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主席第一次出京巡視就選擇了視察黃河。
在清朝咸豐五年(1855年)的銅瓦廂決口改道處,毛澤東詳細察看了新修的幾座險工石壩,然後問時任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王化雲:“黃河漲上天怎麼辦呢?”王化雲答:“不修大水庫,光靠這些壩埽擋不住。”
毛澤東瞭望著波濤滾滾的黃河,沉思良久。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曾是“三年兩決口”的“害河”。今天,黃河已連續63年伏秋大汛沒決口。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竣工後,花園口的防洪標準一舉提高到千年一遇。這個“大水庫”,不僅防洪效益顯著,還通過連續9年調水調沙,實現下游河道的沖刷疏浚,為兩岸人民生産生活和經濟社會提供了有力保障。
2009年年初,北方冬麥主産區發生罕見大旱後,黃河數座大水庫聯合調度,各類水利基礎設施共同發揮作用,群眾吃水無憂,城市用水正常,而且確保了夏糧豐收。
盛世治水60年
善治國者必先治水。夏禹以來的中華民族,把治水上升到治國的高度。但凡有作為的帝王,都格外重視水利,並直接領導和參與治水。
新中國成立以前,偌大的國土上只有22座大中型水庫和一些塘壩、小型水庫。江河堤防僅4.2萬公里,幾乎所有的江河都缺乏控制性工程。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興修水利是前提和基礎。
1950年年末至1960年年初,治淮工程、長江荊江分洪工程、官廳水庫、三門峽水利樞紐等一批重要水利設施相繼興建,掀起了新中國第一個水利建設高潮。20世紀六七十年代,全國各地高舉“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的旗幟,廣泛開展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加強加固了農村水利的基礎。改革開放特別是1990年後,對水利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江河治理和開發步伐明顯加快,長江三峽、黃河小浪底、治淮、治太等一大批防洪、發電、供水、灌溉工程開工興建。
1998年長江大水後,國家決定進一步加快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步伐。長江幹堤加固工程、黃河下游標準化堤防建設全面展開,治淮19項骨幹工程建設加快推進,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工程及尼爾基、沙坡頭、百色水利樞紐等一大批重點工程相繼開工。
60年來,國家先後投入上萬億元資金用於水利建設。截至目前,全國已建成各類水庫8.6萬多座,堤防長度28.69萬公里,我國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備了防禦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
由於歷史和自然原因,我國病險水庫數量多。一座座病險水庫,成為汛期懸在人民群眾頭上的“定時炸彈”。2007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投資510億元,用3年時間對全國規劃內6240座大中型和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集中進行除險加固。到2010年年底,經過大規模的除險加固建設,我國水庫安全狀況將得到很大程度改善,為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60年來,我國供水能力得到極大提高,累計解決2.72億農村人口的飲水困難,到2004年年底基本結束了我國農村嚴重缺乏飲用水的歷史。灌溉事業不斷發展,農田灌溉面積從1949年的2.4億畝發展到2008年的8.77億畝,佔全國耕地面積的48%,每年在這些灌溉面積上生産的糧食佔全國總量的3/4。這使得中國能夠以佔世界9%的耕地,解決了佔世界21%人口的溫飽問題。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