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名:日本國 (Japan)
國名釋義: 日出之國;譽稱:櫻花之國
國旗:太陽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為白色,正中有一輪紅日。白色象徵正直和純潔,紅色象徵真誠和熱忱。日本國一詞意即“日出之國”,傳説日本是太陽神所創造,天皇是太陽神的兒子,太陽旗來源於此。
國徽:圓形,繪有16瓣黃色的菊花瓣圖案。菊花圖案也是皇室禦紋章上的圖案。
國歌:《君之代》
國花:櫻花
國鳥:綠雉
國石:小晶
主要節日:天皇誕辰日:12月23日(明仁天皇生於1933年12月23日)
自然地理:位於太平洋西岸,是一個由東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島國。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俄羅斯相望。陸地面積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其它6800多個小島嶼。領海面積310000平方公里。與俄羅斯存在“北方四島”(俄方名為“南千島群島”)領土爭端,與韓國存在竹島(韓方名為“獨島”)領土爭端。山地和丘陵佔總面積的71%。全國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區。富士山是全國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溫泉遍佈全國各地。境內河流流程短,最長的信濃川長約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積672.8平方公里。由於地處海洋的包圍之中,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夏秋兩季多颱風,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氣溫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達4000毫米以上。
人口:約1.28億人(截至2005年10月1日)。
民族與宗教:主要民族為大和族,北海道地區約有2.4萬阿伊努族人。通用日語,北海道地區有少量人會阿伊努語。主要宗教為神道教和佛教,信仰人口分別佔宗教人口的49.6%和44.8%。
首都:東京(Tokyo),人口約1229萬(截至2003年2月)。東京1月平均氣溫3℃,8月氣溫為25℃。
國家象徵:天皇明仁(Akihito),1989年1月即位,年號“平成”。
國家政要:首相安倍晉三 ,2006年9月任職;參議院議長扇千景,2004年7月當選;眾議院議長河野洋平,2003年11月任職。
行政區劃:日本的都、道、府、縣是平行的一級行政區,直屬中央政府,但各都、道、府、縣都擁有自治權。全國分為1都(東京都:Tokyo)、1道(北海道:Hokkaido)、2府(大阪府:Osaka、京都府:Kyoto) 和43個縣(省),下設市、町、村。其辦事機構稱為“廳”,即“都廳”、“道廳”、“府廳”、“縣廳”,行政長官稱為“知事”。每個都、道、府、縣下設若干個市、町(相當於中國的鎮)、村。其辦事機構稱“役所”,即“市役所”、“町役所”、“村役所”,行政長官稱為“市長”、“町長”、“村長”。43個縣是:愛知、宮崎、秋田、長野、青森、長崎 、千葉、奈良、福井、新舄、福岡、大分、福島、岡山、岐阜、佐賀、愛媛、沖繩、群馬、?玉、廣島、滋賀、兵庫、島根、 茨城、靜岡、石川、?木、岩手、德島、香川、鳥取、鹿兒島、富山、神奈川、和歌山、高知、山形、熊本 、山口、三重、山梨與宮城。
簡史:公元4世紀中葉,日本出現統一的國家──大和國。5世紀初,大和國發展到鼎盛時期,勢力曾擴大到朝鮮半島南部。公元645年發生大化革新,倣照唐朝律令制度,建立起天皇為絕對君主的中央集權國家體制。公元12世紀末進入由武士階層掌握實權的軍事封建國家,史稱“幕府”時期。19世紀中葉,英、美、俄等國家迫使日本簽訂許多不平等條約,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激化,實行封建鎖國政策的德川幕府統治動搖,具有資本主義改革思想的地方實力派薩摩和長州兩藩,在“尊王攘夷”、“富國強兵”的口號下倒幕。1868年,革新派實行“明治維新”,廢除封建割據的幕藩體制,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恢復天皇至高無上的統治。明治維新後,日本資本主義發展迅速,對外逐步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1904年挑起日俄戰爭;1910年侵吞朝鮮。1926年,裕仁天皇登基,日本進入昭和時代。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1945年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戰後初期,美軍對日本實行單獨佔領。1947年5月實施新憲法,由絕對天皇制國家變為以天皇為國家象徵的議會內閣制國家。
日本的政黨: 戰後日本實行“政黨政治”,代表不同階級、階層的各種政黨相繼恢復或建立。目前參加國會活動的主要政黨有自民黨 、民主黨 、公明黨、日本共産黨、社民黨、保守新黨等。
經濟:日本是一個經濟強國。礦産資源貧乏,除煤、鋅有一定儲量外,絕大部分依賴進口。主要資源依賴進口的程度為:煤95.2%,石油99.7%,天然氣96.4%,鐵礦石100%,銅99.8%,鋁礬土100%,鉛礦石94.9%,鎳礦石100%,磷礦石100%,鋅礦石85.2%。森林面積2526萬公頃,佔國土總面積的66.6%,但木材55.1%依賴進口,是世界上進口木材最多的國家。水力資源豐富,水力發電量約佔總發電量的12%左右。近海漁業資源豐富。工業高度發達,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工業總産值約佔國內生産總值的40%,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區,京、阪神、中京和北九州為四大傳統工業區,後又出現北關東、千葉、瀨戶內海及駿河灣等新興工業地帶。日本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確立了貿易立國的發展方針。"入關"後,日本開始取得和其他締約方同樣的平等地位。按照關貿總協定最惠國待遇的基本原則,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進行自由貿易,為日本對外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創造了有利的國際市場條件。此後,日本對外貿易迅速增長,主要貿易對象為美國、亞洲國家和歐盟國家。日本財政年度從當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2002年國內生産總值約4. 2萬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産總值約32900美元。
軍事:二戰後,美軍對日實行單獨軍事佔領,日本舊軍隊全部解散。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支持日本發展軍事力量。日本防衛的基本政策是:在和平憲法下,實行專守防衛,堅持日美安保體制,確保文官統治,遵守非核三原則,有節制地增強防衛力量。1976年制訂《防衛計劃大綱》,提出防衛總體設想和擴軍方針:保持均衡發展的防衛態勢,堅持重視質量的建軍原則,使之能獨立應付有限的小規模戰爭。至1990年已基本達到大綱所定指標。1990年12月,日本內閣會議批准了新“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1991-1995年),規定5年軍費總額為22.75萬億日元,計劃的重點是注重質量,提高武器裝備水平,加強後勤、情報、通信建設,更多地承擔駐日美軍費用等。1995年11月日本政府又批准總額約25.1萬億日元為期五年的新《防衛計劃大綱》。2000年12月,日本政府制訂了新一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2001-2005年),總經費高達25.16萬億日元。1954年頒布《防衛廳設置法》和《自衛隊法》,正式建立陸、海、空力量組成的自衛隊,並成立防衛廳。內閣首相對自衛隊擁有最高指揮監督權。1956年成立國防會議。1986年7月“安全保障會議”取代原“國防會議”,負責處理各種突發事件和一切與國家安全有關的重大事宜,由首相任主席。防衛廳隸屬總理府,長官由文職人員擔任,受首相之命,通過陸、海、空軍幕僚長(參謀長)統帥陸海空自衛隊。統合幕僚會議(參謀長聯席會議)是防衛廳長官的輔助機構,負責擬定和調整三軍的作戰、訓練和後勤補給計劃,蒐集分析軍事情報。2006年3月27日,日本防衛廳設立統一指揮陸海空自衛隊的統合幕僚監部(聯合參謀本部),取代過去的統合幕僚會議。日本陸海空自衛隊的幕僚長過去分別聽從防衛廳長官指揮,各自向所屬自衛隊下達命令。今後,統合幕僚長將在防衛廳長官授權下,統一指揮陸海空自衛隊,並在“緊急”情況下組建“統合任務部隊”,執行彈道導彈防禦、大規模地震救災、國際救援等任務。自衛隊實行志願兵役制。陸上自衛隊服役期為2至3年,海、空自衛隊為3年。根據本人希望可延期服役期一次(2年)。2003年度軍費預算約48000億日元,約佔當年預算總額817891億日元的6%。2006年6月,日本政府通過了將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的法案,並提交國會審議。同年12月15日,日本參議院全體會議投票通過了將日本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的相關法案。由於眾議院此前已經批准了這項法案,所以在獲得參議院的批准後,相關法案將正式生效。從2007年1月9日起,防衛廳正式升格為防衛省,防衛廳長官也隨之升格為防衛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