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社會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武漢一甲子 三鎮越千年

 

CCTV.com  2009年09月16日 09:3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專題:經典中國 輝煌60年

  這是武漢長江二橋與漢口城市中心主幹道互通的情景(2008年11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熊金超 攝

  (經典中國輝煌60年)武漢一甲子 三鎮越千年

  新華網武漢9月15日電(記者 熊金超)兩江交匯,三鎮鼎立。雄踞我國經濟地理“天元”位置的大武漢,經風沐雨,立世3000多年。在新中國建立後的60年間,其經濟、社會與觀念的發展突飛猛進,跨越千年,成為當代中國社會變遷的歷史標桿。

  長堤矗立 除卻千年“心腹大患”

  擁有3500多年曆史的武漢,得水獨優,也因水而憂。在武漢三鎮,如果自家人之間發生衝突,迄今仍被形容為“大水沖了龍王廟”。“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識一家人了”這一三鎮男女老幼朗朗上口的歇後語,究竟源於何時、何地,雖無以考證,但在新中國建立前的千百年間,立身長江與其最大支流漢江交匯處的漢口龍王廟,“十年九淹”卻是不爭的事實。

  滾滾長江,日瀉千里。這一橫貫東西的全國第一大河流,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但千百年來,長江水患也一直是壓迫整個民族神經的“心腹大患”。

  新中國建立之初,“根治長江水患”就成了備受黨和國家領導人關心的頭等大事。國家持續了幾十年的大規模的治水投入,初步確保了武漢的安全。

  1998年長江大洪水暴發後,中央和地方又投入數百億元的鉅資,重築、加固了長江、漢江兩岸延綿千里的巍巍江堤。隨著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的建成,長江水患終於得到根治,千百年來一直懸在三鎮人民心頭那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般的重壓從此一去不復返了。

  如今,在三鎮沿襲了千百年的成千上萬人夜以繼日巡堤查險的生産、生活方式早已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即便是長江汛期,沿岸依舊燈紅酒綠、歌舞昇平,一派祥和景象。

  “從過去的險象環生,到如今的固若金湯,長江大堤的修建給武漢三鎮帶來的遠不只是人們安居樂業和生産、生活方式的變革。”離休老人劉漢福説,“過去因為忌水,百姓不敢在漢口建房,外商外資不敢輕易在漢口投資。現在,漢口的投資越來越密集,高樓也越來越多,商品房越來越俏、越來越貴,就是最好的證明。”

  水患的根治,帶來了武漢投資環境的大改善、投資建設的大提速、經濟的大發展。

  “武漢的發展史,可以説是一部安瀾興邦史。”武漢市市長阮成發説,武漢經濟在連續10多年高速增長之後,最近幾年又進入了快車道,可以説是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好的時期之一,2007年武漢的GDP已經超過3000億元。

1/2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