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60分):從2008年11月15號舉行的20國集團華盛頓金融峰會到倫敦金融峰會,在這近140天的時間裏,世界各國多角度出擊,力圖克服當前的金融和經濟困境。
金融危機爆發之初,主要經濟體採取了注資等救助措施,旨在緩解市場流動性和提高銀行償付能力,這對提振市場信心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隨著局勢的迅速惡化,金融風暴逐漸波及到實體經濟,各種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紛紛出臺,總額已達2萬億美元以上。
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刺激計劃
2009年2月 美國 7870億美元
2009年2月 澳大利亞 420億澳元
2009年1月 俄羅斯 1.5萬億盧布
2008年12月 日本 共49.9億日元
2008年12月 印度 追加2000億盧比
2008年11月 歐盟 2000億歐元
2008年11月 中國 4萬億元人民幣
除財政政策外,各國還運用貨幣政策對國家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其中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就是降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于2008年12月降息至零附近,成為全球降息頻率最高、力度最大的央行之一。
各國降息力度
美聯儲 接近“零利率”
歐洲央行 主導利率為1.5%
英國央行 基準利率為0.5%
日本央行 隔夜拆借利率為0.1%
韓國央行 基準利率為2%
巴西央行 基準利率為11.25%
除調整利率外,各國還靈活運用其他貨幣政策工具,調節市場流動性,刺激信貸回暖。
各方已經認識到,要應對這場百年一遇的危機,必須全球協調合作。國際金融機構與地區組織紛紛攜手出資救助一些經濟陷入困境的國家,世界各國還協同國際組織召開了一系列多邊會議,專門探討如何推動合作。
分析人士指出,從現階段來看,各經濟體依據自身情況和特點刺激本國經濟的同時,加強協調與合作仍將是應對危機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責編:李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