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傳】 王彥生,男,1959年11月出生,1982年9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90年起歷任河北省涉縣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曲周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邯鄲市叢臺區委常委、組織部長。2005年7月被確診患腦瘤後,他仍然堅守職責,忘我工作。2009年2月4日,在準備動身參加區政協會議開幕式時突然發病,不幸去世,年僅49歲。
心素如簡,人淡如菊。平和、真誠、淳厚,平時總戴一副近視鏡,沒有官味反而頗有學者風範。
走近王彥生,走近他的同事、家人,走在他曾經走過的路上,駐足他曾經住過的地方。他的一生像一幅畫卷慢慢舒展開來,透著淡淡的墨香……
為官清廉一位像普通百姓的“官”
翻開王彥生有些發黃的入黨志願書,那時還是手畫的表格,墨跡不太均勻的黑色字體透著他撰寫時的謹慎認真。他寫道:“我從小失去母親,沒有得到過母愛的溫暖,但我得到了黨的關懷,在學習工作中每前進一步、每取得一點成績,都浸透著黨的關愛,沒有黨的教育就不會有我的今天,為此,我將不惜以自己的生命捍衛黨的事業……”
“看起來真不像個官,沒有半點官架子。”時任河北省曲周縣依莊鄉東路莊村黨支書的張德順至今忘不了第一次見王彥生的感覺。依莊鄉是王彥生在曲周任組織部長時分包的鄉,是縣裏最偏遠的鄉,東路莊村又是最偏的一個村。“四年中王彥生每年少説也來十幾次,總共就留下來吃過兩頓飯,還是我強留的。就在家,下個麵條,就個鹹菜,有啥吃啥,真沒見過這樣的幹部。”張德順告訴記者。
和王彥生一起共過事的人都知道,他平時“請客不到、送禮不收”是出了名的。
“按照分工,在常委中,彥生是分管幹部的領導。這在一些人看來,是個相對權重的工作。但是他有權不濫用。尤其是對自己的生活瑣事要求相當嚴格。”與王彥生交往10餘年,時任曲周縣委書記的楊仲信説,“他老岳母病逝時,除了向我請3天假外,沒驚動曲周縣的任何一名幹部。去年7月他大女兒結婚,他又跟我商量,除了宴請一下在一起工作的老領導外,對下一律不通知,不宴請,不收紅包。直到孩子的婚事辦完,下屬單位好多人都不知道。”
王彥生出生在涉縣一個農村家庭,自幼喪母,是在親人的憐愛與呵護中成長起來的。自律甚嚴的他常常對身邊的人説:“每當想起家鄉的父老鄉親,想起他們艱苦的生活環境,我不敢有一點點的放縱,否則我的良心不安。”
知人善任挑好組織工作的重擔
在王彥生密密麻麻的材料中,有這樣一段話:“對千里馬型幹部不虧待,讓開拓者無憂;對老黃牛型幹部不忽視,讓實幹者無悔;對包青天型幹部不挑剔,讓公正者無畏;對智囊團型幹部不妒嫉,讓諫言者無慮。”他常對身邊的人説:“選人、用人事關興衰成敗,用好一個人會激勵一大片,選錯一個人會挫傷一大群,我們的擔子重啊!”
熟悉王彥生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憑黨性憑實績選人用人的組工幹部,任何的“潛規則”在他那裏都行不通。
至今,賈建章都對王彥生感激不已。1998年,賈建章時任曲周縣白寨鄉黨委副書記,因所轄的村發生突發性事件,在年度考核中排在了最後,被降職到偏遠鄉鎮工作。
“當時感覺自己這輩子再也沒有希望了,沒想到這個時候王部長來為我做工作,説作為一名年輕幹部,走點彎路也是難免的事,關鍵是自己不能灰心,只要你好好努力,組織上絕對不會放棄你。”當時正趕上曲周縣開展農田林網建設,受到鼓舞的賈建章吃住在村,沒日沒夜地和幹部群眾一起調樹苗、搞種植、做養護。5個月後,1萬多畝林地建成了,賈建章的職務也提前恢復。6個月後又因工作成績突出,被提名為鄉長任職人選。
在任人唯賢、知人善用的背後,王彥生也“得罪”了一些人。2007年,一位開發商想當人大代表,由於群眾基礎比較差,提名沒有通過。他找到王彥生説:“只要能當上人大代表,花多少錢都行。”王彥生義正詞嚴地説:“人大代表是人民選出來的,不是用錢就能買來的!”這個人還不死心,當即掏出兩萬元錢放下,起身就走。王彥生氣憤地站起來,把錢扔了回去。
“用什麼人是個導向,不用什麼人也是個導向。用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人在社會上就會多起來,不用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人在社會上就會少下去。”王彥生在日記中寫道,“作為一名組工幹部,肩負著黨組織的重托,因此,做人要有準則,做事要有原則!”
鞠躬盡瘁任職11年的組織部長
在王彥生的辦公室,書櫥裏、書桌上、小單人床上是一摞摞資料和書,他的工作日誌和學習筆記寫得密密麻麻。在2008年7月30日那天的日誌裏,他寫道:“與叢西黨政領導研究下一步深入開展信訪穩定和奧運安保具體事宜……頭痛半個月了,一天沒休息,我要堅持!”
“每天,他都要吃大把的藥片控制病情,在奧運安保期間,他卻跟別人一樣堅持24小時值班,餓了就吃方便麵,睏了就在辦公室休息,一天假都不肯請。”叢臺區委書記楊曉和回憶,有時他頭痛得厲害難以忍受,就用椅背頂住頭部來緩解。在王彥生的辦公室裏,記者看到很多清咽利喉藥,工作人員説,在他病情後期,已經開始出現吞咽困難,這些藥是用來緩解的。
時任曲周縣委常委、辦公室主任的馮懷林回憶,在曲周工作時,王彥生就養成了忘我工作的習慣,因為家遠,為了工作,他兩三個星期才回一趟老家。“熬夜是常見的事,縣委辦公室的工作人員都知道,每天熄燈最晚的是書記和他,有時候他比書記熄燈還晚。”
善於鑽研的王彥生任職時所採取的一系列選人用人制度令當地的組織工作至今受益。1998年,他提出幹部管理“無功就是過,有錯就追究,末位遭淘汰”;2000年,他提出處置農村“五不”黨員措施;2002年,他主持制定了幹部職位空缺預告制度……
記者在翻看王彥生的個人檔案時,卻發現這樣一位優秀幹部除了工作之初的幾次獎勵外,很難找到他擔任領導後的個人榮譽或獎勵。“很多次,王部長都將本該屬於他的榮譽讓給下面的年輕幹部。”叢臺區委常委、辦公室主任趙永坤説。
更難得的是,2002年,曲周縣委擬推薦他擔任縣委副書記,他考慮到符合提職條件的人較多,主動向上級提出,把提職機會讓給其他幹部。2007年,邯鄲市裏和區裏推薦他擔任一個重要的正縣級職務,他又找到考察組織説,我身體不太好,還是把這個機會讓給其他同志吧。王彥生的一再謙讓,使他成為邯鄲市在基層組織部長崗位上任職時間最長的一個,達11年之久。
在王彥生名叫“山生”的博客裏,他寫道:“工作30年,變換過幾個地方和崗位,從未刻意追求過名利之物,常懷感恩的心對待工作和生活。捫心自問,所得幾何?和我共事或接觸過的人,説一句‘那是個好人’,我就心滿意足了。”
責編:陳昌娥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