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從“孩子”邁向“大人”的一座橋。高考所承擔的意義,絕不僅僅是選拔高分人才,更是對我們這個民族下一代的一次磨礪,一個身體力行的“成年禮”。
昨天是所謂“高考節”的第一天,與往年一樣,第一門語文考試的作文題成為人們關注和討論的熱點。“生活給我智慧”、“我説九零後”、“名人代言”、“獸首拍賣”……給人的印像是,近年的高考作文更注重觀照現實、側重人生思考。其實回顧近幾年的高考作文,這一類型的題目比重逐漸加大,而單純考文字功底、寫作技巧的題目,則越來越少。
出現這一變化,是因為我們已逐漸懂得了教育的真諦和落腳點,不是製造考試高手,而是培養心智健全的未來之棟樑。因此,高考語文,不光要考作“文”,更要考做“人”。作為人文學科,絕不應淪為單純的技巧比拼,而必須將價值觀、人生觀的訓練和考核融入其間。
從這個意義上説,高考所承擔的意義,就絕不僅僅是選拔高分人才,更是對我們這個民族下一代的一次磨礪,一個身體力行的“成年禮”。對於教育部門和社會而言,我們應該如何善用高考這個“成年禮”?對考生而言,又該如何用心去體驗這個將對自己一生意義深遠的“成年禮”?高考前夕,成都千名高考生簽名,拒絕父母開車接送,以此倡導綠色出行。我們先不討論這則新聞是否存在有關方面組織的可能、作秀的成分,或者其現實可行性。但這些將成為我們“接班人”的少年現場的認真神情,卻很好地啟發了我們,去關注考試之外的東西。
高考是從“孩子”邁向“大人”的一座橋。橋上有激烈競爭,但我們應教會他們更強調“費厄潑賴”(公平競爭);橋上有成功與失敗,所以我們應鼓勵他們永遠不憚于向放棄説“不”;橋上有種種非考試因素的干擾,所以我們應引導他們培養定力、自製力、學會堅持。這確實是一座千軍萬馬爭相搶過的獨木橋,但更是一座引發心靈質變的成長之橋。
有人説:沒有經歷過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此言若更嚴謹地翻譯,應是:經過高考的洗禮,你的人生會更完整。1977年恢復高考,無數年輕人如饑似渴地復習,不僅奪回了荒廢的青春和年華,搶救了一批國之棟樑,也讓這些年輕人經歷了人生中悲喜交加的重要一課;而後來的高考,則是更年青一代的人生中,第一次遭遇的嚴肅挑戰(成與敗)和抉擇(選擇一個專業也很重要),成為他們迅速成熟的催化劑。而對像5 12大地震後災區的孩子們而言,高考這個“成年禮”的意義更為複雜和豐富。去年6月,筆者踏上災區的土地,那些住在帳篷裏備戰高考的孩子們的沉著、樂觀以及希望通過高考爭取未來幸福的信念,深深打動著我們。相信那樣一個特殊的高考,已在他們的人生中刻下“堅強、堅持、無畏”的深深印記,成為一生的寶貴財富。
某種意義上説,高考是一次磨難,但更是一次心理和生理的歷練、一次人生境界的“拔節”。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既然機遇就在前面,就讓我們勇敢面對高考並享受它、把握它。親愛的年輕朋友們,請用心投入去體驗你生命中這個別樣的“成年禮”吧!(作者 徐鋒)
相關鏈結:
責編:李秀偉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