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警方在南湖職校二分校門口兩邊拉起警戒線 來源:新聞晚報 記者 錢朱建 王翔 現場圖片 轉自:中國新聞網
10月27日晚,上海南湖職校二分校學生打人事件有了新進展。打人的熊某承認打人事實並認錯;學校和市教委表示,將依照校規對打人者做出嚴肅處理,但不會開除;而被打女生也開始正常上學。
雖然教育部門呼籲網友給兩個未成年人一點空間,不要過度關注,然而這一觸目驚心的校園暴力事件造成的社會影響,顯然還未散去。
事件回放
少年暴力視頻惹公憤
10月23日起,一段約5分鐘的手機視頻在多個網站流傳:在上海城區一條僻靜弄堂裏,一名身穿T恤的少女毆打另一名身穿白衣的少女,扇耳光、扯頭髮、踩踢,甚至助跑10米飛腿踢其後腰,被打者則表情木然,一群同齡人在旁起鬨、用手機拍攝。
此段視頻一齣,引起網友憤怒。視頻中被稱為“熊姐”的打人女孩的姓名、學校、住址、電話、QQ號、博客地址等資料很快被“人肉搜索”。
經校方了解,打人事件發生在今年8月25日,事發地點為黃浦區,但具體原因仍不清楚。打人的熊某在躲避一天后,隨同家長一起回校,向學校和教育部門認錯。不過,讓學校和教育部門為難的是,在最初的調查中,打人的熊某和被打的孫某都堅稱當時只是“鬧著玩”,是“遊戲”;至於打人的具體原因,熊某否認是此前網上流傳的“為了爭男友”,被打女生則一直沉默,不願多説。
更讓人意外的是,在視頻中表現得十分跋扈、有了“暴力熊”之名的熊某,在鄰居、同學和老師看來,平時還算乖順。在學校,熊某成績一般,偶爾有曠課的情況,與同班同學交流不多。在她家居住的小區,有鄰居反映,她進出很少説話,有時還會和大人打招呼。
專家説法
呼喚理性反思 不要簡單宣泄
桑標(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學院副院長):青少年的攻擊性行為並不新鮮,只是網絡時代有所放大,暴力程度有所升級。暴力視頻事件與電影電視、網絡遊戲中過多渲染的暴力情節有關。青少年群體正處在喜歡學習、模倣的年齡段,會對暴力刺激的感知麻木,攻擊他人時更易採取極端手段。
在很多校園暴力事件中,不論是眾多圍觀學生放任暴力事件發生,還是用手機拍攝、上傳視頻,都顯示出一些青少年是非觀念的薄弱。在一些孩子看來,原本只在大片中看到的暴力場面,在現實中重現,更刺激,甚至值得炫耀。這種基本道德感、羞恥感的缺失,應該引起我們對應試教育制度的反思。
楊雄(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這起暴力事件不能簡單歸咎於“惡少”和家庭教育缺損。“90後”群體存在對他人缺乏理解、缺乏現實交往和溝通技能等特點,部分“90後”在追求個人價值最大化時,過於功利化,因而産生道德界限模糊不清、是非觀念薄弱的現象。一些“90後”在網絡和現實中的大膽行為已引來不少爭議,令人匪夷所思。學校、家庭與社會必須重視和加強對“90後”青少年良好情感、綜合素質的培養,為他們營造積極健康的成長環境。
楊永明(上海市青少年保護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應當按照校紀校規嚴肅處理打人肇事者,但不應把她開除。這樣的學生,特別需要進行心理干預和輔導。
尹後慶(上海市教委副主任):不能將“熊姐”妖魔化。無論如何,她仍然是未成年人,需要教育和寬容、引導。網民和社會更多應該用教育者的目光來打量這件事,理性分析和反思,而不是簡單地宣泄憤怒情緒。
記者旁白
暴力視頻並非個別
一個老師和家長眼裏算得上乖順的孩子,為何在同齡人面前成了逞強鬥狠的少女;成人看來觸目驚心的暴力動作,少年仍稱之為“遊戲”;圍觀的少年沒人阻攔,反而用起鬨推波助瀾;被打者似乎也沒有任何求助的念頭。如果不是有人拾到手機上傳視頻,這件事可能將石沉大海。事件中的種種反差,讓人震驚。
暴力視頻並非個別。在網絡上搜索,這種校園暴力視頻有數千條之多,且暴力程度愈演愈烈。僅在最近幾個月,廣州、西安等地都曾出現過集體毆打、扒光女生衣服拍照等惡性校園暴力事件,其視頻廣泛流傳。
據共青團上海市委下屬的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統計,今年3月至6月,關於青少年校園暴力事件的諮詢就佔了法律諮詢的14%,被暴力侵犯的青少年集中在13歲至17歲,同學間口角升級、男女生戀愛糾紛和校園搶劫,是三個主要原因。
其實,絕大多數“90後”都是陽光向上的。但頻發的校園暴力事件提醒我們,如何做好對網絡環境下成長起來的獨生子女一代的法律、道德教育和情感培育,是一個新的挑戰。(記者 姜泓冰)
相關鏈結:
責編:汪蛟龍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