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非常激動,劉召回向親友敬錯了軍禮(應用右手)。
一兒時朋友問他:“你還認識我不?”
"回家了,我終於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回家了……"昨日下午,當胸挂抗日紀念獎章的88歲川籍遠征軍老兵劉召回,下車後邁出右腳,踏上四川省岳池縣裕民鎮的故土時,禁不住老淚縱橫——這一刻,他已等了整整67年!
首度落淚 姐夫撫摸頭頂疤痕
劉召回老人是1941年參軍、並於次年出川赴滇抗日的,所在編隊為36師106團機槍3連。當年遠征緬甸與部隊失散後,他便流落在緬甸。然後,他在當地當搬運工,並娶妻生了一女四子。
“我一直想回家鄉,但是路程太遠,我又沒錢,只能作罷。好幾次寄回書信,都沒有回音。我想,家人都以為我戰死沙場了……”老人説。
幸運的是,一個月前,在愛心人士和媒體記者的幫助下,包括劉召回老人在內的9名失散在緬甸的中國遠征軍老兵被找到,他們得以在5月30日跨越中緬邊境線畹町口岸、首度踏上闊別60余載的祖國土地,回鄉探親。
可是,67年風雨變遷,記憶早已物是人非。回到家的那一刻,劉召回雖然心情激動,但面對圍上來的“陌生面孔”,還是讓他面露詫異、無所適從。直到一個蒼老的聲音出現——
“劉東娃(劉召回的小名),讓我摸摸你頭頂的傷疤,好沒有?”只見一位年齡相倣的老人擠進人群,將雙手罩向了劉的後腦,撥開層層白髮,撫摸著一道一寸來長的疤痕驚喜地説,“沒錯,就是東娃!你頭上這道傷疤,是我們一起下河摸魚時摔傷的,你還記得不?”
這時,略加思索的劉老,突然興奮得像個孩子:“姐夫哥,你是比我還小一歲的姐夫哥戴二娃!”
言罷,兩位滿臉皺紋的老人,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一行濁淚從劉老的眼角悄然滑落——盼了67年,老人終於與親人見面……
二度落淚 等了67年的全家福
為了迎接劉召回的歸來,作為唯一健在的兩位同輩親人,姐夫戴明金和幺弟媳周維芬(劉召回一家共有5姐弟,其直系親屬都已辭世),專門買來嶄新的蚊帳、被褥和床單,給劉召回安上“新床”;家族近30位親戚早早齊聚周維芬家裏,等候這位“光宗耀祖、浩氣長存”的抗日民族英雄——外侄戴正樹説,哪怕是團年,家人都沒有聚得這麼齊!
“大哥終於回家了,我也可以告慰我那當家人的在天之靈了……”周維芬抹著淚説,丈夫彌留之際,曾要求她無論如何要找到大哥劉召回的確切訊息,無論是生還是死;為此,外侄戴正樹在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時,也曾向雲南公安多方打聽大舅劉召回的消息,無奈始終無音訊。
“家人盼了67年,舅舅終於回來了,一定要拍張全家福!”在戴正樹提議下,一張全家福,定格下4輩人的笑容。此時的劉老,再度潸然淚下,這是幸福的淚水。
三度落淚 吃到家鄉的回鍋肉
拍完全家福,已是下午2時30分——此時,劉召回老人一行,上午9時從成都出發返鄉,尚未吃午飯。
原來,為照顧老人身體,車速行進較慢,回鄉行程被迫拖延了一個小時。從緬甸全程陪同劉老回鄉的華西都市報記者介紹,前日傍晚從昆明飛抵成都後,老人就迫不及待地想連夜回鄉,被組織者婉拒後,老人昨晨5時許就醒來,一直在細細整理自己的衣褲和獎章;大家本想在中途午餐,但老人很執著:回家的第一頓飯,一定要和家人一起吃。
吃飯時,劉老胃口大開——水煮肉片、幹煸鱔魚、還有老人日夜思念的回鍋肉,全是地地道道的川菜!88歲的劉召回在歸國後,第一次舉起了酒杯,向親人、鄰居、政府官員和媒體記者道謝:“感謝你們的照顧和幫助,讓我終於落葉歸根,還能再吃到家鄉正宗的回鍋肉……”言畢,老人將滿杯的山城啤酒一飲而盡,輕輕擦拭起眼角的淚珠。
老人説,這次回國探親的期限只有15天,除了走親、祭祖以外,他還有一個心願:一定要到廣安,去瞻仰一下偉人鄧小平的故居——“有了他,才有改革開放的好日子,才有家鄉和國家的日益繁榮富強,我們身居國外的中國人,才活得更有底氣!”
重慶之緣 參軍前在北碚打工
“要不是在重慶遭遇過日本人的轟炸,我的抗日情緒也不會那麼高漲和堅決!”昨日,劉召回老人向記者講述了他與重慶的“一面之緣”——
劉召回説,1940年,作為家中長子,他自然成了家中的頂梁柱。為了給家裏掙錢,他離開偏遠窮困的故鄉岳池,來到了川東大城市——重慶。
“我是坐船順江而下,先後到過合川的三河壩(老地名、音)和北碚的土沱(老地名、音)。”劉老説,他在重慶的這兩個地方,當過搬運工和河沙工;其中在北碚的時間更長,呆了三五個月;掙來的工錢每個月都要寄一部分回老家。
“就在我有次進重慶城的時候,天上突然出現了幾架日軍轟炸機,‘嗚嗚’地低空飛過,向街面投彈轟炸……我和路人一起鑽進防空洞才撿回一條命。但跑不快的同胞,都倒下了!”劉老説,經此一劫後,他對日軍的侵華行動恨得咬牙切齒,恨不得有天自己也能扛槍,衝上前線殺敵。
因重慶危機重重,家人來信催促他返回故鄉岳池避難。不久,當地保長羅兵動員當地青壯年參加自願軍抗日。因為有了在重慶的遭遇,血氣方剛的劉召回積極報名參軍,從而走上出川抗日的遠征道路。
老人説,他進入“中央軍”,經過了嚴格的軍事訓練,部隊配備的是美軍的尖端武器,戰鬥力極強,參與了不少“尖鋒對決”,戰功卓絕、傷亡亦慘重——“正是在重慶遭遇轟炸的經歷,讓我既可以置生死於度外,又能時刻保持警醒,才得以存活下來。”
昨日,劉老的家人介紹,重慶一家媒體幫他聯絡到一位92歲的重慶籍遠征軍老兵,希望與他會面。但由於時間和身體原因,劉老遺憾地不能赴渝與之見面。
相關鏈結》》
遠征軍中有萬名重慶將士
中國遠征軍——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入緬對日作戰部隊。1941年12月根據《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編成,共約十萬餘人。1942年3月入緬發起滇緬路作戰。失利後大部分退回雲南。1943年4月重建遠征軍司令長官部,後稱滇西遠征軍,一部撤至印度,稱中國駐印軍。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中國駐印軍和滇西遠征軍先後發起緬北滇西作戰,殲滅日軍三萬餘人。1945年1月27日,兩軍在畹町會師。3月,完成了打通滇緬公路的任務後撤回國內。1945年4月撤銷。
據軍事史家估算,在中國十余萬南征滇緬的大軍中,其中來自川東重慶一帶的將士不下萬人。他們受過嚴格訓練,作戰勇猛,成為遠征軍的絕對主力。
親愛的讀者朋友,你是遠征軍戰士嗎?你有遠征軍親人或朋友嗎?請你致電本報熱線966988,講出你或你親人的故事,讓我們一同緬懷他們對祖國的奉獻……
記者 朱昕勤 文 羅川 攝
相關鏈結:
責編:李秀偉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