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社會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張藝謀回應《三槍》批評:我拍什麼不墮落?

 

CCTV.com  2009年12月18日 09:2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鳳凰網  

張藝謀:那我拍什麼不墮落呢?

《三槍》上映後爭議不斷。

  東方早報12月14日報道 十年前,當穿著紅肚兜的章子怡,自作主張跟著張藝謀走上柏林領獎臺時,許多人曾在心裏替大師張藝謀一聲嘆息。十年後,人們驚訝地發現,穿著紅肚兜的小瀋陽大搖大擺地在挂著“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的張藝謀新片《三槍拍案驚奇》裏擠眉弄眼……孫紅雷説,十年前《我的父親母親》時代的張藝謀,一臉“階級鬥爭”的表情,苦大仇深的。可到了《三槍》裏,導演每天都很快樂……當很多人還在把張藝謀當作第五代的領軍人,當作中國大片時代的開拓者,當作中國電影界的大師在膜拜之時,張藝謀卻在繼續走著自己“總鬧劇本荒,不為前途做戰略性部署”的導演之路。他會告訴你,《英雄》跟《三槍》都只是一個偶然,拍電影更只是一個傳説。“等《三槍》宣傳結束,我就‘華麗轉身’,重回我的知青年代,去拍我的《山楂樹》。”

  《三槍》有個命題

  就不錯了

  為《三槍》宣傳,是近年來張藝謀接受媒體採訪最勤快的一次。連續兩天在上海的密集活動和採訪,59歲的張藝謀始終精神奕奕,很少要休息。他自嘲説,做導演就是一陣一陣,拍戲時可以“躲著不見人”,到了宣傳期,就得像勞模一樣,不喊累不喊苦。連續的採訪,讓張藝謀對各種問題的答案都有了腹稿。當然,偶爾也會遇到準備之外的問題,這時的張藝謀會看著賓館的落地窗,凝視遠方,而後慢慢地現想現組織一個匹配的答案。

  當張藝謀談及“電影就是讓觀眾走進電影院,度過愉快的兩個小時。而後在寓教于樂中,再傳遞一點信息和感悟,不能有太大的野心”,早報記者順勢提問:那《三槍》首先要傳遞給觀眾的是什麼?

  張藝謀沉默了一小會兒,思索著看著遠方,仿佛這個答案他也剛剛開始尋找。過了一會兒,他以緩慢的語速一字一句地回答:“在90分鐘的長度中,體會搞笑和懸疑的雙重情緒轉換,我喜歡!”找到了突破口後,張藝謀組織語言順溜了很多,“一會緊張嚇人,一會兒笑,這樣兩種情緒的轉換,挺難的。第二個想傳達的就是命運的荒唐。到最後每個人都做錯了,死前喊的人也錯了。這在科恩兄弟的電影裏是主體情節,我把這個強化了,拿來做主題——命運的荒誕就是偶然改變了一切。”説完這兩點,張藝謀釋然地説:“我覺得可以了,有個命題不錯了!”

  《三槍》是墮落?

  那我拍什麼不墮落呢?

  2009年伊始,完成了奧運會開閉幕式總導演工作的張藝謀想拍電影了,而且希望趕在年底上映。那時他還沒有看到《山楂樹之戀》的劇本,而《金陵十三釵》因為國外演員的檔期問題,一時半會兒也啟動不了。一邊鬧劇本荒,一邊又不想錯過2009年的張藝謀,腦子裏想到的第一方案就是學習馬丁西科塞斯改編《無間道》那樣,直接改編電影,那樣會比改編小説更快更直接,而且不跌份。首先想到的是科恩兄弟的作品,理由是“科恩兄弟的作品格局不大,人物少,容易在一年之內完成,而且我很喜歡科恩兄弟的電影的那種氣質”。想買《老無所依》,但版權手續太過複雜,於是作罷。最後,《血迷宮》成了最佳選擇。

  如果不是張偉平提議小瀋陽,老謀子是準備照本宣科,只是給《血迷宮》換個中國的時代背景。但因為是賀歲片,因為張偉平提議了小瀋陽,激發了張藝謀“二度創作”。“我考慮用小瀋陽,不是從商業角度,而是覺得,把科恩兄弟的作品拿來變一個味兒,這是挺有挑戰一個事兒。”

  在這番《三槍》誕生記裏,張藝謀曾妥協了多少,他又自我擰巴過多少,沒人知道。可以肯定的是,如今張導已找到了自我坦然的理由:“誰拍我的《紅高粱》,完全都照著來,只是變成了非洲一群黑人,那多沒勁?我現在想,科恩兄弟看了《三槍》,發現完全不認識,那多好玩的事!這不是好壞的問題,也不是成敗論英雄,至少你小子敢,你敢這樣,我喜歡這樣的挑戰——風馬牛不相及的題材和形式,但我給混搭在一起了,要知道,混搭可是很時髦的!”

  但在評論界眼中,《三槍》被看成是電影大師張藝謀一次“墮落”的表現。對此張藝謀直接反問:“那我拍什麼不墮落呢?下一部我走文藝路線,拍《山楂樹》,是不是就不墮落了?”

  《三槍》沒有做偉大感

  沒有拿姿態

  “我是一個沒有戰略性部署的導演,看到什麼我就拍什麼,當年什麼感動我,讓我有想法我就拍,過了也就過了。”張藝謀説,如今電影的環境不如15年前,第五代正當紅時,沒有那麼多好的小説等著被改編成電影,“現在電視劇更強勢,好多作家才有一個故事大綱就被買走了,而且是高價。這樣的市場也逼得很多人直接奔著三十集的電視劇在寫作,如果要改成電影,那就得傷筋動骨。”

  因為劇本荒,讓張藝謀在只有一年時間的情況下,只能選擇《三槍》。而另一個説不出的理由,恐怕還是對“賀歲檔”三個字的重新認識。2008年末,馮小剛用一部低成本的《非誠勿擾》在賀歲檔取得3億多元人民幣的票房,可謂跌破業內業外人士的眼鏡。而在談起賀歲檔時,張藝謀也不諱言對馮小剛的敬意:“在這個檔期,有人成功了,像小剛導演,這個檔期的大腕。大家都接受,這個就了不起。”

  雖然暫時沒有計劃跟馮小剛在賀歲檔一較高下,但張藝謀也想用一部打著賀歲旗號的電影,試水這個檔期的深淺。也因為有了賀歲片三個字的護航,張藝謀自認這一次的《三槍》“沒有做偉大感,沒有拿姿態,不敢説自己做史詩,寄託了偉大的理想抱負和人文精神”。説穿了,《三槍》就是博觀眾一樂。而從目前首日點映票房1011萬元,第二日2200萬元,第三天3300萬元呈現絕對增長勢頭的票房來看,《三槍》的確在觀眾中達到了“賀歲”效果。這也讓張藝謀在昨日接受採訪時,對近期評論界的質疑聲音有了最鏗鏘有力的回應:“在沒有硬性機制來調研觀眾的時候,票房數字可以作為一個參考。如果票房高還不能代表‘觀眾’,那‘觀眾’就不存在了。我希望那些只寫文章不出書齋,只求觀點不去看現實的人要走近‘觀眾’。”

  (本文來源:東方早報作者:劉嘉琦)

責編:扈玲娟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