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一日千里:看60年出行變遷

 

CCTV.com  2009年09月16日 14:0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俗話説出了人們對交通的關注,也從側面反映了交通條件的提升可以帶來更多的實惠和利益。出行、道路、交通工具,每天都伴隨在我們左右。出門、回家,只要我們參與社會行為,只要我們邁出門口,“交通”就緊緊跟隨我們到達任何一個地方。

    從建國初期,“晴天一腳土,雨天一腳泥”,“出行基本靠走”,“驢馬車”仍大行其道的出行狀況,到如今姚家園路、朝陽北路、朝陽路、青年路、機場二通道等多條市區級主幹道貫穿,各種交通工具並行的一派繁榮景象,出行條件的變遷已經深深地改變了平房人的生活。

    這60年,公共交通得到飛速發展。如今的平房地區,再也不是建國初期只有一趟50路公共汽車。現在,就只在姚家園路上,來往平房地區的公交線路就有十余條。加上朝陽北路、青年路等主幹線上的公交車,途經平房地區的公交線路有30余條,不到十分鐘就有一輛公交車進站。而419路、126路、673路等公交車的總站或停車場也都設在平房地區。短時間的公交車輛間隔,讓居民們的出行變得不再困難。上世紀70年代人們一窩蜂地擠公共汽車的狀況也一去不復返。

    姚家園路南,從平房西口到黃杉木店路幾百米之間,各種名牌汽車4S店也已經開到了10余家。雪鐵龍,起亞、奧迪、別克、斯巴魯、紅旗,從國産到進口,從家用車到商務艙。隨著人們經濟能力的提高,汽車開進尋常百姓家。現在,擁有私家車已經不是新鮮事了。

     

     

公共交通:從燒炭木車到飛機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柏油路根本沒有 出行基本靠走     

    “剛建國時候,去趟東大橋買東西,一去一回要4個小時呢!”宋後昌今年76歲,現住在姚家園西社區。回憶起年輕時候的道路交通條件時説,那時候出行,絕對是個苦活。

    宋大爺生長在姚家園村,解放前這裡全是土路,只要一下雨,土自然就變成了泥。建國後,有的土路被鋪上了石子,稍稍改善了道路狀況。出行的時候,碰上下小雨,也就稍稍強了一點。

    1955年,平房地區的青年路開始施工。為什麼叫做青年路?宋大爺説:“那個時候,修路的都是年輕人,20歲左右的,所以就把路名叫做‘青年路’。那個時候的青年路和現在的青年路相比可是天壤之別。既沒有這麼寬,也沒有這麼長,還沒有延伸到姚家園路上。至於路麵條件,就是在土地上面鋪上石子,但是在當時來講,這就是相當好的馬路了!”

    説起出門,宋大爺嘆了口氣:“去哪都是走!全靠兩條腿!要説像現在這樣,到處都是公交車,想都想不到!那會兒全北京也沒多少汽車啊!我出門就趕驢車,套上一頭驢,這就是好點的交通工具了!”

    宋大爺那會兒去遠一點的地方都是趕著大車去。那會兒,去甘露園,宋大爺就帶上幾個路人,每個人兩三毛錢,搭上四五個人,一起就拉過去了。一天下來還能賺上一兩塊錢給家裏補貼。提到公共交通,當時的公共汽車是燒炭的木車,車上有個鍋爐,半個多小時才有一趟,並且裝不了多少人,所以坐的人也不多。

    平房路(原350路)是地區最早的一條馬路,西起朝陽門,北到電臺,是解放前日本人修建的。也是平房村民進城的必經之路。

    説它是馬路,其實也只是由簡易碎石鋪成的。每天路上行駛的唯一的機動車就是50路公交車(就是後來的350路)。

    “那時的公交車特別小,黑色的,還是燒柴火的,速度也非常慢,只能乘10多個人,裏面沒有座位,只能站著,個子高的人乘公交車特別容易磕頭。”平房村田有才大爺説,就這條件,對當時的人都是非常奢侈的事情。

    “那時候坐一次公交車由姚家園到東大橋需要5分錢,可是當時一斤豬肉才6毛錢。”田有才今年正好60歲,是共和國的同齡人,他説,村裏人進城,一般都是走路,因為東大橋那裏有一個市場,所以一般村裏人進城,最遠也只到東大橋。“每天沿著姚家園路一直走,走到頭就是東大橋了,一般我們需要走一個小時,沒有人覺得累,因為大家都這樣。”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道路依然難走  公交極端搶手          

    説到道路的發展,李連阿姨頗具發言權。她把自己30多年的青春歲月全部貢獻給了首都的公交事業,從開長途公共汽車到教別人開車,對路況的變遷,李阿姨可以説是看在眼裏,開在腳下。

    李連1966年開始開公交汽車,也是為數不多的女司機之一。據李阿姨介紹,那會她開的是長途車,從安定門到大興黃村都算是長途。而現在,這段路程已經不算啥了。六十年代的時候,每天上午一趟車,下午一趟車,晚上就住在大興,第二天再回來。

    一次李阿姨出車在南苑機場路上,那條路當時是鋪的石子,雖然平時走起來還可以,但是一下雨,就會把石子下面的土沖走,而上層的石子就成了一道道溝壑。

    那次李阿姨開返程車,在回來的途中,瓢潑大雨導致本身就已經溝溝壑壑的路面積水嚴重。用李阿姨的話説:“一開車門就全是水!”由於路的兩邊是地勢較低的民房,所以一過車,水浪就往兩邊的民房院裏涌。院裏的人們就拿著鐵锨和鎬把站在路中間,不讓汽車通過。而此時,路上已經有很多輛車被截在黃村無法返回。李阿姨也被堵在路上,想到母親一個人在家裏照看孩子,上有老,下有小的她硬是什麼都沒顧,踩著油門,一路就闖了過去。如今,李阿姨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説:“我就跟開著摩托艇一樣!真是管不了那麼多了,我必須回家!那會兒路不好,沒辦法啊!”

    還有一年冬天,李阿姨去河北文安壩縣,路面就像魚脊背一樣,又恰逢下雪,路面滑得要命。只要稍稍一偏,車子就會滑到路邊的溝裏。李阿姨一路上始終挂著二擋,握緊方向盤,開了5個小時才到目的地。下車後,兩腳已經被凍得走不了路了。

    現在,李阿姨不再開汽車,但是回憶起當初受的罪,李阿姨感嘆道:“唉!那會是苦啊!你看現在的公交車,從裏到外條件那麼好,司機舒服,乘客也舒服,大不一樣啦!拿過去相比,能比嗎?”     

    馬祖英阿姨今年68歲,提起七八十年代是如何出行的,她記憶猶新。那時馬阿姨家住在陶然亭公園北邊,別看是城裏,到六十年代,照樣全是土路,只要下雨,照樣都是泥。“哪有公路去!”馬阿姨不禁感嘆道。1961年,馬阿姨參軍去了福建,臨走時她的記憶是沒有像樣的路,從小上學都是走著去,那長度放在現在可是十幾站的路途。1969年,馬祖英回到北京,這不到10年的時間,北京的路變寬了,原來菜市口那邊的小馬路已經變成了柏油馬路,也變寬了。

    雖説是道路條件漸漸有所改善,但是出行,依然是麻煩重重。七十年代,馬祖英在光華木材廠上班,早上給孩子帶到託兒所去。為了避免早上高峰期的時候公共汽車上人多而擠到孩子,馬阿姨那時候天天早上4點多就起床,去趕5點多的早班車。有一次,下車的時候由於人太多了,沒做好準備的馬阿姨被人流從車上硬是擠了下去。結果是沒站穩,馬阿姨抱著孩子摔倒在地上。回憶起來,馬阿姨説:“哎呀!當時幸虧是沒有磕到馬路牙子上,人就是多啊,一到站,那就是上百號人圍上來擠!下車也是,有時候你不想下車都能讓人擠下去!”

    還有一次,馬阿姨單位發了電影票,晚上,她就帶著孩子坐車去電影院。但是車上擠得不可開交,挪動身子的地方都沒有。結果到了電影院,馬阿姨才發現放在挎包裏的錢包和電影票全被人偷走了。由於是全單位包場看電影,馬阿姨和檢票的人好説歹説才進去看了電影。“當時車上人多,我那挎包一擠就給擠到旁邊去了。你又騰不出身子來,還得看著孩子,根本就顧不上了。就這麼著,讓小偷鑽了空子,得了手!那時候,你不坐車太遠,坐車又麻煩,説是受罪一點都不誇張!”

    到了八十年代,北京的道路交通可就眼看著起了變化。李連阿姨説:“隨著改革開放,能看到路面的變化了。很多路都修的很好了,開著車再也不用怕下雨下雪了!”

    當時馬祖英總是坐23路公共汽車上下班。坐在車裏,透過車窗,就能感受到首都的變化。道路兩邊的小平房開始慢慢的拆除,相對的馬路也開始拓寬。馬阿姨説:“這一天一天的,從車窗裏就能看到視野開闊了,建築物都變了!”

    從這些事例和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行條件的緊張和落後,但是我們也能感覺到,一切都在慢慢的發展,變化。     

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

交通上天入地  出門地鐵飛機     

    劉震是北京公交419路車隊的隊長。他幹了近30年公交工作,叔伯姥爺到母親也都把自己奉獻給了首都的公交事業。

    説起首都交通的發展,劉隊長如數家珍,説得頭頭是道。

    1982年,劉震參加工作,在公交車上售票。七十年代的擠公交現象也一直持續到那個時候。劉隊長説:“我當初在116路公交車,從和平裏到永定門。早高峰的時候,每天在車上都能見到十幾二十個大衣釦子!全是人們擠掉的!每天等乘客下了車,從車廂後面往前一走,地上肯定能撿到,不管大小,全都給擠下來了!我當時可撿了不少這扣子。這在我印象中是相當深刻的!” 劉隊長回憶自己小的時候上學,由於公交車間隔時間長,所以乾脆走著上學。經常是走到學校後,公交車還是沒有過來。

    從九十年代開始,老百姓的出行條件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用劉震的話説是交通狀況“面目全非。”柏油馬路,仿佛突然間就躺在了地上。公交線路逐漸增多,地鐵也開始貫穿地下。尤其是從1998年以後,首都的交通條件進入了一個新的高速發展階段。

    而當初公交之所以那麼擠,是因為公交車太少了。他説,八十年代的時候“北京市一共也就有70多條線路。”

    那時候,只有一條“50路”公交車線路通過平房地區。可現在,屈指一數,途經平房地區的公交線路就有三四十條。而在朝陽北路上,北京地鐵6號線也在緊鑼密鼓的施工中。

    據劉隊長介紹,當初像50路這樣的公交線路定下來以後,二三十年都不會改變,然而現在,公交線路則會根據居民的需求改變,以適應老百姓的需要。

    現在,我們再看看公路上行駛的公交車輛,單從車輛硬體設施來看就是今非昔比。

    劉隊長介紹,每輛車的輪胎都是米其林的,單是一套輪胎就要好幾千塊錢。並且大部分的車輛都應用了CAN技術,即在車輛發生故障或者事故的時候,通過電腦檢測,就可以正確的完成診斷,確定車輛哪個部位運轉不正常,所有數據都會被導出。

    此外,在車輛的維修等各方面都提高了工作效率。進到車內,滾屏顯示車站,空調帶來冬暖夏涼。     

    除了公共汽車,地鐵、輕軌、飛機等公共交通工具也日益快捷舒適,改善了居民的生活。

    六十年代,馬祖英去深圳就是坐的火車去,這一路上,要在上海停一次,在江西停一次。而且車速慢得很,單程時間就要一個星期。“那車裏條件也不行啊,車上頂多就有個暖壺,一個電扇!簡陋得很!”

    由於馬祖英當初只有20歲,周圍又都是陌生人,自己在車上只敢在上鋪呆著,床都不敢下。“那會兒小,啥都不懂,到哪都是不認識的人。就連吃東西也是在上鋪自己偷偷吃!到了車站就更害怕了,我記得江西那塊比較落後,下了車很多乞討要飯的人就會過來衝你伸手,因為我當時參軍穿軍裝,他們就覺得我能幫助他們。到處都是陌生人,車站秩序也不好,可把我嚇壞了!”

    七十年代有一次馬阿姨去天津看望父親,也是坐了兩個小時才到。車上條件雖説有改善,但也沒有好到哪去。“你看現在這京津快線,半個小時就到天津,跟遛彎似的!有的人説晚上去天津吃飯,吃完就回來了,這在過去哪有的事情啊!一轉眼幾十年過來了,誰能想到這交通條件能發展成這樣啊!2007年我去南京看兒子,就坐的D字頭的車啦!真是好,你看那車廂裏的條件。多棒啊,要啥有啥!”

    回憶起第一次坐北京的地鐵1號線,馬阿姨説:“那會新鮮啊!這火車還能在地底下跑!又快又穩,可興奮呢!但是那會兒票貴、人少。可是你看現在,坐地鐵是多普通的事情啊,想到哪到哪!眼看著新建的6號線線路在社區這兒就有一站,我都等不及了!”

    火車還嫌不夠快?如今,老百姓坐飛機出個門也不算啥新鮮事。機場二通道修到家門口,幾十分鐘到機場,坐上飛機天南海北轉瞬即達。詩裏説的“天塹變通途”“千里江陵一日還”擱現在全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

     

私人交通:從自行車到私家車

     

父輩騎著自行車結婚 孩子結婚開上小跑車     

    1970年,21歲的田有才結婚了。那天,他和親戚們騎著10輛8成新的自行車到通縣去接新娘子。沿著新近修過的平房路,一路上由10輛自行車組成的車隊成了路上最亮麗的風景線。

    “每個人看到我們,都要停下手中的活看看。”那時在路上看到10輛自行車,“和別人聊天時,都可以拿這個來炫耀,更不用説用來接新娘子了”。

    您可別認為搞來10輛自行車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這可是集全村之力才借到的自行車,整個平房村也就這10輛自行車。在70年代,誰家要是有輛自行車那肯定是家裏有人在城裏當工人。

    據田有才回憶,當時因為哥哥和姐姐都在城裏當工人,他們每人都有一輛自行車,就是兩輛車,剩下的車都是和村裏人借的。“平時就一直注意觀察,看到誰家有自行車就記下來,等到定了日子,頭半個月就得挨家挨戶地去借,説哪哪天要用車,希望對方把車空出來。結婚頭一天晚上,家裏人就要挨家挨戶去收車了,哪個人騎哪輛車都要記好了,接完親回來還要檢查一下車子的情況,然後再一一還給鄰居。”

    1994年田有才女兒結婚時,女兒可是坐著轎車出嫁的了。“女兒的婚車一共6輛,其他5輛車就是普通的夏利和麵包,不過頭車是一輛加長凱迪拉克。”

    田有才告訴記者,90年代並不像現在這樣,想找婚車可以直接到婚慶公司租,那時都得自己想辦法。“那時很多人家都跑出租,所以借一輛夏利車還是非常容易的,這樣七湊八湊的我們就找到了5輛車,有夏利車,也有麵包車。不過在找頭車的時候我們還是遇到了問題。頭車通常都要好一點,可是我們借來的幾輛車檔次都差不多,好在當時有親戚在外事局工作,自告奮勇説幫忙找車,結果就把單位裏的凱迪拉克給開來了。”

    果然,女兒結婚的當天,女婿坐著一輛加長的凱迪拉克汽車來接女兒時,還真把田有才鎮住了。“雖然以前也聽説過凱迪拉克特別長,不過看到實物,還是出乎想象,村裏很多人看到這輛車都覺得新鮮,圍著車不停地打量。”

    2006年田有才的兒子結婚了,他的婚車隊伍相比姐姐也更加壯觀。“一共12輛車,頭車是一輛三菱跑車,剩下的則是11輛紅旗車。”田有才告訴記者,兒子結婚的時候,都沒用自己操心,婚車都是兒子自己找的。“兒子自己有一輛紅旗車,他還參加了一個紅旗車友會,一位車友聽説兒子要結婚時,就把所有車友的車都借了出來,車友們還自告奮勇給兒子開婚車。”

    奧運期間,因為北京市車輛限行,兒子為了方便出行就又買了一輛別克商務車。“兒子的兩輛車尾號都不一樣,可以經常換著開。”説起兒子,田有才一臉自豪。

     

責編:孫冰岩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