11月推出以來,除了發表各種言論外,中國還前所未有地在經濟和金融事務上積極發揮其影響力。其領導人不僅積極發言,而且發言時所用的語氣遠比從前尖銳。

  六十年前,毛澤東曾宣稱,中國再次站起來了。而如今,儘管仍面臨著許多重大的內部問題,整個中國的情緒卻似乎是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漢語“危機”一詞的意思:有危,也有機。

  這就意味著,布朗和他的同伴們在倫敦峰會上要面對的是一條不同以往的巨龍。就算事實最終證明,G20峰會根本沒法提出任何實質的解決方案,人們還是必須正視這樣一個全新的中國。不能再把他簡單視作依靠廉價勞力、資本以及進口技術來生産低成本商品的工廠了,從許多方面來看,第二輪市場導向的經濟改革會比第一輪改革更有難度,然而,在中國也成為了世界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後,不但中國要面對挑戰,其餘國家亦然。(譯言/流水)

責編:王玉西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