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賈貴生:終生難忘的好領導

CCTV.com  2009年11月02日 11:5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終生難忘的好領導

賈貴生

(作者係曲周縣交通局地方公路站副站長,時任彥生同志司機。)

賈貴生

    王彥生同志任曲周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期間,我一直給他開車。在與王部長密切接觸的五年半時間裏,我真正體會了王部長的人格魅力,他是一位忠孝兩全、勤儉節約的好幹部,是一位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的好領導,是一位和藹可親、嚴己寬人的好兄長,是一位清正廉潔、敬業盡責的好公僕。

    一

    中等的身材,和善的臉龐,一件綠色軍大衣,這就是王部長給我的第一印象。他生活儉樸得讓人難以相信他是一位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1998年4月,當我第一次踏上革命老區涉縣,巍巍的高山,蜿蜒的山路,是那麼的新鮮。但當我到達目的地時,眼前是狹窄的巷道,陳舊的木門,乾淨的院落,兩間低矮平房,十多平米的客廳裏擺放著一台21寸的電視、一隻晃動的長沙發、一個簡單的茶几、兩把木椅和一個洗手盆架。我當時驚呆了,難道這就是彥生部長一家四口人所居住的地方?

    我剛認識王部長時,他就穿著從涉縣帶來的那件綠色軍大衣,這件大衣在曲周陪伴了他五個冬天。每次出門,這件大衣是必帶的,因為這是王部長唯一一件禦寒的大衣。他貼身穿的一直是那件印有“涉縣縣委組織部七一表彰”字樣的吊帶背心,早已褪色,並有好幾個窟窿,但他仍捨不得丟棄,依然穿在身上。

    二

    王部長給我講過小時候的經歷。他出生在涉縣山村,四歲喪母,吃百家飯、穿百家衣長大,從小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既當爹又當娘的情景,他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父親白天下地幹活,回來洗衣做飯,晚上給他輔導功課,他都歷歷在目。他到縣城工作後,幫父親找了個做門衛的活,這樣算是在縣城有了住所,也能相互照應。漸漸地,父親年紀大了。他看到父親一個人孤孤單單過了大半輩子,就提議父親找個老伴,但被父親拒絕了,他硬是耐心地做了父親兩年多的思想工作,最終為自己找了一個繼母,並當成自己的親媽來贍養。

    王部長不管工作多忙,每天都要打電話,親自向父母妻女問候。每逢週末回家,他都要買一些生活必需品,去看望父母。後來,由於父親視力接近失明,繼母患有腿病,為了工作與盡孝兩不誤,他把父親和繼母接到曲周,租了兩間房住下。不管工作再忙,每天都陪父母吃一頓飯,這樣一直持續了兩年時間。當時一個鄰居,聽説王部長侍奉的是他的繼母,根本不相信,就私下向我探個究竟,當得到證實後,連説“難得!難得!”

    王部長在父親和繼母面前,盡到了一個兒子的責任。同樣,在岳母面前,他始終如自己的母親來對待。每逢回家,岳母家也是必探望之處。岳母生病住院期間,他都是晚上去,淩晨回,像親兒子一樣侍奉在身邊。

    三

    王部長是一個嗜書如命的人。當時,縣委大院中都知道他的床是兩用的,一是用來休息,二是存放書籍。在王部長的床上,工具書、黨建書、中外名著、散文、詩歌應有盡有。1999年初,王部長為了學習電腦操作知識,自己花錢從市裏買回一台二手電腦及教材,利用暇余時間,對照教材進行操作學習,經常學到深夜甚至到天亮。當時,郵電局的一名電腦技術人員和一名電腦教師成了他辦公室的常客,他也成為當時曲周縣最早使用電腦辦公的縣級領導幹部之一。

    王部長是一個知識淵博的人。記得那是1998年3月的一天,當時在審計局工作的我接到通知,駕車到組織部值班。正趕上王部長要去鄉鎮調研,那是我第一次見到王部長,也是他第一次坐我的車。當時他坐在副駕駛位置,我的舉動他能看的一清二楚,我心裏不由地緊張起來。王部長上車後,帶著濃重的涉縣口音很隨和地與我聊起了家常,問我的駕齡,談汽車操控系統、工作原理等專業知識,很快使我的心情放鬆下來了。通過交談,我感到王部長對汽車的了解一點也不比我少,更對他欽佩萬分。

    四

    王部長對群眾的那份情感,既樸實,又真切。不論下鄉還是開會,只要路遇老人或小孩,他總要停下車來帶他們一段,送他們一程,也順便了解民情民意。王部長每年都要親自下村慰問困難群眾和老黨員。每個人的名字和情況,他都清清楚楚。每當組織發放的慰問金不足時,他就拿自己的工資補上。記得那是1999年的一天,我無意中在王部長的辦公桌上發現了一封來自涉縣的信,從信封上歪歪扭扭的字跡可以看出是一個孩子寫的。當時我問王部長是他女兒寄來的吧,王部長解釋説是一個他在涉縣資助了三年的小學生寄來的。他還説,對於一個山區孩子,一個月十幾、二十塊錢就夠花了,他打算長期資助下去。

    王部長經常輕車簡從深入農村調研,星期天不回老家也下農村,而且從不和任何人打招呼,叫上我開車就走,也不通知鄉鎮。他深入田間地頭、街頭巷尾,和群眾聊天,問他們莊稼長勢、收成,了解基層群眾生産生活情況以及農民對三提五統徵收的看法,並耐心詳細地給他們講國家相關政策法規。同時,認真聽取人民群眾對鄉鎮幹部工作作風和工作能力的意見和建議,為縣委提供了基層農村的第一手資料,為選拔任用鄉鎮領導幹部提供了重要依據。

    每次下村調研,他都是不聲不響地去,不聲不響地回,有時我提議順便到鄉鎮看看,吃頓飯,但是他總是説:“鄉鎮工作忙,對口單位多,主要領導都是超負荷工作,我們去了只會增加他們不必要的負擔,那樣既耽誤工作,又浪費時間”。

    王部長既怕給鄉鎮添麻煩,也怕給縣直單位添麻煩,好多縣直單位領導曾多次邀請王部長到單位轉轉,一起吃頓便飯,都被王部長婉言謝絕了。

    五

    王部長有著高尚的品行操守,堅持高調做事、低調做人。他父親在石家莊住院的一個月時間裏,王部長多次都是下午下班去,早晨上班回,晚上住在醫院,侍候老人。並且囑咐我:“不要對任何人提起此事,他們工作都很忙,知道了定會看望,那樣就不好了”。最後,就連部內幾位副部長都不知此事。王部長岳母去世後,沒有向任何人打招呼,就連女兒結婚,也是組織部部分同志通過其他途徑得知後,才前去祝賀。平時,他遇有身體不適,總是白天帶病工作,晚上在辦公室輸液治療,第二天照常上班,只讓我和通訊員知曉,不讓任何人知道。

    王部長作為組織部長,堅持原則,為官清廉,不謀私利。記得曾經有一位股級幹部想晉陞為科級幹部,通過關係找到了王部長,説明關係和來由後,放在辦公室2000元。第二天,王部長和我一起把錢送到了該同志家,並教育該同志:“只要工作幹得好,組織就會考慮你的,幹好工作才是對組織的最大貢獻”。 為了照顧該同志面子,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影響,王部長當時沒有急,後來一直也沒提這事,更不讓我聲張。

    王部長已經離我們而去,但至今我仍忘不了那件陪伴他多年的綠色軍大衣;仍忘不了他那印有“涉縣縣委組織部七一表彰”字樣的貼身吊帶背心上的瘡孔;仍忘不了週末回家路上在沙洺路邊吃的皮扎和拉麵;仍忘不了他每天打向父母、妻兒的問候電話……

責編:陳昌娥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