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1月8日電:振興經濟將是美國當選總統奧巴馬上臺後的頭等大事,而力促國會儘快通過被稱為“美國復興和再投資計劃”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則是他就職前後的首要任務。
儘管奧巴馬的背後是支持變革和迫切要求拯救經濟的強大民意,但他要順利推行以刺激經濟為主要內容的“新政”,仍要進行政治上的説服與妥協,一場政治博弈在所難免。其關鍵之處,在於處理好與國會的關係,排除不必要的干擾,力爭在經濟目標和政治協調之間取得平衡。
“一黨獨大”也存隱憂
在民主黨人奧巴馬入主白宮的同時,民主黨在新一屆國會中也進一步擴大優勢,美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民主黨時代”,“一黨獨大”的政治格局初步形成。
與上一屆國會相比,民主黨在眾議院中的席位由235席增至256席,在參議院中的席位也由51席增加到57席(包括兩名參加民主黨黨團的獨立派議員)。至此,參、眾兩院和兩院各委員會領導人都是民主黨人。
儘管奧巴馬與控制國會的民主黨人處於同一陣線,但這並不保證奧巴馬“新政”一定暢行無阻。美國政體實行三權分立,作為立法機構的國會有不同於行政部門的權力、利益、規則和節奏。
美國總統雖擁有行政和軍事大權,但其提出的撥款計劃和內閣人事任命須經國會批准,因此奧巴馬就職前後的兩件大事——推行經濟刺激計劃和組閣,均需國會積極配合。
國會議員無需對總統負責,有很強的獨立性,且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團。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裏德就明確表示,他不是奧巴馬委任的官員,不會對奧巴馬言聽計從。
在美國,一個重要法案從提案到最後通過,中間要經過小組委員會審議、委員會審議、全院表決、兩院協調和兩院分別通過最後文本等多道程序,通常沒有“快車道”可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7日表示“國會最快也要等到2月中旬才能通過奧巴馬提出的經濟刺激法案”,這顯然與奧氏儘快通過該法案的期望相違背。
參眾兩院各有難題
就目前而言,奧巴馬在國會參、眾兩院面臨不同的難題和挑戰。
在眾議院,民主黨雖優勢明顯,其內部仍存在隱憂——一個被稱作“藍狗”的小集團有可能是奧巴馬的“攔路虎”。該集團在社會問題上崇尚自由主義,在財政問題上卻十分保守,恪守“量入為出”的原則,強烈反對美下屆政府增加財政赤字。鋻於美國財政赤字本財政年度預計將達1.2萬億美元,他們對奧巴馬耗資巨大的經濟刺激計劃心存疑慮。“藍狗”集團擁有47個議席,如果與擁有178席的共和黨聯手,足以阻止奧巴馬任何一項開支法案在眾議院通過。
經奧巴馬團隊多方勸説,“藍狗”集團原則上同意接受經濟刺激計劃,但堅持要在法案中加入以增稅抵消開支的新條款。這樣一來,新法案不免與奧巴馬的減稅計劃相抵觸。
在參議院,共和黨雖處於下風,卻足以阻撓民主黨倡導的法案通過。參議院有所謂的“冗長辯論規則”,即任何一個議員均可通過發表不限時評論的方式,延緩和阻撓一項法案通過。如要避免冗長辯論,則需60票以上同意。由於民主黨的議席數不到60席,控制41個席位的共和黨雖無法主導參議院議程,卻具備“攪局”能力。
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説,鋻於奧巴馬的經濟刺激計劃可能成為美國歷史上開支最大的法案,國會需花更多時間進行研究。這表明,奧巴馬要説服共和黨人支持“新政”,讓步與妥協在所難免。
在人事安排問題上,奧巴馬也與參議院民主黨人存在一些分歧。奧巴馬新近提名的司法部長和中央情報局局長人選都遭到重量級民主黨參議員的質疑。此外,奧巴馬反對涉嫌“賣官事件”的伊利諾伊州州長布拉戈耶維奇任命該州前總檢察長伯裏斯接任他本人在參議院的席位,但由於伯裏斯是黑人,拒絕他就職有政治敏感性,因此越來越多的參議院民主黨人傾向於接納伯裏斯就任。人事安排雖與經濟問題無直接關係,但處理不好也可能激化奧巴馬與國會的矛盾,干擾“新政”推行。
推行“新政”任重道遠
奧巴馬是參議員出身,對國會政治的複雜性心知肚明,也深知推行“新政”離不開國會配合。因此,他從多個方面著手,力圖理順和加強與國會的關係,為推行“新政”創造政治條件。
首先,奧巴馬挑選眾議院4號人物伊曼紐爾擔任白宮辦公廳主任,其原因之一就是要借助他在國會中的人脈和深諳國會事務的優勢,擴大政府在國會中的影響。
其次,他在挑選內閣成員和其他重要官員人選時,大多選用為各政治勢力接受的人物,比如最重要的三名閣員:國務卿希拉裏、財政部長蓋特納和國防部長蓋茨。在他提名的20名內閣成員人選中,有6名是國會議員或前議員,這種安排有利於國會順利通過提名。
針對共和黨人,奧巴馬做出了加強兩黨溝通與合作的高姿態。他在大選後不久便邀請共和黨對手麥凱恩舉行會晤。在本月5日抵達華盛頓後,他立即與包括共和黨國會領袖在內的國會領導人會晤,力圖説服他們接受其經濟刺激計劃。
當然,奧巴馬自己對推行“新政”信心十足,因為他手握一個重要的政治“殺手锏”——民意。奧巴馬在總統選舉中獲得接近6300萬張選民票,創歷史最高紀錄。此外,他當選後迅速穩健地完成組閣工作也深得民眾好評。民調顯示,美國選民總體贊同奧巴馬的政策主張,對儘快實施“新政”有迫切期待。在此背景下,只要奧巴馬巧妙地將説服工作和民意壓力結合起來,“美國復興和再投資計劃”獲國會通過應不是難事。
歷史證明,如果總統和國會配合不好,即使白宮和國會受同一黨派控制,兩者也會相互掣肘。卡特和克林頓擔任總統時,民主黨同樣控制著國會,但由於政府與國會發生激烈衝突,不僅總統施政不順,民主黨不久也失去了對國會的控制權。對奧巴馬而言,這是前車之鑒,不可不防。
責編: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