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論
12月7日晚,湖南湘鄉育才中學發生一起踩踏慘劇,當天晚自習下課後,1名女生下樓時滑倒,後面潮水般湧來的人群,一層疊一層地壓了上去……結果導致8名學生不幸殞命,26名學生受傷。
一段普普通通的樓梯竟然瞬間吞噬了8條鮮活的生命,此情此景何其慘烈!一位倖存者事後在病床上回憶説,“我當時根本沒辦法動彈,更可怕的是,我感到呼吸極為困難,於是,我張大嘴巴,通過左邊的一個小空隙透過來的一絲涼風維持呼吸。”
8朵生命之花的悽然凋零令人揪心,不過,更令人揪心的是,多年來,類似校園踩踏悲劇頻繁發生,而且迄今為止,尚看不出悲劇有被遏止的趨勢。就在上月25日,重慶彭水縣桑柘鎮中心學校剛發生了一起學生踩踏事件,造成15名學生受傷。校園本應是我們社會中最安全的地方,是孩子快樂無憂的烏托邦,可它為何總是逃不出死亡的陰影呢?
或許,每一起事故都有其“偶然”性,可當一場場事故幾乎以相同情節一再上演時,這背後是否存在必然的因素。
例如,在多起校園踩踏事故中,學生下樓時突然跌倒往往成為事故的導火索,可是學生下樓為什麼容易跌倒呢?難道僅僅是因為“不小心”,有沒有其他客觀因素,如,是不是因為樓梯臺階不防滑,是不是因為臺階寬度過窄、高度過陡,是不是因為樓梯間的燈光不夠明亮……顯然,僅僅這一個細節,就值得組織專家去做專門的調查和論證。
例如,湘鄉踩踏事故中,雖然有四個樓梯口通向一層,因為當晚下雨,學生為避雨,幾乎都選擇位於教學樓與學生宿舍最近的一個樓梯口,導致人流的高度聚集。一場雨就導致學生下樓秩序大亂,教學樓的規劃設計是不是需要反思?不僅是湘鄉育才中學,我們所有的中小學教捨得設計,是否都把惡劣天氣等偶然因素考慮進去,對學生安全做了無微不至的防護,這顯然是需要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回答的問題。
除了樓梯、扶手,照明設備、安全出口等硬體因素之外,學校的管理制度也是需要檢討的,如湘鄉踩踏事故中,幾千學生同時下晚自習涌向樓道,無疑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同時學校還規定,21時10分下晚自習,21時30分就必須熄燈就寢,如此短暫的時間留給學生返回宿舍準備就寢,顯然更加大了安全風險。在學校裏,不人性的管理制度帶來的顯然不僅是“不方便”而已,有時,它其實是人命關天的,但是,有多少學校,有多少地方的教育部門意識到這一點了呢?
校園踩踏事故頻發,這更暴露出學生的安全意識和逃生技能嚴重缺乏的問題。在湘鄉踩踏事故中,學生下樓的秩序極其混亂,雖然樓梯上已瞬間擠成了一片,可後面的學生絲毫沒有感覺到危險,仍然懵懵懂懂加入到人潮中,當樓梯上層層疊疊壓著的人,充斥著刺耳的呼救聲時,學生並未有及時的、有組織的自救行為,白白耽誤寶貴的救援時間。
當然,我們不該責問這些年幼的孩子,需要反思的是學校和教育部門,湘鄉市踩踏事故調查組説,育才中學對學生進行過常規的安全教育,可我們為何一點看不出教育的效果,這樣的“安全教育”不是走過場又是什麼?各種校園事故頻發,特別是汶川地震後,全社會都呼籲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可教育部門有沒有認真去做,有沒有對孩子的安全盡心盡責?加強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教育部亟須拿出更紮實、細緻的實施方案,回應公眾的期待。
責編:唐亮
相關鏈結: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